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高应变及静载检测时应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A、C25B、C30C、C35D、C20

题目

进行高应变及静载检测时应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 A、C25
  • B、C30
  • C、C35
  • D、C20

相似考题
更多“进行高应变及静载检测时应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应变检测对桩头进行处理时,桩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强度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试桩桩头在静载试验时被压碎,该桩就是废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应符合()。

    • A、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 B、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 C、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 D、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


    正确答案:C30

  • 第5题:

    某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属于工程桩抽样检测。试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某检测机构认为工程桩验收检测无需加固桩头,只用水泥砂浆将桩顶抹平,同时在没有编制检测方案下开始静载试验。试、锚桩中心距为1.5m。桩头混凝土在加载过程中被压碎,造成试验失败,严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请问:该检测机构有哪些违规之处?桩头应做哪些处理?


    正确答案: 违反了JGJ106-2003规范要求,有以下情况:
    1、检测前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2、试桩和锚桩的中心距仅为1.5m,应≥4D或>2.0m;
    桩头未经处理进行静载试验,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小于规范规定的“不低于C30”。
    桩头处理见
    《JGJ106-2003》附录B要求。
    B.0.1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B.0.2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B.0.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B.0.4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
    B.0.5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B.0.6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积应与原桩身截面积相同。

  • 第6题:

    高应变试验混凝土桩头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对混凝土预制桩,应先凿除桩顶破碎或开裂的混凝土,并清理平整。当进行高应变检测时,主筋应截至桩顶下20-30mm,并应加上钢筋网片,用环氧砂浆或高标号混凝土将桩顶抹平。
    2)、对混凝土灌注桩,应凿除桩顶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并清理平整。当进行高应变检测时,若主筋长度不足,应将所有主筋接至桩顶下,在此范围内应设置加强箍筋及2-3层钢筋网片,浇注桩顶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提高1-2级,且不低于C30;当桩头留有钢护筒时,可将护筒开孔,把传感器安装在混凝土桩身上。
    3)、桩顶面应与桩身中轴线垂直。

  • 第7题:

    填空题
    混凝土桩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级,且不得低于C30。

    正确答案: 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高应变试验混凝土桩头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对混凝土预制桩,应先凿除桩顶破碎或开裂的混凝土,并清理平整。当进行高应变检测时,主筋应截至桩顶下20-30mm,并应加上钢筋网片,用环氧砂浆或高标号混凝土将桩顶抹平。
    2)、对混凝土灌注桩,应凿除桩顶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并清理平整。当进行高应变检测时,若主筋长度不足,应将所有主筋接至桩顶下,在此范围内应设置加强箍筋及2-3层钢筋网片,浇注桩顶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提高1-2级,且不低于C30;当桩头留有钢护筒时,可将护筒开孔,把传感器安装在混凝土桩身上。
    3)、桩顶面应与桩身中轴线垂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静载试验前应对试桩桩头作一定处理,砼桩的桩头处理可在距桩顶1.5倍桩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正确答案: 100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进行高应变及静载检测时应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A

    C25

    B

    C30

    C

    C35

    D

    C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对灌注桩进行高应变检测,对桩头的处理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与打桩监控时,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变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的中心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同侧的应变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0mmo安装完毕后,传感器的中心轴应与桩中心轴保持平行。
    各传感器的安装面材质应均匀、密实、平整,并与桩轴线平行,否则应采用磨光机将其磨平。
    安装螺栓的钻孔应与桩侧表面垂直;安装完毕后的传感器应紧贴桩身表面,锤击时传感器不得产生滑动。安装应变式传感器时应对其初始应变值进行监视,安装后的传感器初始应变值应能保证锤击时的可测轴向变形余量为:混凝土桩应大于±1佣0些;钢桩应大于±1500些。
    当连续锤击监测时,应将传感器连接电缆有效固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高应变检测对混凝土桩头加固处理要求?

    正确答案: 1、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2、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4、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
    5、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6、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尺寸应与原桩身截面尺寸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高应变检测时如何进行桩头处理?高应变检测时桩头的处理?


    正确答案: (1)砼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砼。
    (2)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砼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4)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
    (5)桩头砼强度等级宜比桩身砼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6)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尺寸应与原桩身截面尺寸相同。

  • 第14题:

    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尺寸宜大于原桩身截面尺寸。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对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处理的要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桩头可以有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 B、桩头为坚硬的混凝土,桩头表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 C、桩头表面可以有积水
    • D、桩头应断开与承台或垫层的连接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高应变检测时桩头顶部的桩垫厚度宜为()。

    • A、5~10mm
    • B、10~20mm
    • C、20~30mm
    • D、10~30mm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高应变检测对混凝土桩头加固处理要求?


    正确答案: 1、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2、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4、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
    5、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6、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尺寸应与原桩身截面尺寸相同。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高应变检测时如何进行桩头处理?高应变检测时桩头的处理?

    正确答案: (1)砼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砼。
    (2)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砼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4)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
    (5)桩头砼强度等级宜比桩身砼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6)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尺寸应与原桩身截面尺寸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

    正确答案: C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对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处理的要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头可以有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B

    桩头为坚硬的混凝土,桩头表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C

    桩头表面可以有积水

    D

    桩头应断开与承台或垫层的连接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高应变检测对桩头进行处理时,桩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强度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应符合()。
    A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B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C

    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D

    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高应变检测时桩头顶部的桩垫厚度宜为()。
    A

    5~10mm

    B

    10~20mm

    C

    20~30mm

    D

    10~30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