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要论述风险判别的指标。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要论述《诗经》中“赋比兴”


    正确答案: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 第2题:

    国别风险识别的对象是发生国别风险事件或指标变动,判断其程度与影响,以及判定银行具体业务经营有无国别风险敞口。( )


    答案:对
    解析:
    国别风险识别的对象是发生国别风险事件或指标变动,判断其程度与影响,以及判定银行具体业务经营有无国别风险敞口。

  • 第3题:

    请简要论述国际物流经营人的风险控制策略。
    1.国际物流经营人面对的风险主要有:货物损坏、被盗;货物运输延迟,未能按照客户要求按质按量完成服务导致的违约赔偿;客户违约的追偿成本风险;国际物流结算支付风险;汇率风险。
    2、控制策略:提高自身提供国际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证能够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及时,准确的送达。对托运物质严格保管,建立货物安全监管体系。建立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可以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对冲因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风险。

  • 第4题:

    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下列选项不是这三个类别的是()。


    A.风险水平类指标
    B.风险收益类指标
    C.风险迁徙类指标
    D.风险抵补类指标

    答案:B
    解析:
    依据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主要类别:风险水平类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风险抵补类指标。B项不属于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故本题选B。

  • 第5题:

    简要论述国际物流的含义。
    广义国际物流:贸易型国际物流:指组织国际贸易货物(进口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
    非贸易型国际物流:指各种会展物品、行李物品、办公用品、捐助、援外物资等非贸易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
    狭义国际物流:主要是指贸易型国际物流,即当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对商品进行时间和空间转移的活动,即卖方交付货物和单证,收取货款,买方支付货款、接受单证和收取货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