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下列不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A.放火B.驾车撞人C.爆炸D.投放危险物质E.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

题目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下列不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

A.放火

B.驾车撞人

C.爆炸

D.投放危险物质

E.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D
更多“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下列不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A.放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本欲驾驶汽车在繁华街道见人就撞,不料尚未撞人便直接撞到墙上,未造成人员损伤。甲的行为构成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预备)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止)
    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遂)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

    答案:D
    解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危险犯,只需要达到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就构成该罪的既遂,而不需要造成实际损害结果。

  • 第2题:

    甲对拆迁不满,在高速公路中间车道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将其分成两堆后离开。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成立放火罪
    B、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如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火、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答案:C
    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为社会的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财产安全,其特征在于“不特定”和“多数人”。前者是指侵害的后果与规模较大,无法预料且无法控制,后者是说犯罪行为会威胁到较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本题中,“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可知客观上既没有造成损害,也没有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因此,不构成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 第3题:

    8、甲对拆迁不满,在高速公路中间车道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将其分成两堆后离开。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成立放火罪

    B.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如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火、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C

  • 第4题:

    甲对拆迁不满,在高速公路中间车道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将其分成两堆后离开。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

    A.甲的行为成立放火罪
    B.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如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火、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甲在公路上点起火堆,但该火堆的燃烧范围和能量既不能将公路烧坏,也不能对过往车辆造成危害,甲的行为并不能对公共安全形成具体危险,因而在客观上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甲点小火堆的行为也说明其在主观上并没有制造火灾的放火罪故意。因此,不构成放火罪,也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C项正确。

  • 第5题:

    3、甲对拆迁不满,在高速公路中间车道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将其分成两堆后离开。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成立放火罪 B、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如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火、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A.参见C、D。#B.参见C、D。#C.根据本案的事实,甲在高速公路上点燃树枝的行为没有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难以认定为放火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针对甲点燃树枝这一行为,如认为该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该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是因为,如果甲的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因而不构成放火罪,则基于同样的理由,因甲的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其也无法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据此,C选项正确,仅在采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当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时,才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就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这是错误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