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 B、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组合
    •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E、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正确答案:A,C,D,E

  • 第2题: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根本原因在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科学的学问
    •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完美的学问
    • C、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
    •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即()

    • A、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否则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 B、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 C、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 D、要在实践中达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

    • A、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 B、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C、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如何认识当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1)当今时代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既面临折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2)明确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4)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 第6题: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 第7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的丰富和发展,即理论学说上的发展和完善。
    A.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创始人手中的发展,其中包括三个阶段:
    (1)《共产党宣言》阶段,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2)《资本论》阶段,标志其经济理论的成熟。
    (3)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阶段,由恩格斯完成,标志着马哲的成熟。
    B.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考兹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完善
    (2)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主义翻成俄文,传到瑞典
    (3)梅林:《马克思传》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
    2、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丰富和发展,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夺取社会政权,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A.在新时代背景下,列宁结合俄国国情,提出“一国胜利论”和“落后国家先发展论”。著作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
    B.在新的民族土壤上,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农民,中国革命道路应该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著作有:《新民主主义理论》、《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3、马克思主义在二战后的丰富和发展,即利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中心是
    对传统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和对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A.东欧模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等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当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1)当今时代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既面临折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2)明确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4)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B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组合

    C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说明()。
    A

    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具有相对性而不能固守

    B

    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

    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D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E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坚持把()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 A、邓小平理论
    • B、毛泽东思想
    • C、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产生时期
    1924年,李大钊《史学要论》20世纪30年代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时期
    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思想史研究、历史文献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撰述、中国通史撰述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广泛传播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4)“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受到严重摧残

  • 第15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


    正确答案: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第16题:

    坚持把()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

  • 第17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说明()。

    • A、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具有相对性而不能固守
    • B、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C、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 D、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E、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正确答案: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以前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他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德、智、体、美多维度又有重心的结构和整体统一的发展,是个体实现的一种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 第19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3)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对道德品质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生产关系则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的丰富和发展,即理论学说上的发展和完善。
    A.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创始人手中的发展,其中包括三个阶段:
    (1)《共产党宣言》阶段,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2)《资本论》阶段,标志其经济理论的成熟。
    (3)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阶段,由恩格斯完成,标志着马哲的成熟。
    B.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考兹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完善
    (2)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主义翻成俄文,传到瑞典
    (3)梅林:《马克思传》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
    2、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丰富和发展,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夺取社会政权,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A.在新时代背景下,列宁结合俄国国情,提出“一国胜利论”和“落后国家先发展论”。著作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
    B.在新的民族土壤上,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农民,中国革命道路应该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著作有:《新民主主义理论》、《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3、马克思主义在二战后的丰富和发展,即利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中心是
    对传统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和对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A.东欧模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等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
    A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B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C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是(  )。
    A

    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B

    行动的指南

    C

    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D

    不唯书只唯实


    正确答案: D,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