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如果因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中间的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事先确定。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里较差,是构件中薄弱环节,故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力(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根据施工缝设置的原则,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框架结构中,如果梁的负筋向下弯入柱内,施工缝也可设在这些钢筋的下端,以便于绑扎。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方可进行。混凝土达到这一强度的时间决定于水泥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等,可以根据试块试验确定,也可以查阅有关手册确定。
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之强,应除去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宜西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一层,厚度为10~15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导实,使其结合紧密。
更多“试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原则,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位置怎样?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有何要求?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2)留设位置;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4)处理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mm~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 第2题: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留设在结构剪应力较小而施工方便地部位

  • 第3题:

    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
    • B、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50mm
    • C、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 D、特殊结构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简述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正确答案:施工时应尽量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若必须留设时,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的变形缝处,水平施工键一般直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身上,不应留在剪力和弯矩最大或底板与侧壁交接处。

  •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的留设,说法正确的有(  )。
    A

    可留设在结构变形缝处

    B

    可设在应力较大的部位

    C

    墙体不得留垂直缝

    D

    地下室顶板不宜留设施工缝

    E

    地下室底板不宜留设施工缝


    正确答案: B,D
    解析:

  • 第6题:

    填空题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剪力()处。

    正确答案: 较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混凝土浇注时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宜留在结构剪力较小而且施工方便的部位。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先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1.2MPa,先凿掉已凝固的混凝土表面的松弱层,并凿毛,用水湿润并冲洗干净,先铺抹10~15mm 的厚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再开始浇筑混凝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 留设在结构剪应力较小而施工方便地部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留设位置的原则,接缝时间与施工要求。

    正确答案: 原则:施工缝应留在结构承受剪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接缝时间:当先浇的混凝土强度≮1.2N/mm2时。
    施工要求:①清除表面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湿润、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
    ②浇筑前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③浇筑混凝土时细致捣实但不触动原混凝土,令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砼结构留设施工缝的原则及留设位置的具体规定?

    正确答案: 原则:留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柱施工缝:基础顶面,梁或牛腿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下20—30mm。
    (3)有主次梁的楼板,顺次梁方向浇筑砼,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其他复杂的部位施工缝,按设计要求留设。
    (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有抗渗要求的地下室,不宜留施工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原则,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如果因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中间的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事先确定。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里较差,是构件中薄弱环节,故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力(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根据施工缝设置的原则,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框架结构中,如果梁的负筋向下弯入柱内,施工缝也可设在这些钢筋的下端,以便于绑扎。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方可进行。混凝土达到这一强度的时间决定于水泥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等,可以根据试块试验确定,也可以查阅有关手册确定。
    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之强,应除去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宜西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一层,厚度为10~15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导实,使其结合紧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留设方法?

    正确答案: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5)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7)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8)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砼结构留设施工缝的原则及留设位置的具体规定?


    正确答案: 原则:留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柱施工缝:基础顶面,梁或牛腿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下20—30mm。
    (3)有主次梁的楼板,顺次梁方向浇筑砼,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其他复杂的部位施工缝,按设计要求留设。
    (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有抗渗要求的地下室,不宜留施工缝。

  • 第14题:

    柱子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形式应为()。


    正确答案:水平施工缝

  • 第15题:

    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留设方法?


    正确答案: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5)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7)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8)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 第16题:

    问答题
    何谓施工缝?为何要留设施工缝?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部位如何确定?施工缝如处理?

    正确答案: 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原因:当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而且在间歇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初凝,此时需留置施工缝,因为先浇筑的混凝土如果凝结,继续浇筑时,后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将破坏先浇筑混凝土的凝结。
    原则和部位: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处理:在留置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的时间可通过试件试验决定)。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浇筑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填空题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留设在结构()较小而施工方便地部位。

    正确答案: 剪应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施工缝?施工缝的留设原则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浇筑混凝土多要求整体浇筑,如因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且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事先确定是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留设位置的原则是: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帽的下面和板组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的以下的20~30mm处。
    有主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墙: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的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弯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机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施工缝的处理:在留置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低于1.2 MPa。应清除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抹水泥砂浆一层。浇筑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混凝土构件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不正确的量()。

    正确答案: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长边任何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位置怎样?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有何要求?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2)留设位置;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4)处理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mm~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正确答案: 施工时应尽量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若必须留设时,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的变形缝处,水平施工键一般直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身上,不应留在剪力和弯矩最大或底板与侧壁交接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柱子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形式应为()。

    正确答案: 水平施工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可留设()施工缝,但留设位置处理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A

    垂直

    B

    阶梯

    C

    水平

    D

    斜面

    E

    弧面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