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引起传染性病害发生的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非传染性病害是由不利的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故也称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病害表述正确的是()。

    • A、非传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症
    • B、非传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
    • C、非传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 D、非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系不十分密切

    正确答案:A

  • 第3题:

    非传染性病害发生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植物个体间不互相传染。(2)只有病状,没有病征。(3)田间大面积同时发行,无发病中心。(4)病性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规律性(5)发病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改变环境条件后,一般可以恢复。

  • 第4题:

    林木病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病原因素:必须有大量的毒性强的病原物的存在,并且能够快速的传播到寄主体内,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2、植物因素:易于感病的植物大量集中的存在是病毒流行的必要条件,栽培管理不善,环境条件恶化,是植物抗病性下降,也能导致病害的流行。
    3、环境因素: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强烈削弱寄主植物抗病能力,或非常有利于病原物积累和侵染活动的环境条件,都是诱发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 第5题:

    由非生物病害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

    • A、传染性病害
    • B、非传染性病害
    • C、生理性病害
    • D、侵染性病害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蔬菜苗期病害有哪几种?引起苗期病害发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沤根等。
    猝倒病: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引起。苗床低温高湿,日照不足,幼苗生长缓慢,不利于秧苗生长,这时,秧苗最易发病。病菌在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超过30以上即受抑制。育苗期遇阴雨或下雪后天气转晴,秧苗常发病。苗床管理不善,灌水过多,保温不良,也均易发病。
    立枯病: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高温高湿、幼苗徒长时危害严重。病菌生长适温17-28℃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沤根:苗床土温过低、高湿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灰霉病: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
    防治:
    (1)加强苗床管理:
    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块作苗床
    ②床土选用无病新土,肥料要腐熟。若用旧床,应进行消毒。
    ③播种不易过密,盖土不要过厚,以利于出苗。
    ④做好苗床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
    (2)床土消毒:
    ①福尔马林:播种前2-3周。床土耙松,1.5毫升/平方米,加适量水浇于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然后揭开薄膜,并将床土耙松,让药液充分挥发,两星期后才可播种.
    ②五氯硝基苯: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甲基托布津、福美双、代森铵等量混合,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32%苗菌敌可湿性粉剂10克,每平方米用混合药粉8~10克,拌干细土10~15千克,将苗床淋透水,在苗床上撒一层拌好的药土约三分之一,余下三分之二待种子播下后覆盖在上面。
    (3)药剂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或12%绿乳铜乳油、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2%普力克水剂、58%瑞毒霉锰锌隔7~10天喷洒1次,防治1~2次。若苗床湿度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细火土加以调节。
    (4)种子处理:
    40%拌种双、80%敌菌丹、50%苯来特,用种子重量的0.2%进行拌种。

  • 第7题:

    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等,生物因素有()。


    正确答案:温度、湿度、水份、光、风、营养失调、环境污染、农药、激素;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 第8题:

    问答题
    蔬菜苗期病害有哪几种?引起苗期病害发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沤根等。
    猝倒病: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引起。苗床低温高湿,日照不足,幼苗生长缓慢,不利于秧苗生长,这时,秧苗最易发病。病菌在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超过30以上即受抑制。育苗期遇阴雨或下雪后天气转晴,秧苗常发病。苗床管理不善,灌水过多,保温不良,也均易发病。
    立枯病: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高温高湿、幼苗徒长时危害严重。病菌生长适温17-28℃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沤根:苗床土温过低、高湿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灰霉病: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
    防治:
    (1)加强苗床管理:
    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块作苗床
    ②床土选用无病新土,肥料要腐熟。若用旧床,应进行消毒。
    ③播种不易过密,盖土不要过厚,以利于出苗。
    ④做好苗床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
    (2)床土消毒:
    ①福尔马林:播种前2-3周。床土耙松,1.5毫升/平方米,加适量水浇于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然后揭开薄膜,并将床土耙松,让药液充分挥发,两星期后才可播种.
    ②五氯硝基苯: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甲基托布津、福美双、代森铵等量混合,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32%苗菌敌可湿性粉剂10克,每平方米用混合药粉8~10克,拌干细土10~15千克,将苗床淋透水,在苗床上撒一层拌好的药土约三分之一,余下三分之二待种子播下后覆盖在上面。
    (3)药剂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或12%绿乳铜乳油、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2%普力克水剂、58%瑞毒霉锰锌隔7~10天喷洒1次,防治1~2次。若苗床湿度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细火土加以调节。
    (4)种子处理:
    40%拌种双、80%敌菌丹、50%苯来特,用种子重量的0.2%进行拌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因素有哪些?怎样防止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正确答案: ①营养条件不适宜,土壤水份失调。温度不适宜,有毒物质的污染。
    ②防止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首先要确定病害的种类及发病的因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防治,如是营养缺乏症,即采取增施缺乏的元素改善土质或进行根外施肥,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大气污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首先要了解引起病害的污染物,采取消除污染源的措施,对局部枝条的危害可采取修枝或移植其它地区,同时选育抗污染品种,土壤水份过多则要进行排涝,防止暴晒,在干旱地区及干旱气候条件下,应加强土壤保水措施及加强灌溉。总之非侵染性病害的鉴别及防治是复杂的,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病害表述正确的是()。
    A

    非传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症

    B

    非传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

    C

    非传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D

    非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系不十分密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生物因素有()。

    正确答案: 温度、湿度、水份、光、风、营养失调、环境污染、农药、激素等,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引起植物发生传染性病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非传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大量的高度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不适宜、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生物因素有()。


    正确答案:温度、湿度、水份、光、风、营养失调、环境污染、农药、激素等;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 第14题:

    下列关于传染性病害表述正确的是()。

    • A、传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症
    • B、传染性病害有明显发病中心
    • C、传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
    • D、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系分密切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引起非传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 A、真菌
    • B、营养不良
    • C、线虫
    • D、类病毒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因素有哪些?怎样防止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正确答案: ①营养条件不适宜,土壤水份失调。温度不适宜,有毒物质的污染。
    ②防止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首先要确定病害的种类及发病的因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防治,如是营养缺乏症,即采取增施缺乏的元素改善土质或进行根外施肥,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大气污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首先要了解引起病害的污染物,采取消除污染源的措施,对局部枝条的危害可采取修枝或移植其它地区,同时选育抗污染品种,土壤水份过多则要进行排涝,防止暴晒,在干旱地区及干旱气候条件下,应加强土壤保水措施及加强灌溉。总之非侵染性病害的鉴别及防治是复杂的,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 第17题:

    引起植物发生传染性病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非传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大量的高度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不适宜、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中毒

  • 第18题:

    根据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是否为生物,可将植物病害分为()。

    • A、传染性病害
    • B、真菌性
    • C、细菌性病害
    • D、非传染性病害
    • E、病毒性病害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单选题
    引起非传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真菌

    B

    营养不良

    C

    线虫

    D

    类病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非传染性病害发生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植物个体间不互相传染。(2)只有病状,没有病征。(3)田间大面积同时发行,无发病中心。(4)病性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规律性(5)发病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改变环境条件后,一般可以恢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是否为生物,可将植物病害分为()。
    A

    传染性病害

    B

    真菌性

    C

    细菌性病害

    D

    非传染性病害

    E

    病毒性病害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由非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
    A

    传染性病害

    B

    非传染性病害

    C

    生理性病害

    D

    侵染性病害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由非生物病害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
    A

    传染性病害

    B

    非传染性病害

    C

    生理性病害

    D

    侵染性病害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