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

题目

简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元代四大南戏之一《拜月亭记》的艺术特色。
    (1)剧本运用误会巧合的手法,使得关目奇巧而颇具匠心,剧情发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曲文本色自然,贴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有较强的感染力。

  • 第2题:

    简述民主立法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民主立法就是整个立法过程中,国家坚持人民民主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公正参与和监督立法的全过程,建立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立法机制,推进法治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法律真正体现和表达公民的意志,真正成为保护人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良法。

  • 第3题:

    元代陶瓷有什么特色?


    正确答案: 元代陶瓷突出成就,是烧成了青花和釉里红瓷器青花属釉下彩绘,多为白地蓝花,色调清新明丽,风格淳朴雅致,釉里红是继青花以后,景德镇瓷匠创造的姐妹品种。烧成后形成红色花纹,有如凝脂般的华丽效果。在造型设计上,元瓷一般形大、胎厚、雄浑体重。同时元瓷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样式,如方棱瓶、四系扁壶、僧帽壶、菱花口折沿大盘等,造型向多棱角发展。在装饰设计上,民窑中屡见表现清高不屈的松竹梅三友图,而官窑中则流行喇嘛教艺术的八宝、西番莲、海马和大云头等纹饰。

  • 第4题:

    简述张爱玲作品《金锁记》的基本特色。


    正确答案: 第一是心理分析的精妙。作者并不采用冗长的独白或枯索繁琐的解剖,她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打成一片。第二是作者的节略法的运用。第三是风格特点,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新旧文字的揉合,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已是恰到好处。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也是作者风格的特色。

  • 第5题:

    工农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刑事立法类型:
    (1)惩治反革命条例:的训令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2)保障各种法令贯彻施行的专门立法和刑事立法:《违反劳动法令惩罚条例》、《保护山林条例》、《关于借贷暂行条例》、《关于工商投资暂行条例》、《为检查和取缔私人枪枝禁止冒穿军装事》等法规。
    刑事立法的基本内容有:
    (1)确定了反革命罪的概念。《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机关的暂行程序》第2条规定:"凡一切图谋推翻和破坏苏维埃政府及工农民主革命所得到的政权,意图保持或恢复豪绅地主阶级的统治者,不论用任何方法都是反革命行为"。
    (2)规定了刑罚原则,逐渐形成了重刑惩罚治与区别对待、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等刑罚原则。
    (3)严惩贪污腐化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4)规定了刑罚种类:死刑、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驱逐出境。

  • 第6题:

    简述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客观性
    2、关联性
    3、合法性

  • 第7题:

    简述汉朝刑事立法中定罪量刑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刑事责任年龄最低和最高年龄区别:八岁以下,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七十岁以上;七岁以上,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八十岁以上。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科刑轻重。一般劲刑、免刑,这些人因“矜老怜幼与正常人在处刑上有区别。反映“德主刑辅”。
    (二)亲亲相首匿直系三代血亲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不受法律追究或轻免刑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为后来封建法律继承。
    (三)先自告除其罪汉自首叫自告,犯罪者在罪行未被发觉以前,自己到官府报告犯罪事实,可以免其罪。
    (1)数罪并罚,只免除自首之罪
    (2)犯罪集团出划策者,自首也不免。
    (3)杀伤父母、奴伤主等不免。
    (四)贵族官员有罪先请保护汉官员法律特权。公侯及其嗣子、官吏三百石以上享受有罪“先请”特权,一般减刑或免刑。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汉朝刑事立法中定罪量刑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刑事责任年龄
    最低和最高年龄区别:八岁以下,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七十岁以上;七岁以上,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八十岁以上。
    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科刑轻重。一般劲刑、免刑,这些人因“矜老怜幼与正常人在处刑上有区别。反映“德主刑辅”。
    (二)亲亲相首匿
    直系三代血亲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不受法律追究或轻免刑罚。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为后来封建法律继承。
    (三)先自告除其罪
    汉自首叫自告,犯罪者在罪行未被发觉以前,自己到官府报告犯罪事实,可以免其罪。
    (1)数罪并罚,只免除自首之罪
    (2)犯罪集团出划策者,自首也不免。
    (3)杀伤父母、奴伤主等不免。
    (四)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保护汉官员法律特权。公侯及其嗣子、官吏三百石以上享受有罪“先请”特权,一般减刑或免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

    正确答案: 一、推行繁杂严酷的刑罚体系
    ①笞杖刑以“七”为尾数,徒刑附加杖刑;
    ②凌迟成为惩治严重危及统治秩序犯罪的常刑;
    ③五行之外设立黥、劓等肉刑;
    二、确立民族压迫的刑罚原则,将居民分为四等,实行同罪异罚;
    三、维护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因俗而治”,把宗教作为统治工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刑事特别法数量多,使用时间长,虽便于政府严厉而迅速地惩治各种刑事犯罪,但也破坏了刑法典的权威性、完整性、稳定性。
    2、刑法典立法技术趋于完善,结构更趋合理、科学。
    3、进一步革除刑法中的礼教内容,如刑法适用男女平等、废除五服亲属制,但没有完全清楚礼教对刑法的影响。
    4、刑法典吸收了世界各国新的刑法理论和刑法原则如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元代主要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 《至元新格》。元代第一部成文法汇编。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刻版颁行;《风宪宏纲》。仁宗时将“有关风纪者,类集成书”;《元典章》。英宗时地方官府编集的法规,分60卷10类;《大元通制》。英宗时完成的一部较完备的法典,分为四部分20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元代主要立法活动。[2002年真题]

    正确答案:
    元代的主要立法活动有:
    (1)《至元新格》的制定
    元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令右丞相何荣祖等“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名曰《至元新格》,令刻版颁行,使百司遵守”,成为元代立国后第一部成文法的汇编。
    (2)《风宪宏纲》与《元典章》
    元仁宗时,“以格例条画有关于风纪者,类集成书”,称之为《风宪宏纲》。英宗时,元代地方政府还编集元初至英宗时期的法律,称之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这部元代法律汇编,共有60卷10类373目,成为研究元代法制的珍贵资料。
    (3)《大元通制》的制定
    至治3年(公元1323年),英宗以《风宪宏纲》为基础,制定了元代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大元通制》。这部法典共2539条,分制诏、条格、断例、别类四部分;有名例、卫禁、职制、祭令、学规、军律、户婚、食货、大恶、奸非、盗贼、诈伪、诉讼、斗殴、杀伤、禁令、杂犯、捕亡、恤刑、平反等20篇。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法制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天平天国刑事立法.


    正确答案:天平天国的刑事立法,主要是《太平刑律》。《十款天条》《太平条规》以及天王和各王的诏令,也包含有刑事立法的内容。具体如下:
    (1)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
    镇压反革命分子,是太平天国刑事立法的主要任务。太平天国把封建官僚地主视为妖魔坚决予以镇压。同时,严厉惩治太平军内部的谋反和叛变通敌行为。此外,还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对于从敌人营垒中投奔太平天国的人,给予将功折罪的机会。
    (2)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
    天国刑律反对妄杀无辜,规定无故杀害外小者斩;严禁奸邪淫乱,规定奸淫者是最大的犯天条;严惩贪污盗窃,规定私藏金银、藏匿盗卖圣库物品、偷窃劫抢他人财物,一律处以死刑;严厉打击其他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活动;禁止吸食和贩卖鸦片,规定贩卖者、吸食者一概斩首,知情不举者也要治罪。
    (3)坚决取缔“妖书邪说”
    为宣传革命主张,防止旧思想侵蚀革命队伍,太平天国把过去的经书、戏曲一概称之为妖书、邪说,并用严刑予以禁绝。规定敢有念诵教习者、聚人演戏者、私留妖书者,都要处斩。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对旧文化一概用严刑予以禁绝的做法,反映了农民政权狭隘的眼光和简单化的舆论控制方法。
    (4)实行严刑峻罚
    太平天国的刑罚种类比较简单,有杖刑、枷刑、死刑三种。枷刑和杖刑轻重无定式,多用于处罚内部违反纪律的轻微犯罪;死刑有点天灯、五马分尸、斩首示众、削皮等方法,手段极为残酷,主要适用于敌对分子、杀人、强奸及其他破坏革命秩序的严重犯罪。

  • 第14题:

    简述元代主要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 《至元新格》。元代第一部成文法汇编。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刻版颁行;《风宪宏纲》。仁宗时将“有关风纪者,类集成书”;《元典章》。英宗时地方官府编集的法规,分60卷10类;《大元通制》。英宗时完成的一部较完备的法典,分为四部分20篇。

  • 第15题:

    简述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1)义刑义杀
    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明德慎罚
    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 第16题:

    简述立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以宪法为依据;
    2.从实际出发;
    3.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遇见相结合;
    4.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5.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保持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结合。

  • 第17题: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刑事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相结合,()相结合。


    正确答案:镇压与宽大;惩治与教育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立法上的体现。

    正确答案: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立法上的体现:(1)规定了区别对待的量刑原则。
    (2)根据不同的犯罪性质设置了不同的刑罚方法。
    (3)规定了区别对待的诸多量刑情节。
    (4)各种犯罪设置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工农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刑事立法类型:
    (1)惩治反革命条例:的训令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2)保障各种法令贯彻施行的专门立法和刑事立法:《违反劳动法令惩罚条例》、《保护山林条例》、《关于借贷暂行条例》、《关于工商投资暂行条例》、《为检查和取缔私人枪枝禁止冒穿军装事》等法规。
    刑事立法的基本内容有:
    (1)确定了反革命罪的概念。《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机关的暂行程序》第2条规定:"凡一切图谋推翻和破坏苏维埃政府及工农民主革命所得到的政权,意图保持或恢复豪绅地主阶级的统治者,不论用任何方法都是反革命行为"。
    (2)规定了刑罚原则,逐渐形成了重刑惩罚治与区别对待、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等刑罚原则。
    (3)严惩贪污腐化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4)规定了刑罚种类:死刑、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驱逐出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2004年真题]

    正确答案: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领导、积极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94条第5款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
    (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元代四大南戏之一《拜月亭记》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剧本运用误会巧合的手法,使得关目奇巧而颇具匠心,剧情发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曲文本色自然,贴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有较强的感染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1)义刑义杀
    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明德慎罚
    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