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二次开花也常能授粉受精而结果,但因季节已晚,温度不够,不能正常成熟或果实过小,无商品价值。

题目

梨树二次开花也常能授粉受精而结果,但因季节已晚,温度不够,不能正常成熟或果实过小,无商品价值。


相似考题
更多“梨树二次开花也常能授粉受精而结果,但因季节已晚,温度不够,不能正”相关问题
  • 第1题:

    植物要完成授粉受精过程必须经历开花阶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简述番荔枝开花结果特性及人工授粉技术的要点。


    正确答案:普通番荔枝开花的第一个特点是花期漫长,花果并存,从始花至果熟都有花开,除初夏开花较多外,其他季节都会断断续续地少量开花,第二个特点是有新梢就有花,新梢多则花多,花多着生在新梢基部,梢顶部基本无花,花非腋生,属茎上花,花为完全花,花瓣排列分内外两轮,各3片,从现蕾至雌蕊成熟,3片外轮花瓣互不分开,三棱剑状,花瓣内为雄蕊,将雌蕊包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趋化性小甲虫的爬行活动来完成传粉工作,番荔枝花从现蕾到开花约经35天,开花后再约经120天达到成熟采收,在45-60天和90-105天之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生长图式呈双"S"型,人工授粉的效果与对花粉和雌蕊发育阶段的选择有关,花粉生活力以树上花药自然裂开时发芽率最高,可达53.1%,提前一晚采集的花粉到次晨进行人工授粉时,发芽率信为8.8%,应采用树上花药正在裂开的花粉来授粉,可采自同株,也可采自异株,甚至异品种,均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具体做法是早晨用毛笔从树上花药正裂开放出花粉的花上扫取花粉,然后授在花瓣微张开或半张开的花的柱头上,

  • 第3题:

    自花授粉中比较典型的是闭花受精,即开花前就完成了()授粉。


    正确答案:自花

  • 第4题:

    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有花蕾授粉、开花授粉和花后喷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最大,温度低于()或高于(),花药开裂就要受到影响。


    正确答案:23℃、35℃

  • 第6题: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

    • A、①④⑦
    • B、②④⑥
    • C、③⑤⑥
    • D、①⑤⑥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作物开花时连续阴雨降温,对开花和授粉有什么不利?为什么?


    正确答案:连续阴雨降温不利于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光对花的形成影响很大。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的基础上,花开始分化后,自然光照时间越长,光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对花的形成越有利。雄蕊发育对光强较敏感。温度对花器官形成的影响也很大。在减数分裂时期,如遭遇低温,则花粉母细胞损坏,进行异常的分裂,四分体分离不完全。花粉粒损坏等。与此同时,绒毡层细胞肿胀肥大,不能把养料输送给花粉粒,花粉粒发育不正常。温度对授粉影响很大,温度偏低,可能导致花药不能裂开,开花授粉难进行。阴雨天气,雨水洗去柱头的分泌物,花粉吸水过多膨胀破裂,花柱得不到花粉,将继续伸长。由于花柱向侧下垂,以致雌穗下侧面的花柱被遮盖,不易得到花粉,造成下侧面种子整行不结实。

  • 第8题:

    单选题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
    A

    ①④⑦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⑤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要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以免授粉,去雄后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以免外界花粉的干扰,故选C。去雄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不能进行自然授粉,但授粉后不能让其自然发育,应套袋,故其余答案错误。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番荔枝开花结果特性及人工授粉技术的要点。

    正确答案: 普通番荔枝开花的第一个特点是花期漫长,花果并存,从始花至果熟都有花开,除初夏开花较多外,其他季节都会断断续续地少量开花,第二个特点是有新梢就有花,新梢多则花多,花多着生在新梢基部,梢顶部基本无花,花非腋生,属茎上花,花为完全花,花瓣排列分内外两轮,各3片,从现蕾至雌蕊成熟,3片外轮花瓣互不分开,三棱剑状,花瓣内为雄蕊,将雌蕊包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趋化性小甲虫的爬行活动来完成传粉工作,番荔枝花从现蕾到开花约经35天,开花后再约经120天达到成熟采收,在45-60天和90-105天之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生长图式呈双"S"型,人工授粉的效果与对花粉和雌蕊发育阶段的选择有关,花粉生活力以树上花药自然裂开时发芽率最高,可达53.1%,提前一晚采集的花粉到次晨进行人工授粉时,发芽率信为8.8%,应采用树上花药正在裂开的花粉来授粉,可采自同株,也可采自异株,甚至异品种,均能有效提高坐果率,具体做法是早晨用毛笔从树上花药正裂开放出花粉的花上扫取花粉,然后授在花瓣微张开或半张开的花的柱头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促进花器分化,保证安全开花授粉受精?

    正确答案: (1)合理营养条件。
    (2)适宜的温度。
    (3)适宜的水分。
    (4)良好的天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自花授粉中比较典型的是闭花受精,即开花前就完成了()授粉。

    正确答案: 自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授粉受精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

    正确答案: (1)树体营养:树体内氮素、碳水化合物等。
    (2)环境条件:温度、风、水分、空气污染等。
    (3)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生长素等。
    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A.配置授粉树;B.营养上调节;C.人工辅助授粉;D.改善环境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麦开花授粉受精的适温是()

    • A、13-18℃
    • B、18-20℃
    • C、20-22℃
    • D、30-35℃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防止落花落果()。

    • A、栽培授粉树
    • B、虫媒花在开花期放养蜜蜂
    • C、开花前适当施肥
    • D、开花时遮荫处理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植物要实现“开花一结果”这个生理过程,要经历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传粉和受精
    • B、开花和传粉
    • C、受精和结果
    • D、开花和结果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时的最适温度是()。


    正确答案:18-20℃

  • 第17题: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①雌雄同花;②不少作物花瓣色彩鲜艳,并能分泌密汁引诱昆虫传粉;③雌雄蕊不等长,或不同期成熟,雌雄蕊外露容易接受外来花粉;④开花时间较长。

  • 第18题:

    梨树开花要求10℃以上的气温,()以上时,开花较快。

    • A、9℃
    • B、15℃
    • C、14℃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经过授粉、受精后,花的子房膨大而发育成果实,在生产上称为()。

    • A、落果
    • B、座果
    • C、授粉、受精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防止落花落果()。
    A

    栽培授粉树

    B

    虫媒花在开花期放养蜜蜂

    C

    开花前适当施肥

    D

    开花时遮荫处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植物要实现“开花一结果”这个生理过程,要经历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

    传粉和受精

    B

    开花和传粉

    C

    受精和结果

    D

    开花和结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故选A。

  • 第22题:

    单选题
    经过授粉、受精后,花的子房膨大而发育成果实,在生产上称为()。
    A

    落果

    B

    座果

    C

    授粉、受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影响作物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的主要外界条件有()。
    A

    营养供给

    B

    光照强弱

    C

    气温高低

    D

    水分保障

    E

    风力及降雨大小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