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监测人员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进行监测。”相关问题
  • 第1题:

    由于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工厂集群,或者由于特殊的地形构成、气象条件等因素,造成确实无法实施《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标准时,经环境监测部门确认后,可免于实施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当平均风速大于()m/s时,很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进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正确答案:4.5

  • 第3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气象条件,较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的状态或者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


    正确答案:相对较高

  • 第6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类气象条件适宜程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不适宜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 A、a
    • B、b
    • C、c
    • D、d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判断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气象条件,较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从大气稳定度的方面考虑,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尽量选择在阳光辐射较为强烈的中午时段进行监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在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监测人员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进行监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一般情况下,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调查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包括按月统计的主导风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无组织监测时,应在现有污染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采集小时均值样品,要求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的采样时间是如何要求的?


    正确答案: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h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h。

  • 第14题:

    平均风速大于4.5m/s时,很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进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的监测,不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一般情况下,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调查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包括按月统计的主导风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采集小时均值样品,要求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判断题
    平均风速大于4.5m/s时,很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进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监测人员应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下进行监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的状态或者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

    正确答案: 相对较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的采样时间是如何要求的?

    正确答案: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h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h。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的监测,不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也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 第23题:

    判断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风向变化、平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三项指标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影响很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