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的岩性变化很大,主要以()岩性为主。A、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B、白云质泥岩、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C、白云质粉砂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粉砂岩D、砾岩、砂砾岩、砂岩

题目

冲积扇的岩性变化很大,主要以()岩性为主。

  • A、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 B、白云质泥岩、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
  • C、白云质粉砂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粉砂岩
  • D、砾岩、砂砾岩、砂岩

相似考题
更多“冲积扇的岩性变化很大,主要以()岩性为主。”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层岩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稳定程度最高的边坡岩体一般是( )。

    A:片麻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角砾岩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23
    地层岩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软硬相间,并有软化、泥化或易风化的夹层时,最易造成边坡失稳。底层岩性的不同,所形成的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能保持稳定的坡度也不同。①对于深成侵入岩、厚层坚硬的沉积岩以及片麻岩、石英岩等构成的边坡,一般稳定程度是较高的。②对于喷出岩边坡,如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等,其原生的节理,尤其是柱状节理发育时,易形成直立边坡并易发生崩塌。③对于含有黏土质页岩、泥岩、煤层、泥灰岩、石膏等夹层的沉积岩边坡,最易发生顺层滑动,或因下部蠕滑而造成上部岩体的崩塌。④对于千枚岩、板岩及片岩,岩性较软弱且易风化,在产状陡立的地段,临近斜坡表部容易出现蠕动变形现象。⑤对于黄土,当具有垂直节理、疏松透水,浸水后易崩解湿陷。当受水浸泡或作为水库岸边时,极易发生崩塌或塌滑现象。⑥对于崩塌堆积、坡积及残积层地区,其下伏基岩面常常是一个倾向河谷的斜坡面。

  • 第2题:

    河流相的岩性是以碎屑岩为主,在碎屑岩中又以()两种央性为主。


    正确答案:砂岩和粉砂岩

  • 第3题:

    裂缝性储集层以()为主,还包括火成岩、硅质岩、岩浆岩、变质岩,甚至还有泥岩裂缝储集层。

    • A、碳酸盐岩
    • B、灰岩
    • C、白云岩
    • D、砾岩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岩性地层单位的划分是以岩性变化为主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由于沉积条件的变化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尖灭圈闭和透镜体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了()油气藏。

    • A、地层
    • B、岩性
    • C、构造
    • D、背斜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冲积扇的岩性变化很大,主要以()为主。


    正确答案:砾岩、砂砾岩、砂岩

  • 第7题:

    当大段同一岩性中有新成分出现或同一岩性颜色有变化时,应()。


    正确答案:单独卡层

  • 第8题:

    填空题
    河流相的岩性是以碎屑岩为主,在碎屑岩中又以()两种央性为主。

    正确答案: 砂岩和粉砂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有差异,碎屑岩的孔隙主要以()为主。

    正确答案: 原生孔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冲积扇的岩性变化很大,主要以()为主。

    正确答案: 砾岩、砂砾岩、砂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由于沉积条件的变化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尖灭圈闭和透镜体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了()油气藏。
    A

    地层

    B

    岩性

    C

    构造

    D

    背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对比分析冲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的分布位置、形成条件、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储集特征沟道浊积岩的定义、形成条件及岩性特征。

    正确答案: (一)冲积扇: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河流所携带的粗粒沉积物在山谷出口处堆积而形成扇形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强烈的构造运动;
    (2)干旱、半干旱气候;
    (3)山口外地形坡度突然变缓。
    2.岩性:砂砾岩为主,含碳酸盐、硫酸盐等矿物。
    3.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分选、磨圆差,从扇根到扇缘分选和磨圆逐渐变好,粒度逐渐变细。
    4.构造:
    (1)泥石流沉积——块状、递变层理;
    (2)河道沉积——砾石叠瓦状排列;
    (3)筛状沉积——块状构造;
    (4)漫流沉积——平行、交错、块状、水平层理、变形构造及暴露构造;
    (5)常见冲刷——充填构造。
    5.亚相类型:
    (1)扇根亚相:扇顶,河道沉积+泥石流沉积;
    (2)扇中亚相:扇中,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
    (3)扇缘亚相:扇末端,漫流沉积为主;
    6.沉积相组合:
    (1)冲积扇+扇三角洲;
    (2)冲积扇+风化砂+干盐湖;
    (3)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
    7.垂向层序:当冲积扇向源区退积,形成下粗上细的退积正旋回层序。
    8.储集特征:扇中部位发育砂砾岩体,厚度较大,砂砾岩粒度适中,分选稍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相对较好,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扇缘的漫流沉积发育泥岩可作盖层。
    (二)三角洲: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水流扩散、流速降低,所携带泥砂沉积于此,形成顶尖向陆的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水动力条件以河流作用为主;
    (2)潮湿,降雨量大;
    (3)缓坡、盆地长轴方向发育大型三角洲。
    2.岩性: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平原亚相常见泥炭或薄煤层,没有或只有极少砾岩和化学岩。
    3.结构:成熟度较高,由陆向海,碎屑粒度和分选变细变好。
    4.构造:块状、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和透镜状层理,流水和浪成波痕,冲刷充填、变形构造、生物扰动。
    5.亚相类型:
    (1)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微相,陆上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沼泽微相和洼地蓄水湖泊微相);(2)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支流间湾微相、分支河口沙坝微相、滑塌浊积微相,远沙坝微相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等);
    (3)前三角洲亚相。
    6.沉积相组合:横向上与河流相相邻,延伸到半深湖—深湖等相带。
    7.垂向层序:垂向层序上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具有典型进积型三角洲沉积序列。纵向序列由下向上变厚变粗,从下向上依次由前三角洲亚相泥岩、粉砂岩,变化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中—细砂岩夹泥岩,再变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
    8.储集特征: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岩的粒度较细,分选磨圆较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前缘席状砂、河口沙坝、远沙坝等是有利的储集砂体。生油条件:前三角洲亚相泥质岩颜色深、厚度大、分布广、堆积速度快、有机质丰富是有效烃源岩。盖层条件: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和隔层。
    (三)扇三角洲:由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稳定水体(海、湖)中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湖盆边缘邻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
    (2)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2.岩性:主要为砾岩、砂砾岩。
    3.结构:粒度粗,分选差,成熟度低,磨圆不好。与冲积扇类似。
    4.构造:发育交错层理、递变岑隔离,见有叠覆冲刷递变构造。也可见炭化植物碎屑和煤线等。
    5.亚相类型:
    (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沉积为主,常含泥石流沉积;
    (2)扇三角洲
    前缘亚相——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三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
    (3)前扇三角洲亚相——浪基面以下。
    6.沉积相组合:向源区方向与辫状河沉积扇相邻,推进到海(湖)深处。
    7.垂向层序:具有三角洲典型的三层结构和向上变粗变厚的C-U层序。
    8.储集特征: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砂砾岩体,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
    (四)湖底扇:由于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水流体系,直插湖底沉积而成的一种粗—中碎屑岩沉积体系。
    1.形成条件:
    (1)洪水型、滑塌型或火山喷发型重力流水流机制;
    (2)具有较广阔的半深水—深水沉积区。
    2.岩性: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砂砾岩、卵石质砂岩或块状砂岩。有内扇到外扇,沟道型浊积岩减少,典型浊积岩增加。
    3.结构:不等粒结构,磨圆度低,分选差,成熟度低,总体为中—粗碎屑岩,具快速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特征。
    4.构造:具有叠覆、递变、冲刷构造。
    5.亚相类型:(1)补给水道;(2)内扇亚相—斜坡角和山谷口处;(3)中扇亚相—扇主体,辫状水道及其漫溢沉积为主;(4)外扇亚相—漫溢沉积为主;(5)深切扇亚相—深切水道为主,生油潜力大。
    6沉积相组合:由湖滨斜坡的断槽一直延伸到深湖区。
    7.垂向层序:可由多个舌形体组成的复合体,在垂向剖面上总体呈退式反旋回,而每个单一砂层均呈正韵律特征。
    8.储集特征:漫溢沉积和深切水道沉积,生油潜力大。
    (五)相同点:形态扇形;具发散状水道或沟道;水道或沟道前缘沉积主砂体
    (六)沟道浊积岩:凹陷斜坡带,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遇同生反倾生长断层产生的断槽或断沟发生沉积所形成沉积体系。
    1.形成条件:凹陷斜坡带发育断槽或断沟,当沉积物重力流(洪水为主)注入盆地是,首先注入“槽中”并发生拐弯,形成纵向、横向或拐弯重力流沉积。
    2.岩性特征:深沟道微相主要由卵石质砂岩(AAA)和块状砂岩(ABAB)两类浊积岩组成,有时也有砾岩沉积(具正序或反序),浅沟道中“BBB”平行层理发育。近漫溢微相主要沉积A-底部递变层段、B-下平行纹层段、C-流水纹层段、D-上平行纹层段、E-泥岩段序,或BCDE序典型浊积岩;远漫溢主要沉积CDC或DE序典型浊积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不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特点的是()。

    • A、成因多样
    • B、岩性岩相变化快
    • C、厚度差异大
    • D、以陆相沉积岩为主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简述冲积扇岩体与油气的关系。


    正确答案:当冲积扇岩体邻近油源区时,有可能成为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其中扇体中部砂砾岩粒度适中。
    分选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好,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 第15题: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性为陆源碎屑岩,主要包括()、粉砂岩、砂砾岩和砾岩,碎屑岩隔层以泥岩为主。

    • A、灰岩
    • B、砂岩
    • C、白云岩
    • D、玄武岩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由于()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岩性尖灭和岩性透镜体圈闭。

    • A、沉积
    • B、地理
    • C、岩体
    • D、气候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火成岩主要以()为主。

    • A、灰岩
    • B、变质岩
    • C、岩浆岩
    • D、沉积岩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河流相的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在碎屑岩中又以()2种岩性为主。

    • A、砾岩和粉砂岩
    • B、泥岩和砂岩
    • C、砾岩和泥岩
    • D、砂岩和粉砂岩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对比分析冲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的分布位置、形成条件、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储集特征沟道浊积岩的定义、形成条件及岩性特征。


    正确答案: (一)冲积扇: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河流所携带的粗粒沉积物在山谷出口处堆积而形成扇形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强烈的构造运动;
    (2)干旱、半干旱气候;
    (3)山口外地形坡度突然变缓。
    2.岩性:砂砾岩为主,含碳酸盐、硫酸盐等矿物。
    3.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分选、磨圆差,从扇根到扇缘分选和磨圆逐渐变好,粒度逐渐变细。
    4.构造:
    (1)泥石流沉积——块状、递变层理;
    (2)河道沉积——砾石叠瓦状排列;
    (3)筛状沉积——块状构造;
    (4)漫流沉积——平行、交错、块状、水平层理、变形构造及暴露构造;
    (5)常见冲刷——充填构造。
    5.亚相类型:
    (1)扇根亚相:扇顶,河道沉积+泥石流沉积;
    (2)扇中亚相:扇中,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
    (3)扇缘亚相:扇末端,漫流沉积为主;
    6.沉积相组合:
    (1)冲积扇+扇三角洲;
    (2)冲积扇+风化砂+干盐湖;
    (3)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
    7.垂向层序:当冲积扇向源区退积,形成下粗上细的退积正旋回层序。
    8.储集特征:扇中部位发育砂砾岩体,厚度较大,砂砾岩粒度适中,分选稍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相对较好,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扇缘的漫流沉积发育泥岩可作盖层。
    (二)三角洲: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水流扩散、流速降低,所携带泥砂沉积于此,形成顶尖向陆的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水动力条件以河流作用为主;
    (2)潮湿,降雨量大;
    (3)缓坡、盆地长轴方向发育大型三角洲。
    2.岩性: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平原亚相常见泥炭或薄煤层,没有或只有极少砾岩和化学岩。
    3.结构:成熟度较高,由陆向海,碎屑粒度和分选变细变好。
    4.构造:块状、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和透镜状层理,流水和浪成波痕,冲刷充填、变形构造、生物扰动。
    5.亚相类型:
    (1)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微相,陆上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沼泽微相和洼地蓄水湖泊微相);(2)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支流间湾微相、分支河口沙坝微相、滑塌浊积微相,远沙坝微相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等);
    (3)前三角洲亚相。
    6.沉积相组合:横向上与河流相相邻,延伸到半深湖—深湖等相带。
    7.垂向层序:垂向层序上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具有典型进积型三角洲沉积序列。纵向序列由下向上变厚变粗,从下向上依次由前三角洲亚相泥岩、粉砂岩,变化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中—细砂岩夹泥岩,再变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
    8.储集特征: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岩的粒度较细,分选磨圆较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前缘席状砂、河口沙坝、远沙坝等是有利的储集砂体。生油条件:前三角洲亚相泥质岩颜色深、厚度大、分布广、堆积速度快、有机质丰富是有效烃源岩。盖层条件: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和隔层。
    (三)扇三角洲:由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稳定水体(海、湖)中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湖盆边缘邻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
    (2)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2.岩性:主要为砾岩、砂砾岩。
    3.结构:粒度粗,分选差,成熟度低,磨圆不好。与冲积扇类似。
    4.构造:发育交错层理、递变岑隔离,见有叠覆冲刷递变构造。也可见炭化植物碎屑和煤线等。
    5.亚相类型:
    (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沉积为主,常含泥石流沉积;
    (2)扇三角洲
    前缘亚相——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三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
    (3)前扇三角洲亚相——浪基面以下。
    6.沉积相组合:向源区方向与辫状河沉积扇相邻,推进到海(湖)深处。
    7.垂向层序:具有三角洲典型的三层结构和向上变粗变厚的C-U层序。
    8.储集特征: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砂砾岩体,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
    (四)湖底扇:由于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水流体系,直插湖底沉积而成的一种粗—中碎屑岩沉积体系。
    1.形成条件:
    (1)洪水型、滑塌型或火山喷发型重力流水流机制;
    (2)具有较广阔的半深水—深水沉积区。
    2.岩性: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砂砾岩、卵石质砂岩或块状砂岩。有内扇到外扇,沟道型浊积岩减少,典型浊积岩增加。
    3.结构:不等粒结构,磨圆度低,分选差,成熟度低,总体为中—粗碎屑岩,具快速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特征。
    4.构造:具有叠覆、递变、冲刷构造。
    5.亚相类型:(1)补给水道;(2)内扇亚相—斜坡角和山谷口处;(3)中扇亚相—扇主体,辫状水道及其漫溢沉积为主;(4)外扇亚相—漫溢沉积为主;(5)深切扇亚相—深切水道为主,生油潜力大。
    6沉积相组合:由湖滨斜坡的断槽一直延伸到深湖区。
    7.垂向层序:可由多个舌形体组成的复合体,在垂向剖面上总体呈退式反旋回,而每个单一砂层均呈正韵律特征。
    8.储集特征:漫溢沉积和深切水道沉积,生油潜力大。
    (五)相同点:形态扇形;具发散状水道或沟道;水道或沟道前缘沉积主砂体
    (六)沟道浊积岩:凹陷斜坡带,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遇同生反倾生长断层产生的断槽或断沟发生沉积所形成沉积体系。
    1.形成条件:凹陷斜坡带发育断槽或断沟,当沉积物重力流(洪水为主)注入盆地是,首先注入“槽中”并发生拐弯,形成纵向、横向或拐弯重力流沉积。
    2.岩性特征:深沟道微相主要由卵石质砂岩(AAA)和块状砂岩(ABAB)两类浊积岩组成,有时也有砾岩沉积(具正序或反序),浅沟道中“BBB”平行层理发育。近漫溢微相主要沉积A-底部递变层段、B-下平行纹层段、C-流水纹层段、D-上平行纹层段、E-泥岩段序,或BCDE序典型浊积岩;远漫溢主要沉积CDC或DE序典型浊积岩。

  • 第20题:

    单选题
    火成岩主要以()为主。
    A

    灰岩

    B

    变质岩

    C

    岩浆岩

    D

    沉积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冲积扇的岩性变化很大,主要以()岩性为主。
    A

    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B

    白云质泥岩、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

    C

    白云质粉砂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粉砂岩

    D

    砾岩、砂砾岩、砂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冲积扇岩体与油气的关系。

    正确答案: 当冲积扇岩体邻近油源区时,有可能成为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其中扇体中部砂砾岩粒度适中。
    分选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好,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河流相的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在碎屑岩中又以()2种岩性为主。
    A

    砾岩和粉砂岩

    B

    泥岩和砂岩

    C

    砾岩和泥岩

    D

    砂岩和粉砂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