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浙江发现的新石器文化中,位于甬江流域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良渚文化是()的文化,分布在长江()游地区。

    • A、新石器中期,中
    • B、新石器中期,下
    • C、新石器晚期,下
    • D、新石器早期,中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概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正确答案:新石器时代中期,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之间,黄河流域的重要发现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以及北辛文化等,分别概述如下:裴李岗文化,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6100—5000年之间,该文化大体分布在太行山南侧和秦岭东侧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之西部。发现较多墓葬和灰坑,出土石器、骨器和陶器。打制石器占较大比例,也出有磨制石器,典型者有石磨盘磨棒;陶器制法始终以泥条盘筑和泥片贴为主,双耳壶、三足钵、及筒形深腹罐为该文化主体器类。磁山文化,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6100---5000年之间,主要分布于太行山东侧河北的中南部。磁山文化的房屋建筑流行圆形和椭圆形的地穴或半地穴式,发现有贮存粟类粮食的窖穴;石器以磨制为主,典型者有石磨盘磨棒等,陶器基本的器类有盂、筒腹罐、靴形陶支脚和杯等。老官台文化,绝对年代在公元前6000---50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关中渭河流域、甘肃省东部地区以及汉水上游地区。老官台文化的房屋流行圆形半地穴式,墓葬多为长方形坚穴土坑,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石器既有磨制也有打制,各处所占比例不一样。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和泥片贴塑为主,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白陶、灰陶白陶及少数黑陶,主要器类浅腹圜底钵、三足钵、筒形深腹三足罐和圈足碗等。北辛文化,绝对年代在公元前5500---4200之间,主要分布在泰山南北两侧。北辛文化流行椭圆形和圆形的浅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屋,皆系小小型单间建筑。墓葬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器普遍较贫乏;打制石器始终占较大比例;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和泥片贴塑为主,出现了少量的红衣陶和单彩陶。主要器类有多种形态的鼎、釜以及盆与钵等。

  • 第3题: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浙江良渚文化、湖北()和湖北()。


    正确答案:洪湖;京山

  • 第4题:

    证明中国早期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是()()()。


    正确答案:仰韶遗址、龙山遗址、屈家岭遗址

  • 第5题:

    下列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所属文化区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红山文化属黄河流域文化区,良渚文化属长江流域文化区
    • B、良渚文化属黄河流域文化区,龙山文化属长江流域文化区
    • C、龙山文化属黄河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属长江流域文化区
    • D、河姆渡文化属黄河流域文化区,红山文化属长江流域文化区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填空题
    位于距浙江省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的()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正确答案: 河姆渡
    解析: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 第7题:

    填空题
    ()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正确答案: 黄河流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300~4300年,属于()文化。
    A

    旧石器时代

    B

    封建时代

    C

    新石器时代晚期

    D

    新石器时代早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____代表器物。

    正确答案: 仰韶文化
    解析:
    全国现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而以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最为著名。遗址出土的陶器很多,上面多半绘着彩色花纹,称为“彩陶”,故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

  • 第10题:

    单选题
    良渚文化是()的文化,分布在长江()游地区。
    A

    新石器中期,中

    B

    新石器中期,下

    C

    新石器晚期,下

    D

    新石器早期,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证明中国早期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是()()()。

    正确答案: 仰韶遗址、龙山遗址、屈家岭遗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分布在()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内蒙古东南部

    D

    台湾地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的代表器物。


    正确答案:彩陶

  • 第14题:

    列举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的主要文化代表(五处以上)


    正确答案:(1)大地湾文化;
    (2)磁山文化;
    (3)白家村文化;
    (4)仰韶文化;
    (5)后李文化-北辛文化;
    (6)大汶口文化早期。

  • 第15题:

    下列有关河姆渡遗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
    • B、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 C、有漆器及水井遗迹
    • D、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分布在()

    • A、黄河流域
    • B、长江流域
    • C、内蒙古东南部
    • D、台湾地区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填空题
    ()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的代表器物。

    正确答案: 彩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西南地区

    D

    沿海地区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大汶口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父系氏族的典型代表。(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大汶口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珠江流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黄河流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遂把以大汶口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 第21题:

    填空题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浙江良渚文化、湖北()和湖北()。

    正确答案: 洪湖,京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位于(  )的“城子崖”。
    A

    浙江余姚

    B

    云南元谋

    C

    山东章丘

    D

    陕西西安


    正确答案: D
    解析:
    城子崖位于中国山东黄河下游右岸,章丘市龙山镇东,武原河东岸。中国“龙山文化”的最早发现地,有围墙的定居地。定居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500~前1900年。因地处龙山镇,并完全不同于以彩陶、红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便定名为“龙山文化”。

  • 第23题:

    问答题
    概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正确答案: 新石器时代中期,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之间,黄河流域的重要发现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以及北辛文化等,分别概述如下:裴李岗文化,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6100—5000年之间,该文化大体分布在太行山南侧和秦岭东侧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之西部。发现较多墓葬和灰坑,出土石器、骨器和陶器。打制石器占较大比例,也出有磨制石器,典型者有石磨盘磨棒;陶器制法始终以泥条盘筑和泥片贴为主,双耳壶、三足钵、及筒形深腹罐为该文化主体器类。磁山文化,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6100---5000年之间,主要分布于太行山东侧河北的中南部。
    磁山文化的房屋建筑流行圆形和椭圆形的地穴或半地穴式,发现有贮存粟类粮食的窖穴;石器以磨制为主,典型者有石磨盘磨棒等,陶器基本的器类有盂、筒腹罐、靴形陶支脚和杯等。老官台文化,绝对年代在公元前6000---50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关中渭河流域、甘肃省东部地区以及汉水上游地区。老官台文化的房屋流行圆形半地穴式,墓葬多为长方形坚穴土坑,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石器既有磨制也有打制,各处所占比例不一样。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和泥片贴塑为主,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白陶、灰陶白陶及少数黑陶,主要器类浅腹圜底钵、三足钵、筒形深腹三足罐和圈足碗等。北辛文化,绝对年代在公元前5500---4200之间,主要分布在泰山南北两侧。北辛文化流行椭圆形和圆形的浅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屋,皆系小小型单间建筑。墓葬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器普遍较贫乏;打制石器始终占较大比例;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和泥片贴塑为主,出现了少量的红衣陶和单彩陶。主要器类有多种形态的鼎、釜以及盆与钵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