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夜间观测能见度,某一距离的灯光能见,就记这一距离为能见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根据最远目标灯能见与否确定能见距离。

    • A、5
    • B、5-10
    • C、10
    • D、5-15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海上雾的能见度等级可分为9个级别,从0级到9级。8、9等级别数愈高,能见距离就愈大,能见度愈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能见度指的是人在白天能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地表距离,或者夜间能看见灯光的最大地表距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最小能见度是指:()

    • A、能看到最近的物体距离
    • B、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其中最小的能见距离
    • C、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垂直和水平能见度最小的距离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进行能见度观测时,若某一目标物轮廓清晰,但其颜色细小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倍。


    正确答案:2.5

  • 第6题:

    进行能见度观测时,若目标物的颜色、细小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倍。


    正确答案:2.5—5

  • 第7题:

    夜间能见度如何观测.


    正确答案: 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5—15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加以判定。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能见度。由于光照条件差,不可能象白天那样清楚地看清目标物的形体、轮廓,因而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

  • 第8题:

    判断题
    夜间观测能见度,某一距离的灯光能见,就记这一距离为能见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英版海图和《灯标雾号表》所标灯标射程有两种可能性,其中一种是指:()
    A

    气象能见度15海里时灯光的照射距离

    B

    气象能见度5海里时灯光的照射距离

    C

    气象能见度10海里时灯光的照射距离

    D

    气象能见度8海里时灯光的照射距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能见距离大小,将能见度分为十个等级,能见度良好,其能见距离规定为().
    A

    大于10Km

    B

    大于20Km

    C

    大于5K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夜间能见度观测,灯光目标物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⑴应选择孤立的点光源作为目标灯,不宜选择成群、成带、重叠的灯光;
    ⑵目标灯的灯光强度应固定不变;
    ⑶应是不带颜色、没有灯罩的白色光源(除白炽灯外,碘钨灯、汞灯等均不适宜);
    ⑷应位于开阔地带,不受地方性烟雾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海上能见距离达到20海里时,应认为是:()
    A

    能见度中等

    B

    能见度良好

    C

    能见度很好

    D

    能见度极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SOS软件参数设置中,如果能见度选择人工观测,就无法选择能见度数据来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根据能见距离大小,将能见度分为十个等级,能见度良好,其能见距离规定为().

    • A、大于10Km
    • B、大于20Km
    • C、大于5Km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当海上能见距离达到20海里时,应认为是:()

    • A、能见度中等
    • B、能见度良好
    • C、能见度很好
    • D、能见度极好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测站视野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都能达到的能见距离称为().

    • A、平均能见度
    • B、跑道能见度
    • C、有效能见度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当进近灯光不工作时,Ⅰ类精密进近夜间着陆最低标准为:().

    • A、在白天的基础上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增加400米
    • B、在白天的基础上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增加800米
    • C、在白天的基础上DH增加15米
    • D、最低能见度为飞机沿下滑道至决断高的一点(MAPt)到跑道入口的距离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能见度的情况下,夜间如何判定能见度?


    正确答案:只能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加以判定。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能见度。由于光照条件差,不可能象白天那样清楚地看清目标物的形体、轮廓,因而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

  • 第19题:

    能见度自动观测的台站:观测、记录和A文件中的能见度(含最小能见度)均取自自动观测的10分钟平均值,以米为单位,与用于天气现象判识的能见度不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夜间能见度如何观测.

    正确答案: 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5—15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加以判定。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能见度。由于光照条件差,不可能象白天那样清楚地看清目标物的形体、轮廓,因而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在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能见度的情况下,夜间如何判定能见度?

    正确答案: 只能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加以判定。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能见度。由于光照条件差,不可能象白天那样清楚地看清目标物的形体、轮廓,因而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能见度自动观测的台站:观测、记录和A文件中的能见度(含最小能见度)均取自自动观测的10分钟平均值,以米为单位,与用于天气现象判识的能见度不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适用于:()
    A

    能见度良好时的互见

    B

    能见度不良时的互见

    C

    不论当时的能见度如何,只要两船互见,该规则就适用

    D

    不论当时的能见度如何,只要两船接近到号灯的规定能见距离,该规则就适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