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从四周向施肥点聚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既含有磷酸一钙,又含有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
更多“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相关问题
  • 第1题:

    过磷酸钙产品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锰,在()条件下,过磷酸钙的有效成分会与杂质结合而转变成难溶性磷酸盐,导致肥效降低。

    A、光照

    B、高温

    C、过于干燥

    D、受潮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浸提的基本原理是( )。

    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浸出

    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

    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浸出的过程为

    A.溶剂的挥发、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B.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解析

    E.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扩散


    正确答案:B
    一般药材浸出过程包括浸润、渗透过程;解吸、溶解过程;扩散过程和置换过程等几步。

  • 第4题:

    结晶法精制固体成分时,要求

    A:溶剂对欲纯化的成分应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
    B:溶剂对欲纯化的成分应热时溶解度小,冷时溶解度大
    C:溶剂对杂质应冷热都不溶
    D:溶剂对杂质应冷热都易溶
    E:固体成分加溶剂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后的母液要迅速降温

    答案:A,C,D
    解析:

  • 第5题:

    过磷酸钙吸湿结块后导致水溶性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的现象称为()

    • A、磷的化学固定
    • B、过磷酸钙的退化
    • C、过磷酸钙的氧化
    • D、过磷酸钙的还原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过磷酸钙不能与过量的石灰混合施用是因为()。

    • A、吸湿性增强,不便使用
    • B、降低溶解性
    • C、造成磷酸流失
    • D、引起磷酸退化降低肥效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弱酸溶性磷肥是指肥料中的磷不溶于水而溶于弱酸,能被植物根系分泌的酸所溶解。下列肥料中,()属于此类。

    • A、过磷酸钙
    • B、重过磷酸钙
    • C、磷矿粉
    • D、钢渣磷肥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施用等量磷的情况下,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对一般作物而言,重过磷酸钙和过磷酸钙符合“等量等效”的原则,但对喜硫作物水稻、玉米来说,重过磷酸钙的效果优于过磷酸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异成分溶解


    正确答案:过磷酸钙在溶解过程中溶液中P/Ca比不断变化的现象。

  • 第10题:

    化肥〝磷铵〞的主要成分是:()

    • A、磷酸三铵+氨
    • B、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
    • C、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钙
    • D、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过磷酸钙的成分、性质及其有效施用技术。

    正确答案: 过磷酸钙的成分---有效磷(P2O5)的质量分数为12%~20%,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钙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钙,两者分别占肥料质量的30%~50%和40%左右,另外,还含有2%~4%的硫酸铁、硫酸铝,3.5%~5.0%的游离酸(主要为磷酸和硫酸)。
    过磷酸钙的性质---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黄色等粉状物,呈酸性反应,具有腐蚀性。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硫酸铁、铝等杂志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的退化作用。温度越高,磷酸退化越快。因此,在储运过程中要注意防潮。
    过磷酸钙的施用:适用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
    1)集中施用;
    2)分层施用;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4)制成粒状磷肥;
    5)根外追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结晶法对溶剂选择的原则是()
    A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B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小,对杂质溶解度大

    C

    对有效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溶或都不溶

    D

    对有效成分冷热时都溶,对杂质则不溶

    E

    对杂质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浸出的过程为

    A.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B.溶剂的浸润与渗透、咸分的解吸与溶解、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渗透

    E.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与过滤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浸出的过程为

    A.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B.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渗透

    E.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与过滤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浸出的过程为

    A:溶剂的挥发、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B: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解析
    E: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扩散

    答案:B
    解析:
    一般药材浸出过程包括浸润、渗透过程;解吸、溶解过程;扩散过程和置换过程等几步。

  • 第16题:

    根据磷肥中所含磷酸盐的溶解性质,可分为()。

    • A、水溶性磷肥
    • B、过磷酸钙
    • C、弱酸溶性磷肥
    • D、难溶性磷肥
    • E、骨粉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半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为()

    • A、调配成分→溶解→调pH→灭菌→分装→质量检验
    • B、调配成分→溶解→调pH→分装→灭菌→质量检验
    • C、调配成分→调pH→溶解→分装→灭菌→质量检验
    • D、调配成分→调pH→溶解→灭菌→质量检验→分装
    • E、调配成分→溶解→调pH→灭菌→质量检验→分装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浸提的基本原理为()

    • A、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析与溶解
    • B、溶剂的浸润、渗透
    •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 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过滤、浓缩
    • 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下列()可作根外喷施肥施用

    • A、过磷酸钙
    • B、重过磷酸钙
    • C、钙镁磷肥
    • D、磷矿粉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弱酸溶性磷肥的是()。

    • A、过磷酸钙
    • B、重过磷酸钙
    • C、钙镁磷肥
    • D、磷矿粉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简述过磷酸钙的成分、性质及其有效施用技术。


    正确答案: 过磷酸钙的成分---有效磷(P2O5)的质量分数为12%~20%,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钙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钙,两者分别占肥料质量的30%~50%和40%左右,另外,还含有2%~4%的硫酸铁、硫酸铝,3.5%~5.0%的游离酸(主要为磷酸和硫酸)。
    过磷酸钙的性质---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黄色等粉状物,呈酸性反应,具有腐蚀性。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硫酸铁、铝等杂志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的退化作用。温度越高,磷酸退化越快。因此,在储运过程中要注意防潮。
    过磷酸钙的施用:适用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
    1)集中施用;
    2)分层施用;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4)制成粒状磷肥;
    5)根外追肥。

  • 第22题:

    浸提的基本原理是()

    • 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浸出
    • 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
    • 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
    • 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化肥〝磷铵〞的主要成分是:()
    A

    磷酸三铵+氨

    B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

    C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钙

    D

    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