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人口问题与发展问题。


    正确答案: 19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人对新式工商业尤其是大工业的巨大生产力有了较深的认识之后,其人口观发生了变化。以薛福成为例,他最初也认为中国土地已“垦辟无余”,而且“人无遗力”,化解过剩人口除移民出国,别无出路。但在他“奉使欧洲”后转变了这一认识。他认为“人满”或过剩不是以人口相时于国土总面积或耕地总面积而言,而是一个在既定的经济状况和水平下出现的问题。一国是否人满,主要取决于能否“浚生财之源”。谭嗣同对于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人口问题同样怀有强烈的信念。他认为人口过剩,至多只是部分国家、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对全世界而言,则远非现实问题。所谓人满,并不是人口真的达到了极限,而是生产不发达和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并根据情况实行移民,即使人口密度很高,也不会出现真正的过剩。他认为“有学之农,获数十倍于无学之农”,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各种合成食物,“而不全恃乎农”。

  • 第2题:

    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正确答案: ①人口数量庞大。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由东往西逐渐降低,分布很不平衡。
    ②人口素质低。

  • 第3题:

    试述城市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解决对策。


    正确答案:城市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人口爆炸”。
    ②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较低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口偏多。
    ③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结构等与城市发展需求不协调。

  • 第4题:

    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1)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状况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与此相适应,民族艺术的交流和影响,在地域和时间上也受到影响。在东西方碰撞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就在中国艺术家放眼世界的时候,欧洲艺术家逐渐摆脱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看到了欧洲之外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他们哀叹求真写实的传统艺术没落的同时,赞叹非洲及东方艺术的勃勃生机。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西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
    (2)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至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它的特征是:A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B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是为民族艺术C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并非一切世界的都是民族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
    (4)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社会主义艺术继承本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造为本民族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艺术领域。

  • 第5题:

    填空题
    最早关注中国人口问题并加以研究的是(),他所著的()一书,是国内有关人口问题的第一部著作。

    正确答案: 陈长蘅,《中国人口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状况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与此相适应,民族艺术的交流和影响,在地域和时间上也受到影响。在东西方碰撞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就在中国艺术家放眼世界的时候,欧洲艺术家逐渐摆脱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看到了欧洲之外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他们哀叹求真写实的传统艺术没落的同时,赞叹非洲及东方艺术的勃勃生机。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西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
    (2)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至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它的特征是:A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B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是为民族艺术C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并非一切世界的都是民族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
    (4)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社会主义艺术继承本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造为本民族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艺术领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滞后局面,主要表现在:
    (1)社会保障立法还缺乏合理的理念
    (2)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
    (3)法制建设的层次低
    (4)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次无序
    (5)欠缺与WTO的社会保险规则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2、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势
    (1)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
    (2)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
    (3)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
    (4)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中国社会要发展,人口问题要解决(成语)()

    正确答案: 多难兴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城市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解决对策。

    正确答案: 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老龄问题
    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旅行社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前景。

    正确答案: 现状:从应用历史和范围来看(1)中国旅行社信息技术普及程度很低,目前只有部分旅行社采用信息技术;(2)旅行社与饭店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部门的联网系统尚不发达;(3)旅行社与世界上影响巨大的计算机系统缺乏足够的联系,联网工作刚刚起步。
    从互联网应用方面来看(1)对独立域名重视不够;(2)应用分布不平衡(3)在线付款难以实现;(4)网络价格不透明;(5)预期收益与现实收益之间存在差距。
    前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规模较大企业的内部管理;第二阶段,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旅行社企业外部网的建设;第三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旅行社应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整合营销系统,加强市场信息搜集、促销、分销与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今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正确答案: 1、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2、“空巢”现象冲击传统家庭模式
    3、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越来越沉重
    4、中国很多地方进入严重少子化时代
    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
    6、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7、流动人口面临市民待遇和人口融合问题
    8、“户籍捆绑福利”导致社会不公
    9、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被歧视
    10、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保体系滞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人口现状?

    正确答案: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③人口城市化加快
    ④人口老龄化
    ⑤男女性别比偏高
    ⑥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⑦人口分布不均衡、流动人口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抗菌药物现状?


    正确答案: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最为活跃的领域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等。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现已发展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新型β-内酰胺类三大类。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丁胺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成为治疗G(-)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3.大环内酯类中的新品种(罗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地红霉素、6-氧甲红霉素等)具有在组织及吞噬细胞内分布浓度高、生物半衰期长、对某些病原体活性强、消化道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4.氟喹诺酮类是二十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的合成药物,属于杀菌性抗菌药,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不同,可作为对β-内酰胺类或其它抗菌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氟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但自该类药物普遍应用之后,耐药菌株迅速产生,应引起重视。动物试验证明本类药物可致幼龄动物软骨及关节损害。目前国内已用于临床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伊诺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5.其它抗菌药物,如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有效的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酮康唑、氟康唑等。

  • 第14题:

    乡村人口问题现状


    正确答案: 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乡村人口问题:(1)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2)乡村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3)乡村人口素质低于城市;(4)尽管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但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仍然超过政府倡导水平。
    2、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
    3、人口素质差。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4、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乡村人口增长迅速,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新的农业产业没有大量形成,必然导致乡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

  • 第15题:

    试述中国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的现状(重点)。


    正确答案: (一)1996-2000年中国体育人口数量增长情况
    (二)我国体育人口的结构
    (三)我国体育人口的历史评价
    (四)中国发展体育人口的前景估计
    (五)我国体育人口的国际比较

  • 第16题:

    试述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正确答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保障对象以城镇劳动者为主,实行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城镇劳动者的生、老、病、伤、残等均由单位包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很快提上日程。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在这方面的进展最快。在对养老保险进行改革的同时,我国还先后试点并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等。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当时用待业替代失业的概念,提出要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从1997年起,我国开始建设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成的“三条保障线”。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着以下问题:①社会保障覆盖面过于狭窄;②社会保障改革方案缺乏统一论证;③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④社会保障管理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 第17题:

    问答题
    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正确答案: ①人口数量庞大。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由东往西逐渐降低,分布很不平衡。
    ②人口素质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乡村人口问题现状成因

    正确答案: 1、政治原因。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没有执行。
    2、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对于生育子女是极其重视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祖先对后人最大的要求。
    3、落后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乡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乡村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
    4、乡村行政行为的失误。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行政组织体制逐渐解体消亡,而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健全,使得一些乡村地区对农民家庭计划生育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有些乡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者在招待计划生育工作中单纯强调对违反者罚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教授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失望

    B

    感到迷茫

    C

    人口问题已经解决

    D

    比较乐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乡村人口问题现状

    正确答案: 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乡村人口问题:(1)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2)乡村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3)乡村人口素质低于城市;(4)尽管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但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仍然超过政府倡导水平。
    2、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
    3、人口素质差。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4、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乡村人口增长迅速,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新的农业产业没有大量形成,必然导致乡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人口问题与发展问题。

    正确答案: 19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人对新式工商业尤其是大工业的巨大生产力有了较深的认识之后,其人口观发生了变化。以薛福成为例,他最初也认为中国土地已“垦辟无余”,而且“人无遗力”,化解过剩人口除移民出国,别无出路。但在他“奉使欧洲”后转变了这一认识。他认为“人满”或过剩不是以人口相时于国土总面积或耕地总面积而言,而是一个在既定的经济状况和水平下出现的问题。一国是否人满,主要取决于能否“浚生财之源”。谭嗣同对于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人口问题同样怀有强烈的信念。他认为人口过剩,至多只是部分国家、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对全世界而言,则远非现实问题。所谓人满,并不是人口真的达到了极限,而是生产不发达和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并根据情况实行移民,即使人口密度很高,也不会出现真正的过剩。他认为“有学之农,获数十倍于无学之农”,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各种合成食物,“而不全恃乎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中国现在的人口现状怎么样?如何应对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

    正确答案: 增长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

    正确答案: (一)人口数量多。
    (二)人口老龄化。
    (三)男女比例失调。
    (四)素质低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