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是一个学校的灵魂”。A、老师B、校长C、孩子D、家长”相关问题
  • 第1题: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这句话指出教师要( )。


    A.终身学习,拓展视野

    B.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C.谦虚谨慎,相互帮助

    D.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答案:A
    解析:
    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做到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 第2题: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这则案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爱与严格要求。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打架后,立即严厉制止是一种严格要求。但是他并没有责骂与批评,而是运用发糖果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自己逐步认识与发现自己的错误,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打架的不良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包容学生、感化学生,用为人师表的行为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 第3题: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是教育大家()老先生说的,是他在1927年6月3日在晓庄学校寅会上的演讲词。

    • A、蔡元培
    • B、陶行知
    • C、陈鹤琴
    • D、赵叔愚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教育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越大,就为非作恶越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如何理解陶行知先生说的“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这句话讲的是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 第6题: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1)陶行知是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的?对你的教学有何启示? (2)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达到较好教育效果的典范。结合故事分析在评价中运用谈话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面对学生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重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对学生要学会宽容和鼓励;抓住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改正不足;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水平线考虑问题;谈话要注意及时性以及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

  • 第7题:

    单选题
    ()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A

    夸美纽斯

    B

    陶行知

    C

    杜威

    D

    雅斯贝尔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
    A

    支持孩子

    B

    解放孩子

    C

    理解孩子

    D

    保护孩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材料: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给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业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问题:(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材料体现的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是教育大家()老先生说的,是他在1927年6月3日在晓庄学校寅会上的演讲词。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陈鹤琴

    D

    赵叔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第73 -74题。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时,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诧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给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陶行知先生说的“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这句话讲的是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陶行知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的话说明( )是教师的天职。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答案:B
    解析: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 第14题: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


    正确答案: 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2、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
    3、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 第15题:

    ()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A、夸美纽斯
    • B、陶行知
    • C、杜威
    • D、雅斯贝尔斯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

    • A、支持孩子
    • B、解放孩子
    • C、理解孩子
    • D、保护孩子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 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请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以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比如:当陶行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表现,但是陶行知先生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没有使学生在同学面前难堪,而是让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比如: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陶行知先生可谓把这一原则运用到极致。比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陶行知先生首先肯定了王友打抱不平的优点,但话中有话,“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句话就是要让王友自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终王友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良苦用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 第18题:

    单选题
    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
    A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B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

    行动和知识同等重要,同时发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这句话表明()
    A

    提倡互相学习

    B

    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C

    提倡伙伴教学

    D

    对待小孩要一视同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点到为止 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女生在考试时少写一小数点,被老师扣分。试卷发下来,她偷偷添上这一点,找老师要分。陶先生虽看出……满足补分愿望。不过…多少年过去,那女孩成人成才。她找到陶行知先生说“那件事以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决心做个诚实的人。”

    正确答案: 陶先生没有训斥学生,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打骂,而是采用了非常高明的批评艺术。一是尊重学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感激教师给她面子,从而自尊自重,从而完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二是宽容学生,陶先生怀着关怀和爱护之心,容忍学生的幼稚行为,满足孩子的补分愿望,对学生的错误又点到为止,使学生产生内疚的内心体验,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陶老先生原名陶文俊,后来曾改为陶知行,再后来又改为陶行知,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最终他的观点是()
    A

    知行合一

    B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C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材料: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使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推过糖,向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学生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学生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问题: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8分)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