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马铃薯晚疫病对生产有什么危害?”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正确答案: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 第2题: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几种?


    正确答案: 常用的内吸杀菌剂有:
    (1)25%雷多米尔(甲霜灵、瑞毒霉、甲霜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3)25.75%多抗·福(猎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4)53%金雷多米尔锰锌散粒剂500-700倍液;
    (5)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 第3题:

    怎样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正确答案: (1)加强病情的预测预报,在晚疫病易发病区,田间设立病圃,在场面晚疫病发生季节前仔细观察,当气候条件有利发病后,检查大田或病圃有无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销毁并进行药剂防治。
    (2)选择种植抗病品种,减少染病机会。
    (3)建立无病种薯田,切断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原。
    (4)加强种薯管理,淘汰病薯。一是种薯贮藏前,仔细挑选,提出病薯,2-4℃低温贮藏,控制病害的发展,出窖时严选种薯;二是切块时,发现病薯,将切刀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切好的种薯用专业种薯处理剂拌种消毒灭菌,减少感染机会;三是催芽期间,凡不发芽或发芽慢,出现病症的全部剔除。
    (5)加强栽培管理:一是适期早播,对于早熟品种来说,适当提早播种,提早结薯,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之前已积累了较高的产量,接近成熟,起到了多病的作用;二是选地,要避免在低洼地和粘重的地块种植马铃薯,同时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做好田间通风排湿工作,创造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而不利于晚疫病发生的环境;三是中耕上厚土,这样可以减少植株上的晚疫病菌落到土壤中侵染块茎的几率,同时可促进多层结薯,有利于块茎膨大,避免产生青皮块茎;四是提前杀秧,在发病地块的产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用克无踪杀秧,同时清除全部田间茎叶,地表经晾晒干躁后,在进行收获,以减少病菌对块茎的侵染。
    (6)药剂防治:当马铃薯田发现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拔除销毁,然后立即喷施药剂,第一遍要选用内吸治疗剂,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喷施保护性杀菌剂或内吸治疗药剂。喷药时应均匀喷施叶片正面和背面。每667平方米(1亩)用7%代森锰锌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40千克,喷施马铃薯植株,起到杀菌保护的作用,应在发病前3-5天打完药;随后用35%的甲霜灵,72%克露等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每667平方米(1亩)用量100-150克,对水50千克均匀喷施。每隔7天喷1次,3-4次即可,交替换药,以防使用同一药剂使真菌产生抗药性。

  • 第4题:

    简述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抗性较稳定的品种有:四川的华丽板洋芋、东北的北方红。
    2.选留无病种薯:注意收获、贮运和播种三个环节。
    3.加强栽培管理:垒行栽培,及时清沟排水,合理施肥。
    4.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波尔多液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 第5题: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有铜制和井冈霉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种薯上以菌丝越冬。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单选题
    在田间,马铃薯帚顶病毒可以通过()传播。
    A

    马铃薯粉痂病

    B

    马铃薯黑胫病

    C

    马铃薯晚疫病

    D

    马铃薯疮痂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哪些部位?在田间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以及全叶。边缘有一环白色稀疏的霉轮,在叶背或雨后清晨尤为明显。病斑可扩展到叶柄或叶脉形成褐色条斑,叶片萎蔫下垂,最后全株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燥成褐色,不产生霉轮,质地易裂,扩展慢。茎部受害,可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斑。潮湿时,也产生白霉,但较稀疏。受害部位组织坏死、软化甚至崩解,造成病斑以上叶片和茎叶死亡。块茎发病,初为褐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病部易受其他病菌侵染而腐烂。土壤干燥时,病部发硬,呈干腐状。薯块可在田间发病后烂在地里或在贮藏期发病烂在窖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番茄晚疫病菌可在马铃薯块茎上越冬。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芽栽马铃薯能获得高产的原因是()
    A

    节约种薯

    B

    增加密度

    C

    减轻晚疫病危害

    D

    能躲过高温伏旱

    E

    减轻环腐病危害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和()。

    正确答案: 叶片,叶柄,茎,块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是一种导致马铃薯()和()的毁灭性病害。

    正确答案: 疫病,马铃薯瘟,茎片死亡,块茎腐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马铃薯环腐病对生产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黄眼圈,转圈烂,病原菌为棒状细菌。主要传染源是带病种薯。因此,伴随我国各地种薯调运,病区不断扩大。目前已遍及全国各马铃薯产区。发病率高的地块大幅度减产。在贮藏期间,继续危害,严重时导致块茎腐烂,降低块茎的经济价值。

  • 第14题:

    马铃薯晚疫病有哪些症状?


    正确答案: 在田间识别晚疫病,主要是看叶片。一般在叶间或边缘出现淡褐色病斑。病斑的外围有晕圈,气候潮湿时,病叶呈水浸状,蔓延极快。叶背面健康与患病部位的交界处有一层褪绿圈,上有绒毛状的白色霉层,有时叶面和叶背的整个病斑上也可形成此种霉轮,此为晚疫病最显著的特征。茎和叶柄上的症状,表现纵向发展的褐斑,也可在病斑上产生白色霉轮,有时可造成叶丝的凋萎枯死。块茎染病时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凹陷的褐斑,病薯的切面可见到皮下组织呈褐色;其变色面积的大小,深浅因发病程度而定。当湿度大、温度高时,病斑可蔓延到块茎的大部分组织。一旦感染其他腐生菌,可是整个块茎腐烂。

  • 第15题: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气候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当气候条件适宜时,一般白天平均气温在25℃左右,夜间温度在10℃左右,连续多日阴雨或雾露天气,马铃薯晚疫病变可爆发,进而大流行。
    (2)品种的抗病性差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内因&如一些早熟品种东农303、克新4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等品种就易感染晚疫病。
    (3)种薯带菌
    (4)重茬迎茬种植严重&重茬迎茬会使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第二年继续侵染马铃薯,造成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5)地块选择不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块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流行。
    (6)栽培管理不当&偏施氮肥、密度偏大、整地质量差、铲趟不及时、草荒严重、秧苗长势弱、不及时预防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

  • 第16题: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哪些部位?在田间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以及全叶。边缘有一环白色稀疏的霉轮,在叶背或雨后清晨尤为明显。病斑可扩展到叶柄或叶脉形成褐色条斑,叶片萎蔫下垂,最后全株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燥成褐色,不产生霉轮,质地易裂,扩展慢。茎部受害,可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斑。潮湿时,也产生白霉,但较稀疏。受害部位组织坏死、软化甚至崩解,造成病斑以上叶片和茎叶死亡。块茎发病,初为褐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病部易受其他病菌侵染而腐烂。土壤干燥时,病部发硬,呈干腐状。薯块可在田间发病后烂在地里或在贮藏期发病烂在窖里。

  • 第17题:

    番茄晚疫病菌可在马铃薯块茎上越冬。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芽栽马铃薯能获得高产的原因是()

    • A、节约种薯
    • B、增加密度
    • C、减轻晚疫病危害
    • D、能躲过高温伏旱
    • E、减轻环腐病危害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正确答案: 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种薯上以菌丝越冬。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抗性较稳定的品种有:四川的华丽板洋芋、东北的北方红。
    2.选留无病种薯:注意收获、贮运和播种三个环节。
    3.加强栽培管理:垒行栽培,及时清沟排水,合理施肥。
    4.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波尔多液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有铜制和井冈霉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绵霉属的真菌引起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