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国在解放前哪些城市有煤气厂?”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 )部门具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A.银行
    B.自来水厂
    C.煤气厂
    D.政府机关
    E.公司总部

    答案:A,D,E
    解析: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些部门的职能特点,要求它们向城市中心运动,密集布置。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有的需要宽敞用地,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有的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如煤气厂、垃圾处理厂等;有的需要安静环境,如精神病院、传染病院等。有的具有特殊使命,需要离开市区,如兵营、监狱、火葬场等。

  • 第2题:

    中国在大禹时代开始有城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解放前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纽约”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 B、广州
    • C、上海
    • D、青岛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②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③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④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
    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 第5题:

    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化。
    (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
    (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

  • 第6题:

    现阶段中国城市中产阶级有哪些特征、基本构成及社会地位、作用?


    正确答案: 特征:首先,中产阶级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的收入水平在社会收入层次分布中处于中间为位置。
    其次,中产阶层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在社会权力分布的层次中处于中间位置。
    第三,中产阶层的另一个标志是他们都是非体力劳动者。
    第四,受教育程度问题。在具体划分时不必过分强调受教育程度在划分中产层时的重要性。
    构成:私营企业主、知识分子、专业经营者。
    地位、作用:近年来,由于中国处于快速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在这方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收入和财富占有状况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显著增强。中产阶层正在形成社会结构的主体,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社会活动,以负责任的心态参与政治活动,以关心自我的心境实现公共参与,不久的将来将是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中坚力量,城市的公共政策走向,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态度。

  • 第7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旅行社在以下哪些国外城市设立办事处()。

    • A、新加坡
    • B、马尼拉
    • C、加尔各答
    • D、仰光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问答题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 ⑴特大城市最多的省是哪些? ⑵没有特大城市的省有哪些? ⑶沿“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特大城市有哪些? ⑷半干旱、干旱区的特大城市有哪些? ⑸长江沿岸的特大城市有哪些? ⑹黄河沿岸的特大城市有哪些? ⑺京哈—京广线沿线的特大城市有哪些? ⑻既是大陆沿海开放城市,又是特大城市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特大城市最多的省:广东(广州、汕头、深圳、佛山、江门、茂名6个);江苏(徐州、南京、常州、无锡、苏州5个)
    ⑵没有特大城市的省:青海、宁夏、西藏。
    ⑶沿“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特大城市: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⑷半干旱、干旱区的特大城市:大同、包头、兰州、乌鲁木齐。
    ⑸长江沿岸的特大城市:重庆、武汉、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长沙、南昌。
    ⑹黄河沿岸的特大城市:兰州、洛阳、郑州、济南。
    ⑺京哈—京广线沿线的特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唐山、天津、北京、石家庄、邯郸、郑州、武汉、长沙、广州。
    ⑻既是大陆沿海开放城市,又是特大城市:大连、天津、烟台、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深圳、广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解放前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纽约”的城市是()
    A

    哈尔滨

    B

    广州

    C

    上海

    D

    青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正确答案: 第一是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根据经济规律,人口、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高度集中,必将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是小城镇论,认为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膨胀,超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宅紧张、社会问题等城市病,因此主张发展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第三是赞成发展中等城市,一方面中等城市人口压力不大,城市交通、住宅、环境等问题都不像大城市那样严重,而经济效益、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优越,既享受现代文明,又不受城市问题困扰。第四种模式,叫做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在“十五”期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城市带和城市圈,一个叫做长三角,一个叫珠三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国在解放前哪些城市有煤气厂?

    正确答案: 到1949年,中国仅有九个城市:上海、沈阳、鞍山、抚顺、长春、锦州、哈尔滨、丹东、大连有煤气厂,而且设备非常陈旧落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中国城市化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及其基础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动力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不是经济性的,表现为: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强有力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或发动城市化,客观形成剪刀差。
    (2)体制特点——城乡双重性: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分割、二元社会体制。
    (3)结构特点——不协调性:包括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之间比例结构/城市系统中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结构、城市地域分布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具体表现在:①城市数量少。2000年,市建制城市663个,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城市;日本在1980年时,每38万人有一座;印度1981年每82万有一座。②城市规模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2000年百万以上特大城市40个。③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④具有明显“工业型”城市化特点。
    (4)进程特点——波浪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解放前中国的几个主要社会学派及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1)乡村建设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的一声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其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实验;在邹平、定县乡村建设实验影响下的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验。
    (2)社区学派。社区学派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
    (3)综合学派。综合学派把社会看做一个整体,认为社会现象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其代表人物包括孙本文、朱亦松、柯象峰、龙冠海、高达冠、吴文藻、蒋旨昂、简贯三等。
    (4)马克思主义学派。运用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法则,在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社会学应用研究及有关社会结构的理论与实证探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代表人物包括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等。

  • 第14题:

    简述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
    2)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而大量流动人口及服务人口是形成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交通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2)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的走向。
    3)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路线的走向、港口选址、岸线位置的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4)城市面貌的反映。
    5)城市干道系统则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主要景观。
    因此,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第15题:

    中国均衡城市化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为了实现持续均衡城市化,我国应坚持以集聚效益和均衡城市化为基点,积极选择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方针政策,政策包括:
    (1)走多元化、差异化的城市化道路;
    (2)走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联动之路;
    (3)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变革
    (4)适当松绑现行的户籍、土地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

  • 第16题:

    中国在解放前哪些城市有煤气厂?


    正确答案:到1949年,中国仅有九个城市:上海、沈阳、鞍山、抚顺、长春、锦州、哈尔滨、丹东、大连有煤气厂,而且设备非常陈旧落后。

  • 第17题:

    中国城市化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及其基础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动力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不是经济性的,表现为: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强有力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或发动城市化,客观形成剪刀差。
    (2)体制特点——城乡双重性: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分割、二元社会体制。
    (3)结构特点——不协调性:包括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之间比例结构/城市系统中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结构、城市地域分布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具体表现在:①城市数量少。2000年,市建制城市663个,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城市;日本在1980年时,每38万人有一座;印度1981年每82万有一座。②城市规模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2000年百万以上特大城市40个。③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④具有明显“工业型”城市化特点。
    (4)进程特点——波浪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 第18题:

    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正确答案: 第一是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根据经济规律,人口、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高度集中,必将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是小城镇论,认为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膨胀,超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宅紧张、社会问题等城市病,因此主张发展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第三是赞成发展中等城市,一方面中等城市人口压力不大,城市交通、住宅、环境等问题都不像大城市那样严重,而经济效益、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优越,既享受现代文明,又不受城市问题困扰。第四种模式,叫做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在“十五”期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城市带和城市圈,一个叫做长三角,一个叫珠三角。

  • 第19题:

    中国城市规划有哪些主要实施机制?


    正确答案: 1.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
    2.分步实施、统筹兼顾
    3.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
    4.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
    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7.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 第20题:

    问答题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被动性。
    落后性。
    不充分性。
    不稳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②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③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④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
    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解放前中国的几个主要社会学派及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1)乡村建设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的一声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其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实验;在邹平、定县乡村建设实验影响下的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验。
    (2)社区学派。社区学派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
    (3)综合学派。综合学派把社会看做一个整体,认为社会现象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其代表人物包括孙本文、朱亦松、柯象峰、龙冠海、高达冠、吴文藻、蒋旨昂、简贯三等。
    (4)马克思主义学派。运用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法则,在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社会学应用研究及有关社会结构的理论与实证探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代表人物包括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中国城市规划有哪些主要实施机制?

    正确答案: 1.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
    2.分步实施、统筹兼顾
    3.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
    4.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
    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7.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骆玉笙解放前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