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有几个?如何计算皮棉产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棉花产量通常指皮棉产量,它是由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因素构成的


    正确答案:总铃数、单铃重、衣分

  • 第2题:

    氮素可以增加棉花的蕾、铃数,减少脱落,促进棉铃发育,增加铃重,提高皮棉产量。因此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在组成皮棉产量的四个因素中,()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栽培管理,人为地加以调节。所以一般认为构成皮棉产量最主要的遗传因素是在密度一致条件下的()、()和()。


    正确答案:单位面积株数;铃数;铃重;衣分

  • 第4题:

    我国棉花单产及产量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生产条件落后,我国棉花单产水平较低,总产量基本在250万吨以下。80年代以后,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产量迅速提高,1984年,我国棉花产量创历史之最,达626万吨。90年代以后,我国棉花生产比较稳定,年产量基本在450万吨左右。目前,棉花产量维持在500万吨左右。由于新技术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我国棉花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棉花平均单产达到历史最高的78公斤/亩。

  • 第5题:

    棉花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 A、株数、每株有效铃数、籽棉重
    • B、株数、每铃籽棉重
    • C、株数、每株有效铃数、铃籽棉重、衣分
    • D、株数、每株有效铃数、衣分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水稻产量的构成?如何计算理论产量?


    正确答案: 水稻产量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大要素构成。
    理论产量(千克/亩)=亩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1000)÷1000克

  • 第7题:

    棉花的产量因素是由亩铃数、铃重和()构成。


    正确答案:衣分

  • 第8题:

    阐明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皮棉产量=亩铃数×单铃重×衣分
    亩铃数=密度×单株结铃数。

  • 第9题:

    问答题
    烟叶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产量构成因素调节产量与质量的矛盾关系?

    正确答案: 烟叶单位面积产量的构成因素为:单位面积株数、每株叶片数和单叶重,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应根据不同地区生产条件对品种的要求,寻求产量因素最大乘积的组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主要农产品统计的内容包括
    A

    粮食产量统计

    B

    油料产量统计

    C

    棉花产量统计

    D

    肉类产量统计

    E

    禽蛋产量统计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麦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棉花按(  )计算。
    A

    种植的棉花

    B

    带籽的皮棉

    C

    去籽的皮棉

    D

    去皮去籽的棉花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如何计算焦炉煤气产量?


    正确答案: 根据焦炉结焦时间计算:
    Sj=n*m*Gm*Bj*T1m3/年
    Sj=n*m*Gm*Bj/T2(m3、h)
    式中:n-焦炉座数; m-每座焦炉孔数;Gm-每孔装入干煤量(吨/孔);Bj-每顿=吨干煤焦炉煤气产率(一般取300-320);T1-焦炉年工作小时(一般取8760h);T2-结焦时间(h)。

  • 第14题:

    烟叶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产量构成因素调节产量与质量的矛盾关系?


    正确答案: 烟叶单位面积产量的构成因素为:单位面积株数、每株叶片数和单叶重,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应根据不同地区生产条件对品种的要求,寻求产量因素最大乘积的组合。

  • 第15题:

    简述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正确答案: 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有株数、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分别叙述各因素的形成。

  • 第16题:

    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种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气象灾害,如雨涝、冰雹、干旱等。特别在棉花即将收获及收获季节,即8月份及8月份以后,阴雨及早霜冻对棉花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最大,会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质量水平总体下降。
    (2)病虫害,如棉花枯黄萎病、棉花铃病、各种虫害等。

  • 第17题:

    棉花施()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CAT活性(叶龄30、45、60d),降低POD活性(叶龄30、45d),提高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

    • A、氮
    • B、磷
    • C、钾
    • D、硼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 第19题:

    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单位面积的铃数、每铃籽棉重(单铃重)、子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构成棉花产量的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亩株数、株铃数、铃重、衣分构成。

  • 第21题:

    问答题
    作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1)作物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
    (2)作物产量可以分解为几个构成因素,并依作物种类而异。
    例如,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为:产量=穗数错单穗粒数错粒重,或产量=穗数错单穗颖花数错结实率错粒重,豆类作物为产量=株数错单株有效分枝数错每分枝荚数错单荚实粒数错粒重,薯类作物为产量=株数错单株薯块数错单薯重等。田间测产时,只要测得各构成因素的平均值,便可计算出理论产量。
    (3)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产量随产量构成因素数值的增大而增加。
    但是,作物在群体栽培条件下,由于群体密度和种植方式等不同,个体所占营养面积和生育环境亦不同,植株和器官生长存在着差异。
    (4)一般说来,产量构成因素很难同步增长,往往彼此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但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株数(密度)与单株产品器官数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较明显。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存在着实现高产的最佳组合,说明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时,产量可以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经济作物重量的计算方法:棉花的按()计算。
    A

    鲜的皮棉

    B

    干的皮棉

    C

    去籽后的皮棉

    D

    去壳的皮棉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构成棉花产量的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亩株数、株铃数、铃重、衣分构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