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贝尼奥夫地震带定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贝尼奥夫带经常发生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毕尼奥夫带


    正确答案: 在海沟岛弧系中,地表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正是这种系统中才出现深源地震,并且震源深度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近海沟处都是浅源地震离,远海沟处出现中源地震,到大陆内部出现深源地震,也就是,这一地震带中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面(图9-2),其倾向一般45°左右,这一带称为毕尼奥夫带

  • 第3题:

    《野草莓》的导演是()。

    • A、英格玛·伯格曼
    • B、安东尼奥尼
    • C、费里尼
    • D、施隆多夫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下列关于全球地震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本尼奥夫带上多发生浅源地震
    • B、围绕太平洋边缘分布着大量的深源地震
    • C、深源地震主要发生于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和海沟处
    • D、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俯冲带上

    正确答案:B,D

  • 第5题:

    莱蒙托夫的代表作是()。

    • A、《前夜》
    • B、《当代英雄》
    • C、《叶甫盖尼•奥涅金》
    • D、《奥勃洛摩夫》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贝里奥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卢恰诺·贝里奥(L.Berio,1925-),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
    2、代表作品《序列》,女声、竖琴和打击乐的《圆形》,为钢琴、长笛、双簧管、中提琴、长号、人声等作的《顺序》,长笛、小提琴、两架钢琴和合奏组的《协奏速度》,两架钢琴的协奏曲,管弦乐《诺内斯》、《运动I》,一系列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曲《阿利路亚》,电子音乐《变异》、《前景》,歌剧《去吧!跳呀!》,为八个歌手和乐队所写《交响曲》等。
    3、艺术成就
    (1)贝里奥的音乐创作遍及新音乐的各种形式,作品中体现出现代音乐中各种重要的倾向和流派;同时,他又以意大利抒情风格为基础,创作出色彩绚丽、富于戏剧性的作品,从而获得广泛的世界声誉。
    (2)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人声的独特处理上,而且在该方面取得系统化成果。他把人声和语音也作为音源,强调人声的音色、读音的声调和语素的声效而不注重语义,并在现代文学、诗歌等姊妹艺术中汲取语音素材、表现意向和形式依据,因此其音乐显得复合而自由。要了解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音乐,贝里奥的作品无疑是绝佳的窗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毕尼奥夫带

    正确答案: 在海沟岛弧系中,地表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正是这种系统中才出现深源地震,并且震源深度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近海沟处都是浅源地震离,远海沟处出现中源地震,到大陆内部出现深源地震,也就是,这一地震带中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面(图9-2),其倾向一般45°左右,这一带称为毕尼奥夫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叶甫盖尼•奥尼金》是莱蒙托夫的诗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贝尼奥夫地震带定义。

    正确答案: 地震震源深度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海沟附近都是浅源地震,离海沟较远出现中源地震,在更远的大陆内部则出现深源地震。海沟附近的这种震源排列形式是50年代美国学者贝尼奥夫发现的,故称为贝尼奥夫地震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叫贝尼奥夫带?它有什么特征?什么叫消减带?

    正确答案: 在活动大陆边缘地震的分布很有规律,在海沟-岛弧系中,地震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近海沟处为浅源地震,远海沟处为中源地,到大陆内部为深源地震,被命名为贝尼奥夫带。
    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倾斜,是大洋板块倾斜插入到大陆板块下面的地幔之中,插入深度可达六百公里,最终完全溶化。
    贝尼奥夫带标志着大洋板块消减于大陆板块之下。大洋板块消减于大陆板块之下的作用叫消减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贝尼奥夫带的特征

    正确答案: 定义:震源深度通常靠洋侧较浅,靠陆侧较深,构成一个倾斜的震源带,称为贝尼奥夫带。 主要特征:
    (1)随深度的增大,贝尼奥夫带的倾角往往变陡;
    (2)贝尼奥夫带的长度或最大深度在各地不尽相同;
    (3)贝尼奥夫带的长度和倾角与板块俯冲速度有关。俯冲速度越大,贝尼奥夫带越长,倾角越小;
    (4)贝尼奥夫带与海沟相伴随,贝尼奥夫带一般倾向大陆;
    (5)在一些海沟之下,发现另有一列较弱的震源带,其倾向与贝尼奥夫带相反,长度也比较有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莱蒙托夫的代表作是()。
    A

    《前夜》

    B

    《当代英雄》

    C

    《叶甫盖尼•奥涅金》

    D

    《奥勃洛摩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叫贝尼奥夫带?它有什么特征?什么叫消减带?


    正确答案: 在活动大陆边缘地震的分布很有规律,在海沟-岛弧系中,地震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近海沟处为浅源地震,远海沟处为中源地,到大陆内部为深源地震,被命名为贝尼奥夫带。
    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倾斜,是大洋板块倾斜插入到大陆板块下面的地幔之中,插入深度可达六百公里,最终完全溶化。
    贝尼奥夫带标志着大洋板块消减于大陆板块之下。大洋板块消减于大陆板块之下的作用叫消减作用。

  • 第14题:

    《叶甫盖尼•奥尼金》是莱蒙托夫的诗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印度尼西亚最近一段时间地震频发,这与该国正好处在()上有密切关系。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 B、大洋中脊地震带
    • C、大陆裂谷地震带
    •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贝里奥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卢恰诺·贝里奥(L.Berio,1925-),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
    2、代表作品《序列》,女声、竖琴和打击乐的《圆形》,为钢琴、长笛、双簧管、中提琴、长号、人声等作的《顺序》,长笛、小提琴、两架钢琴和合奏组的《协奏速度》,两架钢琴的协奏曲,管弦乐《诺内斯》、《运动I》,一系列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曲《阿利路亚》,电子音乐《变异》、《前景》,歌剧《去吧!跳呀!》,为八个歌手和乐队所写《交响曲》等。
    3、艺术成就
    (1)贝里奥的音乐创作遍及新音乐的各种形式,作品中体现出现代音乐中各种重要的倾向和流派;同时,他又以意大利抒情风格为基础,创作出色彩绚丽、富于戏剧性的作品,从而获得广泛的世界声誉。
    (2)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人声的独特处理上,而且在该方面取得系统化成果。他把人声和语音也作为音源,强调人声的音色、读音的声调和语素的声效而不注重语义,并在现代文学、诗歌等姊妹艺术中汲取语音素材、表现意向和形式依据,因此其音乐显得复合而自由。要了解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音乐,贝里奥的作品无疑是绝佳的窗口。

  • 第17题:

    海底四大发现是大洋中脊扩张带、贝尼奥夫带、()、转换断层的发现。


    正确答案:洋底新沉积物的发现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毕尼奥夫带的特征和成因。

    正确答案: 毕尼奥夫带早在1930年代日本学者和达清夫发现日本地震带的震源深度从靠洋一侧向岛内为由浅变深的变化规律,毕尼奥夫带倾角特征,毕尼奥夫带的倾角是变化的,从15度到90度之间都有,日本岛弧俯冲带的倾角多在45度左右,属中等倾角,智利北部安第斯型俯冲带倾角为30度,属缓倾型,而马里亚纳岛弧俯冲带倾角达70度,为陡倾角型。俯冲带倾角的变化与俯冲洋壳的年龄有关,年青洋壳密度低,下沉时浮力大,使倾角变缓,年老的洋壳密度大,下沉速度快,使倾角增大。板块学说创立后,解释了毕尼奥夫带的成因,即形成于板块的俯冲作用,反映大洋板块向下插入另一板块深部的形态特征,成为俯冲带的重要证据。毕尼奥夫带的地震深度是变化的,地震深度大表明下插板块长度大,若震源深度小,则说明下插板块长度不大,如中美洲的震源深度小,表明板块俯冲深度不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海底四大发现是大洋中脊扩张带、贝尼奥夫带、()、转换断层的发现。

    正确答案: 洋底新沉积物的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全球地震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本尼奥夫带上多发生浅源地震

    B

    围绕太平洋边缘分布着大量的深源地震

    C

    深源地震主要发生于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和海沟处

    D

    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俯冲带上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贝尼奥夫带

    正确答案: 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带,其倾角一般45°左右。海沟附近的这种震源排列形式是50年代美国学者贝尼奥夫发现的,故称为贝尼奥夫地震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贝尼奥夫地震带,在海沟附近的是()。
    A

    浅源地震

    B

    中源地震

    C

    深源地震

    D

    超深源地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贝尼奥夫带经常发生地震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