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按其来源可概括为3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生产性粉尘,如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更多“试述职业危险因素的分类?”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不属于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中管理因素有()

    A、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健全

    B、职业安全卫生投入充足

    C、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落实

    D、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答案:D

  • 第2题:

    属于健康危险因素的是

    A.环境危险因素
    B.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C.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D.职业危险因素
    E.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答案:A,B,C,E
    解析:

  • 第3题:

    在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下列属于管理因素的是()。

    A.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C.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D.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E.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答案:B,C,D
    解析: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管理的因素包括: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 第4题: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按导致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主要有()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 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D、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E、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正确答案:A,B,C,D,E

  • 第5题:

    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 A、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 B、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 C、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 D、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 E、经济因素

    正确答案:A,B,C,D,E

  • 第6题:

    试述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


    正确答案: 医院用品的危险性:按照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口罩、便器、餐具、茶具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例如,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血压计等)等。凡高危器材必须用灭菌法,随机抽样60份经灭菌的样品均无菌生长,才认为灭菌可靠。中危器材可选用高效或中效消毒法,要求杀菌率达99.99%。低危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但确知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者应用中效甚至高效消毒法。

  • 第7题: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确定。

    • A、《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 B、《职业病分类目录》
    • C、《职业分类目录》
    • D、《行业分类目录》

    正确答案:A

  • 第8题: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分类代码为2103034中的2表示()。

    • A、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 B、物的因素
    • C、环境因素
    • D、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可能导致职业病危险因素分为()大类

    • A、9
    • B、10
    • C、11
    • D、12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

    正确答案: 医院用品的危险性:按照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口罩、便器、餐具、茶具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例如,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血压计等)等。凡高危器材必须用灭菌法,随机抽样60份经灭菌的样品均无菌生长,才认为灭菌可靠。中危器材可选用高效或中效消毒法,要求杀菌率达99.99%。低危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但确知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者应用中效甚至高效消毒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按导致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主要有()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A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C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E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危险,有害因素直接原因分类类别的()
    A

    职业的因素

    B

    管理的因素

    C

    人的因素

    D

    物的因素

    E

    环境的因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卫生投入不足是管理因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 第14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属于环境因素的有( )。

    A.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B.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C.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E.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选项CDE属于物的因素。

  • 第15题:

    试述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E.H.Spaulding分类)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按照医院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如下三类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或血液流经其中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灭菌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口罩、便器、餐具、茶具等。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各类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部分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效消毒,需采用高效消毒方法消毒;而有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洁具等用中效消毒方法即可。
    (3)低度危险性物品:指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例如生活卫生用品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例如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即应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 第16题:

    对于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跌落属于机械性伤害危险因素
    • B、压力容器爆炸属于火灾爆炸性危险因素
    • C、电击属于电气危害性危险因素
    • D、噪声不属于职业毒害性有害因素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正确答案: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如下:①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外科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导管、气管切开等;②现代医疗新技术,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瓣膜、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③损伤免疫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药、放射治疗等的广泛使用,如抗肿瘤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60Co治疗等;④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炎、艾滋病、恶性肿瘤等;⑤使用能引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⑥其他原因,如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

  • 第18题:

    试述职业性危险因素调查?


    正确答案: 由工人填写职业性危险因素调查表,并结合生产环境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调查表内容如下:
    (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种、体力劳动强度等
    (2)某些协同因素:如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史)、体育活动情况、社会经济状况
    (3)职业相关疾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肾脏病、血管疾病、肺部疾病、骨骼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
    (4)一般体检项目:血压、体重、身高、血脂、尿常规、肝功、胸片和一些与工种特异性较强的生化检测。

  • 第19题:

    试述爆炸危险物质的分类?


    正确答案: ①一般的爆炸危险物质:可燃气体;易燃流体,即闪点在45℃以下的流体;闪点低于或等于现场环境温度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66g/m3的悬浮状可燃粉尘,可燃纤维。
    ②危险性较大的爆炸性物质:闪点≤28℃液体和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爆炸混合物的级别为四级,组别为d级,e级的可燃气,如二硫化碳等;导电性的金属粉尘,如镁、铝粉等。

  • 第20题:

    在危险因素的分类中,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或有害因素属于物的因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E.H.Spaulding分类)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按照医院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如下三类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或血液流经其中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灭菌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口罩、便器、餐具、茶具等。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各类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部分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效消毒,需采用高效消毒方法消毒;而有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洁具等用中效消毒方法即可。
    (3)低度危险性物品:指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例如生活卫生用品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例如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即应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中,人的因素包括( )。
    A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不健全

    B

    心理、生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C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E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正确答案: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如下:①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外科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导管、气管切开等;②现代医疗新技术,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瓣膜、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③损伤免疫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药、放射治疗等的广泛使用,如抗肿瘤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60Co治疗等;④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炎、艾滋病、恶性肿瘤等;⑤使用能引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⑥其他原因,如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