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双方协定由乙代销甲的产品,售价由甲定,乙不得擅自提价;产品售出后乙按销售额收取手续费。此项活动中甲、乙各自承担的纳税义务为( )。A、甲为增值税纳税人,乙仅为营业税纳税人B、甲、乙均为增值税纳税人C、甲既是增值税纳税人,也是营业税纳税人D、乙既是增值税纳税人,也是营业税纳税人E、甲、乙均为营业税纳税人

题目

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双方协定由乙代销甲的产品,售价由甲定,乙不得擅自提价;产品售出后乙按销售额收取手续费。此项活动中甲、乙各自承担的纳税义务为( )。

A、甲为增值税纳税人,乙仅为营业税纳税人

B、甲、乙均为增值税纳税人

C、甲既是增值税纳税人,也是营业税纳税人

D、乙既是增值税纳税人,也是营业税纳税人

E、甲、乙均为营业税纳税人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双方协定由乙代销甲的产品,售价由甲定,乙不得擅自提价;产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甲为生产企业,乙为商业企业,甲同乙签订一项代销协议,甲委托乙代销产品,不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甲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市场售价的成本率为60%。目前拟定的代销协议中有两个可选方案:

    方案一:采取代销手续费方式,乙企业以每件l0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每代销一件收取代销价格20%的手续费。

    方案二:采取视同买断方式代销,甲企业按800元的协议价收取货款,乙企业在市场上仍要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甲公司的产品,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即200元/件归乙公司所有。

    假定甲的进项为12万元,乙可售出产品1000件。

    要求:分别从甲、乙两个企业的角度来判断方案的优劣。(除流转税外不考虑其他税费,以会计利润作为判断标准)


    正确答案:
    方案一:
    甲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l20000=50000(元)
    甲会计利润=1000×1000×(1-20%)-1000×1000×60%=200000(元)
    乙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l000×1000×17%=0
    乙应纳营业税=1000×1000×20%×5%=10000(元) 
    乙会计利润=1000×1000×20%-l0000=190000(元)
    方案二:
    甲应纳增值税=1000×800×17%-l20000=16000(元)
    甲会计利润=1000×800-1000×1000×60%=200000(元)
    乙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l000×800×17%=34000(元)
    乙会计利润=(1000-800)×1000=200000(元)
    从甲的角度来看,两个方案收益一致,从乙角度来看,应选择方案二。综合考虑,应选择方案二。

  • 第2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A、B两种产品均适用基本税率),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C.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不缴纳增值税
    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
    E.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应纳增值税为0

    答案:B,E
    解析:
    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的,双方都应做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及进项税额。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的销项税额=8000×13%=1040(元),甲企业换入的B产品由于用于了集体福利,所以不得抵扣B产品的进项税额,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的销项税额=8000×13%=1040(元),乙企业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8000×13%=1040(元),则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1040=0;所以选项BE正确。

  • 第3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A、B两种产品均适用基本税率),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C.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

    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应纳增值税为0


    A、D

  • 第4题:

    某市甲、乙两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甲为生产企业,乙为商业企业,甲同乙签订一项代销协议,甲委托乙代销产品,不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甲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市场售价的成本率为60%。目前拟定的代销协议中有两个可选方案:

    方案一:采取代销手续费方式,乙企业以每件10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每代销一件收取代销价格20%的手续费,甲企业以每件1000元向乙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方案二:采取视同买断方式代销,甲企业按800元的协议价收取货款,乙企业在市场上仍要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甲公司的产品,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即200元/件归乙公司所有。

    假定甲的进项税额为12万元,乙企业可售出产品1000件,甲按规定取得代销清单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要求:分别从甲、乙两个企业的角度来判断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除流转税及其附加外不考虑其他税费,以税前会计利润作为判断标准,以上价格均为不含税价,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


    正确答案:
    方案一:
    甲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120000=50000(元)
    甲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0000×(7%+3%)=5000(元)
    甲税前会计利润=1000×1000×(1-20%)-1000×1000×60%-5000=195000(元)
    乙应纳增值税=1000×1000x17%-1000×1000×17%=0(元)
    乙应纳营业税=1000×1000×20%×5%=10000(元)
    乙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000×(7%+3%)=1000(元)
    乙税前会计利润=1000×1000×20%-10000-1000=189000(元)
    方案二:
    甲应纳增值税=1000×800×17%-120000=16000(元)
    甲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6000×(7%+3%)=1600(元)
    甲税前会计利润=1000×800-1000×1000×60%-1600=198400(元)
    乙应纳增值税=1000×1000×17%-1000×800×17%=34000(元)
    乙企业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000×(7%+3%)=3400(元)
    乙税前会计利润=(1000-800)×1000-3400=196600(元)
    从甲的角度来看,方案二比方案一多3400元的税前会计利润(198400-195000),应选择方案二;
    从乙的角度来看,方案二比方案一多7600元的税前会计利润(196600-189000),应选择方案二。

  • 第5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A、B两种产品均适用13%税率),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C.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

    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应纳增值税为0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