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市中心的PM2.5浓度要比郊区的高。

题目

一般来说,市中心的PM2.5浓度要比郊区的高。


相似考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张老师“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都去过建筑不太密集、绿地比较多的郊区吧 在炎热的夏天,从市中心到郊区,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郊区比市中心感觉要凉爽。 师:是的,郊区的温度平均要比市中心低3℃左右,这是为什么呢 (导出城市热岛效应)教师多媒体展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师:从图上可以知道气温曲线总体是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但在郊区居民区出现两个次高 点,还有在离市中心两边距离差不多的商业区和公园中,商业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公园。 [承转]从这些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吗 生:略。 师: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等温线图上,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承转]为什么城市中的温度会高于郊区呢 也就是说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 (1)对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10分) (2)该教师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内容的教学尚未完成,如“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请按照此教师的教学思路,写出尚未完成内容的教学过程。(10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一般来说,市中心的PM2.5浓度要比郊区的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读下图.回答8—9题。



    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查看材料

    A.气温高、降水少
    B.气温高、降水多
    C.气温低、降水少
    D.气温低、降水多

    答案:B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与郊区相比,降水更多,气温更高。

  • 第2题:

    我国是全球PM2.5浓度的高值区,PM2.5浓度导致的雾霾覆盖260万平方公里,造成全国近6亿人健康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一般来说,DRAM的价格要比SRAM的()。

    • A、高
    • B、低
    • C、一样
    • D、不一定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是能够加强市区郊区联系,并从郊区深入到市中心的绿地系统布局形式。

    • A、环状布局
    • B、块状布局
    • C、指状布局
    • D、楔形布局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效应。


    正确答案:热岛

  • 第6题:

    “人口、就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人口白天密度过高,夜晚则相对冷清。”描述的是。()

    • A、郊区城市化
    • B、逆城市化
    • C、向心型城市化
    • D、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由于规划政策的作用,地价曲线成为()。

    • A、由市中心向郊区渐降的平滑曲线
    • B、一个起伏的、不连续的折线
    • C、一个以y轴为中心对称起伏的曲线
    • D、一个随着距市中心的远近,由低而高的平滑曲线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大城市的铁路客运站的位置一般应选在( )

    • A、城市中心
    • B、城市中心区边缘
    • C、市区边缘
    • D、远郊区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人口、就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人口白天密度过高,夜晚则相对冷清。”描述的是。()
    A

    郊区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向心型城市化

    D

    低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效应。

    正确答案: 热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商务商业用地应分布在()。
    A

    从城市中心至郊区

    B

    下风向的城市外围

    C

    郊外

    D

    城市中心、副中心或社区中心


    正确答案: C
    解析: 居住用地在城市中的区位从城市中心至郊区,分布范围比较广。商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区位为城市中心、副中心或社区中心。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区位在下风向、河流下游的城市外围或郊外。

  • 第12题:

    单选题
    由于规划政策的作用,地价曲线成为()。
    A

    由市中心向郊区渐降的平滑曲线

    B

    一个起伏的、不连续的折线

    C

    一个以y轴为中心对称起伏的曲线

    D

    一个随着距市中心的远近,由低而高的平滑曲线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于规划政策的作用,地价曲线再也不是一个由市中心向郊区渐降的平滑曲线,而是一个起伏的、不连续的折线。

  • 第13题:

    读下图,回答题。



    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查看材料

    A.气温高、降水少
    B.气温高、降水多
    C.气温低、降水少
    D.气温低、降水多

    答案:B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与郊区相比,降水更多,气温更高。

  • 第14题:

    PM2.5的特征表现为()。

    • A、PM2.5浓度高
    • B、浓度分布呈较强区域性
    • C、PM2.5中二次成分比例持续增长
    • D、重污染时段二次成分比例高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富人倾向于郊区定居
    • B、穷人倾向于市中心附近定居
    • C、富人倾向于在市中心定居
    • D、穷人倾向于郊区定居

    正确答案:A,B

  • 第16题:

    ()是一定数量的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


    正确答案:郊区化

  • 第17题:

    当对土地的占用在经济中变得不利时,土地用途就会发生转换,商业等向市中心集聚,居住、工业等在()的区域内发展。

    • A、靠近市中心
    • B、远离市中心
    • C、郊区
    • D、农村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上海的优势集中在()。

    • A、海港
    • B、市中心
    • C、郊区
    • D、周边城市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我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表现有()。

    • A、人口郊区化
    • B、城市中心郊区化
    • C、工业郊区化
    • D、服务业郊区化
    • E、商业中心郊区化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商务商业用地应分布在()。

    • A、从城市中心至郊区
    • B、下风向的城市外围
    • C、郊外
    • D、城市中心、副中心或社区中心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10颗粒浓度严重超标,PM2.5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城市决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①整改郊区水泥厂②整改郊区造纸厂③市区车辆限号行驶④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PM2.5指环境空气中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PM10是环境空气中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应当减少PM10的排放量,即主要减少固态颗粒排放量。①水泥厂排放大量的固态颗粒物影响PM10颗粒浓度,应当整改;②造纸厂排放废气和废水,主要影响PM2.5颗粒的浓度;③车辆排放的尾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影响PM2.5颗粒浓度;④郊区植被环境会影响城市的环流,影响粉尘的流动。即①④能最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因此答案选B。

  • 第22题:

    多选题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富人倾向于郊区定居

    B

    穷人倾向于市中心附近定居

    C

    富人倾向于在市中心定居

    D

    穷人倾向于郊区定居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我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表现有()。
    A

    人口郊区化

    B

    城市中心郊区化

    C

    工业郊区化

    D

    服务业郊区化

    E

    商业中心郊区化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