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水泥的技术性质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定不合格水泥和废品水泥?


    正确答案: 凡是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或不满足规范要求,外观标志不清,强度不够的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凡是初凝时间达不到规范要求,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含量超过规范规定值,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水泥为废品水泥。

  • 第2题:

    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细度。细度表示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颗粒越细,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而颗粒过粗,又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且强度低。
    (2)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3)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简称安定性。水泥安全性不良会导致构件(制品)产生膨胀性裂纹或翘曲变形,造成质量事故。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可用于工程,应废弃。
    (4)强度。水泥强度是指胶砂的强度,而不是净浆的强度,它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按规定制成胶砂试件,在标准温度的水中养护,测3d和28d的试件抗折和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将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带“R”早强型,不带“R”普通型);将普通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5)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是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泥的水化热主要在早期释放,后期逐渐减少。对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发散,使内部温度上升,内外温度差引起的应力使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不利的。
    (6)水泥的碱含量将影响构件(制品)的质量或引起质量事故。

  • 第3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应进行()、()、()和强度等试验。


    正确答案: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

  • 第4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抗蚀性,其他(水化热、不溶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碱含量、密度及堆积密度等)。

  • 第5题:

    影响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因素一般包括()

    • A、石膏掺量
    • B、水泥细度
    • C、温度、湿度
    • D、养护时间
    • E、外加剂的影响

    正确答案:A,C,D,E

  • 第6题: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和废品?


    正确答案: (1)密度与堆积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与其矿物组成、储存时间和条件以及熟料的煅烧程度有关。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通常采用3.10g/cm3
    硅酸盐水泥的堆积密度,除与矿物组成及细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存放时的紧密程度。计算时通常采用1300 kg/m3
    (2)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通常水泥越细,凝结硬化速度越快,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越高,收缩也增大。但水泥越细,越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受潮形成絮团,反而会使水泥活性降低。
    (3)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通常用水与水泥质量的比(百分数)来表示。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在21%~28%之间。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主要与水泥的细度及其矿物成分有关。
    (4)凝结时间
    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用凝结测定仪来测定。
    (5)体积安定性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6)强度
    水泥强度一般是指水泥胶砂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一般是抗拉强度的10~20倍,实际建筑结构中主要是利用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的特点。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4种熟料矿物的比例和水泥的细度,此外还与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养护龄期有关。
    (7)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亦称为水泥的水化热。水泥放热量大小及速度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8)不溶物和烧失量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后,不能被溶解的残余物。它是水泥中非活性组分的反映,主要由生料、混合料和石膏中的杂质产生。
    烧失量是指水泥经高温灼烧处理后的质量损失率。它主要由水泥中未煅烧组分产生,如未烧透的生料、石膏带入的杂质、掺合料及存放过程中的风化等。当样品在高温下灼烧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分解及化合等一系列反应并放出气体。
    凡不溶物和烧失量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水泥均为不合格品水泥。
    (9)碱含量。
    硅酸盐水泥中除主要矿物成分以外,还含有少量其他化学成分,如钠和钾的氧化物─碱。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当用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其碱含量过高,骨料又具有一定的活性时,会在潮湿环境或有水环境中发生有害的碱集料反应。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

  • 第7题:

    问答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抗蚀性,其他(水化热、不溶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碱含量、密度及堆积密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分析矿渣水泥和普通水泥在技术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强度;三氧化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分为()性质。
    A

    强度

    B

    化学

    C

    物理

    D

    一般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技术指标。
    A

    胶砂强度

    B

    细度

    C

    凝结时间

    D

    安定性


    正确答案: D,B
    解析: 物理指标:强度、细度 、凝结时间 、安定性

  • 第11题:

    多选题
    影响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因素一般包括()
    A

    石膏掺量

    B

    水泥细度

    C

    温度、湿度

    D

    养护时间

    E

    外加剂的影响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和废品?

    正确答案: (1)密度与堆积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与其矿物组成、储存时间和条件以及熟料的煅烧程度有关。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通常采用3.10g/cm3
    硅酸盐水泥的堆积密度,除与矿物组成及细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存放时的紧密程度。计算时通常采用1300 kg/m3
    (2)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通常水泥越细,凝结硬化速度越快,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越高,收缩也增大。但水泥越细,越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受潮形成絮团,反而会使水泥活性降低。
    (3)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通常用水与水泥质量的比(百分数)来表示。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在21%~28%之间。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主要与水泥的细度及其矿物成分有关。
    (4)凝结时间
    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用凝结测定仪来测定。
    (5)体积安定性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6)强度
    水泥强度一般是指水泥胶砂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一般是抗拉强度的10~20倍,实际建筑结构中主要是利用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的特点。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4种熟料矿物的比例和水泥的细度,此外还与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养护龄期有关。
    (7)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亦称为水泥的水化热。水泥放热量大小及速度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8)不溶物和烧失量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后,不能被溶解的残余物。它是水泥中非活性组分的反映,主要由生料、混合料和石膏中的杂质产生。
    烧失量是指水泥经高温灼烧处理后的质量损失率。它主要由水泥中未煅烧组分产生,如未烧透的生料、石膏带入的杂质、掺合料及存放过程中的风化等。当样品在高温下灼烧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分解及化合等一系列反应并放出气体。
    凡不溶物和烧失量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水泥均为不合格品水泥。
    (9)碱含量。
    硅酸盐水泥中除主要矿物成分以外,还含有少量其他化学成分,如钠和钾的氧化物─碱。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当用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其碱含量过高,骨料又具有一定的活性时,会在潮湿环境或有水环境中发生有害的碱集料反应。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技术指标。

    • A、胶砂强度
    • B、细度
    • C、凝结时间
    • D、安定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正确答案: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包括新拌和时的工作性和硬化后的力学性质。

  • 第15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应进行()、()、()和()等试验。


    正确答案: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

  • 第16题:

    水泥的化学性质包括()技术指标。

    • A、氧化镁含量
    • B、不溶物
    • C、烧失量
    • D、氯离子含量

    正确答案:A,C

  • 第17题:

    分析矿渣水泥和普通水泥在技术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强度;三氧化硫

  • 第18题:

    问答题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在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进行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定不合格水泥和废品水泥?

    正确答案: 凡是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或不满足规范要求,外观标志不清,强度不够的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凡是初凝时间达不到规范要求,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含量超过规范规定值,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水泥为废品水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的技术性质。

    正确答案: 水泥技术性质:
    物理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化学性质(有害成分、不溶物、烧失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细度。细度表示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颗粒越细,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而颗粒过粗,又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且强度低。
    (2)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3)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简称安定性。水泥安全性不良会导致构件(制品)产生膨胀性裂纹或翘曲变形,造成质量事故。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可用于工程,应废弃。
    (4)强度。水泥强度是指胶砂的强度,而不是净浆的强度,它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按规定制成胶砂试件,在标准温度的水中养护,测3d和28d的试件抗折和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将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带“R”早强型,不带“R”普通型);将普通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5)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是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泥的水化热主要在早期释放,后期逐渐减少。对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发散,使内部温度上升,内外温度差引起的应力使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不利的。
    (6)水泥的碱含量将影响构件(制品)的质量或引起质量事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中,温度达到(20±2)℃的包括()
    A

    水泥温度

    B

    标准砂温度

    C

    试验室温度

    D

    养护水温度

    E

    试验仪器温度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包括()
    A

    物理性质

    B

    化学性质

    C

    力学性质

    D

    耐久性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