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污染环境、使催化剂中毒。

题目

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污染环境、使催化剂中毒。


相似考题
更多“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石油中的含硫、氮、氧化合物,对所有石油产品均有不利影响,应在加工过程中除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硫元素是石油中常见的组成元素之一,硫对石油加工及产品使用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A.腐蚀石油加工装置和容器等;
    B.是石油发生恶臭和着色;
    C.燃烧石油产品生成SO2污染环境。

  • 第3题:

    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质量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①严重腐蚀设备和管线。
    ②在加工过程中生成H2S及低分子硫醇等有毒气体造成有碍人体健康的空气污染。③汽油中有含硫化合物,会降低汽油的感铅性及安定性,使燃料性质变坏。
    ④在气体和多种石油馏分的催化加工时,造成催化剂中毒。
    ⑤燃烧时生成S02,造成环境污染,大量的S02排放—旦超出大气自净能力,无法扩散稀释时就形成酸雨而降落地面,引起土壤酸化,危害植物生长。

  • 第4题:

    我国石油多属()

    • A、低硫石油
    • B、含硫石油
    • C、高硫石油
    • D、以上均错误

    正确答案:A

  • 第5题:

    通常将含硫量大于()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的石油称为低硫石油,介于其间的称为()。我国石油多属()。


    正确答案:2%;0.5%;含硫石油;低硫石油

  • 第6题:

    含硫量介于()之间的石油,称为含硫石油。


    正确答案:0.5%-2%

  • 第7题:

    低于()含硫量的石油称为低硫石油。


    正确答案:0.5%

  • 第8题:

    石油中的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微量金属元素种类以及对石油加工过程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的影响:腐蚀性Fe+H2S→FeS+H2;环境污染;影响产品的储存安定性;影
    响燃料的燃烧性能;硫可使催化剂中毒。氮的存在对整个石油加工过程也有很大的危害:影响产品的安定性;氮与微量金属作用,形成卟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降低。含氧的危害:原油含环烷酸多,容易乳化,对加工不理,且腐蚀设备;产品中含环烷酸,对铅、锌等有色金属有腐蚀性,对铁、铝几乎无腐蚀;灯用煤油含环烷酸,可使灯芯堵赛,结花。

  • 第9题:

    通常将含硫量低于0.5%的石油称为低硫石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如果石油只进行常压蒸馏而没有经过二次加工,测定蒸馏产物中含硫量可以正确反映原来石油馏分中硫的真正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判断题
    如果石油只进行常压蒸馏而没有经过二次加工,测定蒸馏产物中含硫量可以正确反映原来石油馏分中硫的真正分布情况。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有一部分含硫化合物对热不稳定,在原油蒸馏过程中容易分解成分子较小的化合物,因而测定蒸馏产物中含硫量往往并不可能正确反映原来石油馏分中硫的真正分布情况。

  • 第12题:

    单选题
    石油中的非烃类组成对原油加工和产品质量会带来不利影响,其中使油品颜色变差,粘温性变差,燃烧后形成积碳,增加磨损的是()。
    A

    含硫化合物

    B

    含氮化合物

    C

    含氧化合物

    D

    胶质和沥青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原油中含盐含水对石油加工过程有哪些危害?


    正确答案: 水的危害:
    (1)给运输增加负担;
    (2)耗能大,每蒸发1吨水将多消耗约0.1吨燃煤或燃料油。
    盐的危害:
    (1)易形成盐垢,影响传热,增加燃料消耗,甚至堵塞管道或换热器。
    (2)腐蚀设备,造成设备泄漏,甚至停工停产。主要原因是盐的水解。

  • 第14题:

    石油中的非烃类组成对原油加工和产品质量会带来不利影响,其中使油品颜色变差,粘温性变差,燃烧后形成积碳,增加磨损的是()。

    • A、含硫化合物
    • B、含氮化合物
    • C、含氧化合物
    • D、胶质和沥青质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含硫化合物对石油产品质量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严重腐蚀设备,在石油产品的使用中,因各种含硫燃料燃烧后生成SO2和SO3,遇水生成H2SO3和H2SO4,对机器零件会造成强烈的腐蚀;
    (2)汽油中含有硫化物,会降低汽油的感铅性及安全性,使燃料性质变坏;因此,在油品精制过程中,必须把硫化物除去。

  • 第16题: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质。


    正确答案:含氧;含氮

  • 第17题:

    在石油所含的微量金属元素中,钒(V)和()对石油加工过程危害性最大。

    • A、铁(Fe)
    • B、铝(Al)
    • C、镍(Ni)
    • D、镁(Mg)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我国石油大多属于()石油。

    • A、含硫
    • B、低硫
    • C、高硫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原油中含硫、氧、氮的非烃类化合物,对石油产品的使用及加工过程有何危害?哪类最大?


    正确答案: 原油中含硫、氧、氮非烃类化合物部分转移到油品中去,其危害①降低汽油感铅性。②使贮运、使用的油品安定性变坏。③腐蚀设备。④使二次加工催化剂中毒。⑤污染环境,损坏人体健康。其中以含硫化合物的危害最大。

  • 第20题:

    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含硫化合物具有腐蚀性,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可腐蚀设备;含硫化合物排放到环境中可环境污染;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可影响产品的储存安定性;含硫化合物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二次加工过程中,硫可使催化剂中毒。

  • 第21题:

    石油中非烃化合物有哪些?分别叙述它们各自的分类、在石油馏分中分布情况以及对石油加工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非烃化合物: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1)含硫化合物: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 活性硫化物:元素硫、硫化氢和硫醇,对金属设备有较强的腐蚀作用; ① 元素硫和硫化氢:在原油及其馏分中多以溶解态存在。 ② 硫醇(RSH):含量不多且通常集中在汽油馏分中。非活性硫化物: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对金属设备无腐蚀作用。 ① 硫醚(RSR’):是原油中含量较多的含硫化合物,在轻馏分和中间馏分中比较集中。 ② 二硫化物(RSSR’):石油馏分中含量很少,较多富集于高沸点馏分中。 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的危害有:腐蚀金属设备、恶化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催化加工中会使催化剂中毒、污染环境。
    (2)含氮化合物 碱性含氮化合物:在冰醋酸和苯的样品溶液中能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 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在冰醋酸和苯的样品溶液中不能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 碱性含氮化合物:吡啶系、喹啉系、异喹啉系和吖啶系; 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吡咯系、吲哚系、咔唑系和卟啉系; 石油中的非碱性含氮化合物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和聚合,是导致石油二次加工油品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在石油加工中氮化物能使催化剂中毒。 
    (3)含氧化合物 包括酸性含氧化合物和中性含氧化合物。 酸性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芳香酸、脂肪酸和酚类等,它们总称为石油酸。在石油的酸性氧化物中,环烷酸最重要,约占石油酸性氧化物的90%。中性含氧化合物包括酮、醛和酯类等,在石油中的含量极少。 酸性含氧化合物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设备。中性含氧化合物也会进一步氧化,最后生成胶质,会影响油品使用性能,因此,在精制过程中必须除去含氧化合物。 
    (4)胶质 从煤油馏分开始,随馏分沸点的上升,其含量不断增多,在渣油中的含量最大。

  • 第22题:

    填空题
    通常将含硫量大于()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含硫量小于()的石油称为低硫石油。

    正确答案: 2%,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含硫量小于1%的为低硫原油,含硫量大于1%的为()。 常以0.25%作为贫氮和高氮石油的界线。 石油中还发现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正确答案: 高硫原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