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各个圈层都是连续而规则的B、地球的一些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地球各圈层的厚度相差不大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题目

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各个圈层都是连续而规则的
  • B、地球的一些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 C、地球各圈层的厚度相差不大
  • 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各个圈层都是连续而规则的B、地球的一些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地球各圈层的厚度相差不大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球的地幔层指的是()

    • A、地球上圈层与下圈层
    • B、地圈层和幔圈层
    • C、没听说过地幔概念
    • D、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的质量、体积最小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
    • D、在地球附近表面,各圈层相互平行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地球外部圈层的重要组成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且很规则的圈层
    • C、地球的外部圈层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D、生物圈不仅是地球生物的总称,还包括其生存环境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之间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Ⅰ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变化在5-70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16km。地壳物质的密度一般为
    2.6-2.9g/cm3。地幔是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一个巨厚圈层。其厚度约2850km。平均密度为4.5g/cm3。根据次级界面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从莫霍面至地下1000km,平均密度为3.5g/cm3,成分主要为含铁镁质较多的超基性岩。下地幔:地下1000km至古登堡面之间,平均密度增大为5.1g/cm3,成分仍为含铁镁质的超基性岩,但铁质的含量增加。地核是古登堡面以下地心的一个球体。半径为3480km。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其成分以铁镍物质为主.根据其状态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物态为液态,其成分除铁镍外,可能还有碳、硅和硫;内核:物态为固态,其成分为铁镍物质。

  • 第5题:

    水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

    • A、最活跃的圈层
    • B、质量最小的圈层
    • C、最厚的圈层
    •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仅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构成一个()

    • A、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 B、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C、不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填空题
    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其中,外部圈层圈包括()、生物圈、水圈。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和古(),并依此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正确答案: 大气圈,莫霍面,登堡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和()三大圈层构成。

    正确答案: 地壳,地幔,地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最外层,它与()、()、()等地球外部圈层的联系最为紧密。

    正确答案: 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这些圈层之间层次分明,界线明显

    B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组成的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C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D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
    • 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 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 D、地震波中的纵波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所有圈层,横波则不能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
    • B、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但规则的圈层
    • C、地球外部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 D、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最外层,它与()、()、()等地球外部圈层的联系最为紧密。


    正确答案: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第17题:

    下列有关地球的外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
    • B、各圈层是相互独立的
    • C、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的生物世界,形成生物圈
    • D、厚度最大的是水圈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其中,外部圈层圈包括()、()、()。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并依此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


    正确答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

  • 第19题:

    水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中()

    • A、最活跃的圈层
    • B、质量最小的圈层
    • C、最厚的圈层
    •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填空题
    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有多种方式,最主要的是地球的()过程和()过程。

    正确答案: 物质循环,元素迁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地球的圈层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在垂向上是成层,分为不同规模的圈层;各圈层的密度、强度、地球物理性质等互有差异。各圈层的界面可以是渐变的,也可以是急变的,它们不仅是物质组成的分界面,也常常是构造活动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地球的外圈层包括(),地球的内圈层包括()。

    正确答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圈层之间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Ⅰ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变化在5-70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16km。地壳物质的密度一般为
    2.6-2.9g/cm3。地幔是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一个巨厚圈层。其厚度约2850km。平均密度为4.5g/cm3。根据次级界面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从莫霍面至地下1000km,平均密度为3.5g/cm3,成分主要为含铁镁质较多的超基性岩。下地幔:地下1000km至古登堡面之间,平均密度增大为5.1g/cm3,成分仍为含铁镁质的超基性岩,但铁质的含量增加。地核是古登堡面以下地心的一个球体。半径为3480km。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其成分以铁镍物质为主.根据其状态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物态为液态,其成分除铁镍外,可能还有碳、硅和硫;内核:物态为固态,其成分为铁镍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