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了防止油浆系统结焦,塔底温度一般控制小于350摄氏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馏塔底温度可以通过油浆下返塔来控制调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为防止分馏塔结焦,油浆在分馏塔底的停留时间控制在()为宜。

    • A、20~30S
    • B、3~5min
    • C、15~20min
    • D、1小时以上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油浆三通阀的作用是()

    • A、控制油浆返塔量
    • B、控制油浆返塔温度
    • C、控制油浆抽出量
    • D、控制油浆塔低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分馏塔底油浆温度主要靠什么控制的?


    正确答案: 1)油浆下返塔量;
    2)油浆下返塔温度;
    3)补塔量。

  • 第5题:

    如何防止油浆系统结焦?


    正确答案: 防止油浆系统结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分馏塔底保持较短的停留时间,尽量将流量保持在油浆泵的上限,维持较低的分馏塔液面,以避免油浆在高温的情况下结焦。分馏塔底停留时间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如3-5min)。
    (2)为使油浆循环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不结焦,油浆在管道中的流速应不低于1.5-2.0m/s,在换热器的管程内宜控制在1.2-2.0m/s。换热器的副线启用应当慎重,确保油浆换热器内流速不低于1.2m/s,避免油浆在换热过程中,由于油温降低,粘度增大而结垢。
    (3)选用气蚀余量较大的机泵,避免油浆泵不上量而引起大量催化剂堆积在分馏塔底。
    (4)降低循环油浆返塔温度,加大油浆返塔下部入口量。用急冷油浆急冷,既可加强对塔底的冲刷作用,防止催化剂堆积在分馏塔底的缓流区而引起结焦,又可使塔底油浆快速降温,防止油浆组分因高温聚合生焦。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分馏塔底温度较高而油浆系统循环量及取热量均达上限的装置。分馏塔底温度在催化裂化进料为蜡油时一般控制在370-380℃。掺炼重油后,则应控制在370℃以内。一般随掺炼重油量的增加,原料性质的变化,分馏塔底温度也需降低,以控制油浆缩合反应速度。
    (5)选用合适的油浆阻垢剂,从装置投用起连续注入,防止油浆中不溶物附着在换热器的管壁。
    (6)适当地外排油浆,调节油浆排放量以降低油浆相对密度,控制油浆中稠环芳烃浓度。国内目前控制油浆密度一般不大于1。

  • 第6题:

    适当改变油浆循环量和油浆系统取热量来可调节分馏塔底液相温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不是减少油浆系统结焦的措施的是()

    • A、增大油浆循环量
    • B、降低分馏塔底液位
    • C、增大油浆密度
    • D、降低分馏塔底温度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油浆系统结焦的原因是()

    • A、油浆性质差
    • B、塔底温度低
    • C、塔底液位低
    • D、压油浆流速高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分馏塔底部采用缩径是为了()

    • A、增加油浆停留时间
    • B、减少油浆停留时间
    • C、增加塔底液位
    • D、降低塔底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分馏塔底设置过滤网的原因是()。

    • A、防止油浆泵抽空
    • B、防止油浆结焦
    • C、防止油浆泵磨损
    • D、控制油浆固含量固含量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分馏塔底温度是导致油浆系统结焦的间接原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分馏塔底液相温度用()控制。

    • A、循环油浆下返塔流量
    • B、循环油浆上返塔流量
    • C、外排油浆流量
    • D、回炼油浆流量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下述关于防止油浆系统结焦措施正确的是()

    • A、控制分馏塔底部温度不小于350℃
    • B、为防止油浆泵不上量而引起催化剂堆积在分馏塔底,可以选用气蚀余量较大的泵
    • C、保持油浆在管道内的流速不小于1.5~2.1m/s
    • D、保持油浆在换热器管程中流速控制在1.2~2.0m/s

    正确答案:B,C,D

  • 第14题:

    以下因素导致分馏塔底结焦的是()

    • A、油浆循环量大
    • B、未加入油浆阻垢剂
    • C、分馏塔底温度过高
    • D、分馏塔底温度过低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油浆下返塔的作用是()

    • A、洗涤催化剂
    • B、脱过热
    • C、控制塔底温度
    • D、控制塔底液位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分馏塔底部采用缩径是为了(),降低油浆固体物含量的。

    • A、增加油浆停留时间
    • B、减少油浆停留时间
    • C、增加塔底液位
    • D、降低塔底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减少油浆系统结焦的措施是()

    • A、减小油浆循环量
    • B、提高分馏塔底液位
    • C、增大油浆密度
    • D、降低分馏塔底温度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分馏塔底温度过高,造成塔底结焦,会引起油浆泵抽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下列选项中,造成油浆换热器管束堵塞原因的是()。

    • A、分馏塔底温度低
    • B、油浆密度低
    • C、油浆固体含量低
    • D、油浆系统结焦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防止油浆系统结焦,应不外排油浆尽量回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油浆循环量突降甚至中断,分馏塔底温度超高会造成油浆系统结焦堵塞;油气大量携带催化剂粉尘会造成分馏塔塔盘结焦、结垢、堵塞。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分馏塔底温度要求不大于345℃,其目的是()。

    • A、防止塔底结焦
    • B、减少油浆系统冷换热负荷
    • C、防止轻油汽化,泵抽空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为了防止油浆系统结焦,要保持足够大的(),慎重打开油浆换热器副线和让油浆走三通阀热路,保证()。


    正确答案:油浆循环量;油浆在管线和换热器中有足够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