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阮元奠定了“南北书派”及“北碑南帖”的理论后,其后包世臣继起,提”相关问题
  • 第1题:

    康有为的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即()

    • A、南北书派论
    • B、北碑南帖论
    • C、艺舟双楫
    • D、广艺舟双楫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是研究碑学的系统著作,是在金石学研究的基础上,从书体衍变、书法流派以及书法技巧等方面,结合自己的书学经验论述力倡碑学。

    • A、《南北书派论》
    • B、《广艺舟双楫》
    • C、《艺舟双楫》
    • D、《北碑南帖论》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阮元是怎样划分南北书派的?他为什么要提出“北碑南帖论”?后来学者们怎样看待南北书派问题?


    正确答案: 阮元在《南北书派沦》中较为详尽地探讨了书法演变的源流,认为到了汉末、魏、晋时,书法分为南北两派。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自钟繇、卫瓘而下,传给二王、王僧虔、智永、虞世南等人是南派;传给索靖、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欧阳询、褚遂良等人是北派。他又说,南派长于启牍,北派长于碑版。到了唐初,唐太宗独善王羲之书,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两派。但是,因王帖不多,民间犹习北派。到了北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就愈加衰微了。这就是阮元划分南北书派的基本观点。关于北碑南帖问题。他在另一篇文章《北碑南帖论》中指出:“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但是“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因此,欲以碑版自立,就得学北派书法。两文观点一脉相承,以倡导复古为由,反对明清出现的帖学颓风,竭力主张人们向北派碑版书法学习,企图从北碑中寻找出书法发展的新途径,为晚清尊碑施行了有力的鼓吹。自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以来,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后来,由于碑版出土日多,考古不断有新发现,认识也在不断进步,目前书学界对阮元的这个观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否定以南北地理位置而分派,他们赞同和发挥了康有为指出的“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的观点。指出,虽北多碑版,南多尺牍固是事实,但南碑中的《爨宝子》、《爨龙颜》与北碑中的《大代华岳庙碑》、《嵩高灵庙碑》风格相近。《吕超静墓志》、《始兴王碑》、《萧敷夫妇两墓志》书体与北方几无区别,因此南北书体不能分派。另一种看法是认为南北朝确实出现了两大书法艺术潮流。出现的原因是受到不同的社会风气和自然景物的影响。南派书法家集中在士族阶层,在高谈玄理、流连诗酒的生活中,见的是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听的是丝竹管弦的雅乐艳歌,所以出现了以二王为代表的流美飘逸的南朝书风;北派的书家主要是一些下层无名作者,生活在具有尚武精神的质朴豪放的民族中,常见的是深峻山泽、广阔原野、胡马嘶风、佛像庄严,所以出现了以北魏造像记为典型代表的雄峻坚实的北派书风。北碑南帖是反映了不同美学理想的两大书艺潮流。对于少数南碑问题应作具体分析,如《爨宝子》基本是传统的隶书,《吕超静墓志》等碑基本是传统的真书,它们和北碑典型风格有明显的区别;《爨龙颜》出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不能作为南碑的代表,在受到民族文化交流影响而在风格方面与北碑典型有相通之处,但在结体趋势上表现出明显差距;至于极少数南碑如《始兴王碑》确和北碑典型风格相近者,可解释为南北书艺交流中受到北碑的影响。

  • 第4题:

    清代碑学理论家阮元的著作包括()。

    • A、《艺舟双楫》
    • B、《南北书派论》
    • C、《北碑南帖论》
    • D、《广艺舟双楫》

    正确答案:B,C

  • 第5题:

    清代中期(从雍正到嘉庆)的书法,是书法史上由帖派为主流转向以碑派为主流的()。以()、()划界,在他们之前的以碑破帖一派,称为“()”,此后的尊碑一派,称为“()”。前碑派主要实践于()、();碑派则再发展出()的大潮。邓石如、伊秉绶的出现与阮元《()》、《()》“二论”的问世,扬碑抑帖,在理论上给北碑予以公开的支持,应视为碑学理论的开山,并成为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继“二论”之后,包世臣的《()》进一步扬碑抑帖,对碑学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正确答案:过渡期,邓石如、阮元,“前碑派”、“碑派”,隶书、篆书,北碑,《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艺舟双楫》

  • 第6题:

    五代山水画出现了南北画派,北派的代表画家是()和()。南派是()和()。其中的()还著有理论著作《笔法记》。《潇湘图》是()的作品。《匡庐图》是()的作品。


    正确答案: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荆浩;董源;荆浩

  • 第7题: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什么().
    A

    魏碑

    B

    晋碑

    C

    南碑

    D

    北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听说阮元另有一篇《北碑南帖论》的书论,能否亦为一道其详?

    正确答案: 是的,《北碑南帖论》与《南北书派论》一样,同是阮元的重要论书著述之一。《南北书派论》以划分南北书派及评章两者是非得失为主,此则分述碑帖之异及各自所擅,彼此角度及侧重不同,合而论之,有相互映发促进之妙,而卓然成一体系也。
    在这则文章中,首先论碑说:“古石刻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德位,以佐史学,是以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降及西晋、北朝,中原汉碑林立,学者慕之,转相摩习。”又说:“宫殿之榜亦宜篆隶,是以北朝书家,史传称之,每曰长于碑榜。”接着他又论帖说:“晋室南渡,以《宣示表》诸迹为江东书法之祖,然衣带所携者,帖也。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见《说文》),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
    并举例道:“今《阁帖》如钟、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那末,南朝为什么少碑呢?原因自然是“南朝敕禁刻碑之事”了,故而“惟帖是尚,字全变为真行草书”,“妍态多而古法少”,因此也就“无复隶古遗意”了。
    文末,他除了肯定唐初欧、虞、褚等人的书碑外,评太宗以下诸家则说:“唐太宗幼习王帖,于碑版本非所长,是以御书《晋祠铭》笔意纵横自如,以帖意施之巨碑者,自此等始。此后,李邕碑版名重一时,然所书《云摩》诸碑,虽字法半出此朝,而以行书书碑,终非古法。故开元间修《孔子庙》诸碑,为李邕撰文者,邕必请张廷珪以八分书书之,邕亦谓非隶不足以敬碑也。唐之殷氏(仲容)、颜氏(真卿),并以碑版隶楷世传家学。王行满、韩择木、徐浩、柳公权等,亦各名家,皆由沿习北法,始能自立。”作者心向北碑,已是十分明显的了。
    最后,阮元给碑、帖两者各自所长作结:“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至此,南北书派及南帖北碑的理论,已被初步奠定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清代碑学理论家阮元的著作包括()。
    A

    《艺舟双楫》

    B

    《南北书派论》

    C

    《北碑南帖论》

    D

    《广艺舟双楫》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此后,包世臣在《()》中阐述了与阮元观点一致的碑学思想,使得碑学理论得以完善,从实践上看,()又是第一个有意识以北碑之法为其书法主要格调的书家。

    正确答案: 《艺舟双楫》,包世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匡正了阮元理论上南北书派论的失误,指出书法可以分派,但南北不可分派。
    A

    包世臣

    B

    康有为

    C

    张裕钊

    D

    郑文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北碑南帖论》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 阮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匡正了阮元理论上南北书派论的失误,指出书法可以分派,但南北不可分派。

    • A、包世臣
    • B、康有为
    • C、张裕钊
    • D、郑文焯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什么().

    • A、魏碑
    • B、晋碑
    • C、南碑
    • D、北碑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北碑南帖论》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 阮元

  • 第16题:

    阮元以《()》、《()》两篇文章,不仅为师法汉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第一次给北碑以重要地位,从此揭开了清代碑学的序幕,为此,我们称阮元的“()”是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二论”

  • 第17题:

    此后,包世臣在《()》中阐述了与阮元观点一致的碑学思想,使得碑学理论得以完善,从实践上看,()又是第一个有意识以北碑之法为其书法主要格调的书家。


    正确答案:《艺舟双楫》,包世臣

  • 第18题:

    填空题
    清代中期(从雍正到嘉庆)的书法,是书法史上由帖派为主流转向以碑派为主流的()。以()、()划界,在他们之前的以碑破帖一派,称为“()”,此后的尊碑一派,称为“()”。前碑派主要实践于()、();碑派则再发展出()的大潮。邓石如、伊秉绶的出现与阮元《()》、《()》“二论”的问世,扬碑抑帖,在理论上给北碑予以公开的支持,应视为碑学理论的开山,并成为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继“二论”之后,包世臣的《()》进一步扬碑抑帖,对碑学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正确答案: 过渡期,邓石如、阮元,“前碑派”、“碑派”,隶书、篆书,北碑,《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艺舟双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是研究碑学的系统著作,是在金石学研究的基础上,从书体衍变、书法流派以及书法技巧等方面,结合自己的书学经验论述力倡碑学。
    A

    《南北书派论》

    B

    《广艺舟双楫》

    C

    《艺舟双楫》

    D

    《北碑南帖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五代山水画出现了南北画派,北派的代表画家是()和()。南派是()和()。其中的()还著有理论著作《笔法记》。《潇湘图》是()的作品。《匡庐图》是()的作品。

    正确答案: 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荆浩,董源,荆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康有为的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即()
    A

    南北书派论

    B

    北碑南帖论

    C

    艺舟双楫

    D

    广艺舟双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阮元奠定了“南北书派”及“北碑南帖”的理论后,其后包世臣继起,提倡北碑,不知他是怎样说的?

    正确答案: 包世臣提倡北碑的呼吁,见载于他的《艺舟双楫》一书中。他提倡北碑的手法有二:其一是把北碑和后人的书法相比,以贬低后人书法的手法来拔高北碑;其二是直说北碑的好处,从而使人们为之倾倒信服。现举例分述如下:其一,“北碑字有定法,而又出之自在,故多变法;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从总的方面比较了北碑和唐碑的书艺高下,一褒一贬,说得虽有一定道理,但却绝对化了一点,读者不可死于句下。
    “北碑画势甚长,虽短如黍米,细如纤毫,而出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具备。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入者无涨墨,每折必洁净,作点尤精深,是以雍容宽绰,无画不长。后人着意留笔,则驻锋折颖之处墨多外溢,未及备法而画已成,故举止匆遽,界恒苦促,画恒苦短,虽以平原雄杰,未免斯病。至于作势裹锋,敛墨入内,以求条鬯手足,则一画既不完善,数画更不变化,意恒伤浅,势恒伤薄,得此失彼,殆非自主。”拿北碑的“雍容宽绰、无画不长”和后人的“着意留笔”、“得此失彼,殆非自主”等作比,正说反说,很能深入。其二,“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从落笔、结体、行墨、取势等方面,概括叙述了北朝人书法的好处,可谓要言不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阮元是怎样划分南北书派的?他为什么要提出“北碑南帖论”?后来学者们怎样看待南北书派问题?

    正确答案: 阮元在《南北书派沦》中较为详尽地探讨了书法演变的源流,认为到了汉末、魏、晋时,书法分为南北两派。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自钟繇、卫瓘而下,传给二王、王僧虔、智永、虞世南等人是南派;传给索靖、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欧阳询、褚遂良等人是北派。他又说,南派长于启牍,北派长于碑版。到了唐初,唐太宗独善王羲之书,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两派。但是,因王帖不多,民间犹习北派。到了北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就愈加衰微了。这就是阮元划分南北书派的基本观点。关于北碑南帖问题。他在另一篇文章《北碑南帖论》中指出:“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但是“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因此,欲以碑版自立,就得学北派书法。两文观点一脉相承,以倡导复古为由,反对明清出现的帖学颓风,竭力主张人们向北派碑版书法学习,企图从北碑中寻找出书法发展的新途径,为晚清尊碑施行了有力的鼓吹。自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以来,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后来,由于碑版出土日多,考古不断有新发现,认识也在不断进步,目前书学界对阮元的这个观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否定以南北地理位置而分派,他们赞同和发挥了康有为指出的“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的观点。指出,虽北多碑版,南多尺牍固是事实,但南碑中的《爨宝子》、《爨龙颜》与北碑中的《大代华岳庙碑》、《嵩高灵庙碑》风格相近。《吕超静墓志》、《始兴王碑》、《萧敷夫妇两墓志》书体与北方几无区别,因此南北书体不能分派。另一种看法是认为南北朝确实出现了两大书法艺术潮流。出现的原因是受到不同的社会风气和自然景物的影响。南派书法家集中在士族阶层,在高谈玄理、流连诗酒的生活中,见的是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听的是丝竹管弦的雅乐艳歌,所以出现了以二王为代表的流美飘逸的南朝书风;北派的书家主要是一些下层无名作者,生活在具有尚武精神的质朴豪放的民族中,常见的是深峻山泽、广阔原野、胡马嘶风、佛像庄严,所以出现了以北魏造像记为典型代表的雄峻坚实的北派书风。北碑南帖是反映了不同美学理想的两大书艺潮流。对于少数南碑问题应作具体分析,如《爨宝子》基本是传统的隶书,《吕超静墓志》等碑基本是传统的真书,它们和北碑典型风格有明显的区别;《爨龙颜》出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不能作为南碑的代表,在受到民族文化交流影响而在风格方面与北碑典型有相通之处,但在结体趋势上表现出明显差距;至于极少数南碑如《始兴王碑》确和北碑典型风格相近者,可解释为南北书艺交流中受到北碑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