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说的理论基论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A、绝对利益
    • B、相对利益
    • C、比较利益
    • D、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思想


    正确答案:⑴李嘉图认为,即便贸易的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对另一方占绝对优势,但主要这种优势有程度上的差异,另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只要这种劣质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则双方仍有互利贸易的可能性。
    ⑵占绝对优势的一方选择生产其中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的一方则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交换产品,双方均可获得节约劳动,增加商品产量的贸易利益

  • 第3题:

    试述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的上涨将意味著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
    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 第4题:

    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并用简单的数字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例如下表显示了英葡两国生产率状况,按照李嘉图的上述学说,虽然英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劣势,但是,英国在呢绒上相对具有优势,所以英国会专注于生产呢绒,葡萄牙会生产自己最具有优势的酒。
    国别 呢绒(1单位) 酒(1单位)
    葡萄牙 90天 80天
    英国 100天 120天

  • 第5题:

    试论述地槽-地台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对该学说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地槽-地台学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在19世纪中期以来研究大陆型地壳构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2)基本观点;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和地质构造,主要就是由地壳这样的升降运动所造成。因此,它根据各个地区的升降运动、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地壳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性质,而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地台和过渡区等构造单元。
    (3)地槽-地台学说的贡献
    第一、在理论上阐明了:
    1)地壳中最早认识的两种构造单元,及其辩证转化关系的一个方面;
    2)地壳发展史中最先认识的一段历程和部分规律。它把当时杂乱分散的资料归纳为有条理的系统,在研究方法上使现象描述变为科学的说明;它且注意到地壳演化的开端,为地质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地质学的发展起了杰出作用,有着深远意义。
    第二、在实用上,它划分出两种成矿大地构造类型,一百年来运用于找矿勘探以及其他地质领域(水文、工程、地震等)的地质工作。
    第三、它成为地质学各分科的共同基础理论,促进地质学发展,功绩应该肯定。
    (4)不足之处
    1)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关于地壳构造单元的资料还不充分。
    2)当时,人们对于地槽区的认识,只知其终而未知其始;对于地台区,则只知其始而未知其终。以致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象中国大部分,特别是其东部这样的地区,便有许多问题无法解释。

  • 第6题: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的合理内核是()

    • A、劳动价值论
    • B、世界主义经济学
    • C、增值价值学说
    • D、货币学说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比较利益学说是()提出的。
    A

    大卫·李嘉图

    B

    亚当·斯密

    C

    克鲁格曼

    D

    罗伯特·蒙代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大卫·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中()和贸易无关。
    A

    劳动价值

    B

    要素

    C

    收入分配

    D

    利益分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应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正确答案: 从国际贸易的实践出发:
    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
    2)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3)按照该学说,国际贸易应该在比较利益差距极大的国家间展开,而现实情况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在比较利益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之间展开。
    4)按照该学说,自由贸易下,参加贸易的各方都可获利,各个国家应该积极参加国际贸易,但是在现实中,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1)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而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这本身存在矛盾。
    2)该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的原因,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家首先追求收回成本,之后追求利润,最后追求超额利润,而他解释在国际贸易中只要有利益就参加贸易,并不获得超额利润,存在矛盾。
    3)比较利益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家贸易则越会受益,这里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在静态的基础上,相对落后的国家遵循已有的比较利益发展经济便可以获得利益,因此不必强调产业升级和转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学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的合理内核是()
    A

    劳动价值论

    B

    世界主义经济学

    C

    增值价值学说

    D

    货币学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购买力平价是决定汇率学说之一,它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金本位制崩溃,汇率波动剧烈,铸币平价说和外汇供求说已经无法解释汇率的决定,于是瑞典人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说。
    ②内容: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指在每一时点上,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指当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比。
    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决定公式为:E=Pa/Pb;
    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决定公式为:Et=E0[(Pat/Pa0)/(Pbt/Pb0)]。
    其中,E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Et表示相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Pa为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b为B国的一般物价水平;E0为基期的汇率;Et为时间t时的汇率;Pa0为A国基期的物价指数;Pat为A国t时的物价指数;Pb0为B国基期的物价指数;Pbt为B国t时的物价指数。
    汇率决定于两国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取决于各自的货币数量。其他条件不变时,外币的汇率和本国的物价水平成正比,与外国的物价水平成反比。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购买力平价说在外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对内价值的体现。该理论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但是,购买力平价说仍有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论基础上看,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评价纸币的价值的,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事实上,纸币代表的价值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购买力平价说假设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
    ③购买力平价说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
    ④购买力平价说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物价。
    ⑤购买力平价说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
    ⑥购买力平价说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的比较成本学说。

    • A、杜能
    • B、韦伯
    • C、大卫·李嘉图
    •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试论述地洼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对该学说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地洼学说的组成部分
    地洼学说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1)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地洼区(活化区)的提出;
    2)大陆地壳演化规律的新认识——(动“定”转化)递进律;
    3)地洼学说的成矿理论;
    4)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发展的力源机制的探索——地幔蠕动、热能散聚交替假说。
    (2)理论意义
    1)对大地构造学的意义
    这个学说通过下列两点,使大地构造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A、提出大陆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后地台阶段的一种新型活动区——地洼区(活化区),冲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地壳构造单元只有地槽区和地台区两种的传统思路。
    B、阐明了地壳演化的(动“定”转化)递进律,从而使地壳发展规律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冲破了过去认为只有两个发展阶段的观点。
    2)对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这个学说阐述了地壳演化史中的自然辩证法则,给辩证唯物物主义哲学增添了新的例证(见《大地构造学的哲学问题》[1963]等文)。
    (3)实践意义
    这个学说通过地洼成矿理论的下列几个主要论点,促使成矿学有了新的发展:
    1)提出了大地构造成矿的一种新的类型——第三成矿大地构造类型,即地洼型(活化型),从而冲破了长期以来一直受槽-台学说支配的、把成矿大地构造类型仅划分为两种的传统观点,并从新的角度探索成矿规律,扩大了找矿线索和领域。
    2)阐述了各种已经详究的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专属性、矿产继承性、成矿的递进性、矿床迭加现象、以及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性等,从而有助于找矿方向的新的认识。
    3)阐明了先成构造单元对后成矿的控制作用,以及后成构造单元对先成矿产的迭加、改造、再造等作用,从而有助于对成矿规律问题的研究。
    4)提出多因复成矿床概念,为矿床的成因类型(除内生、外生之外)增添了第三类型,为解决许多重要矿床长期争论而未获结论的成因问题指出了解决的途径。
    5)阐明了地洼区在地壳演化史中是一个重要的成矿阶段,以及这种构造单元里面矿产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多阶段性和多因性特别明显,从而使我们认识这一新构造单元是许多重要矿产(特别是往往可成为既大且富的多因复成矿床)的主要找矿方向。

  • 第15题:

    应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正确答案: 从国际贸易的实践出发:
    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
    2)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3)按照该学说,国际贸易应该在比较利益差距极大的国家间展开,而现实情况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在比较利益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之间展开。
    4)按照该学说,自由贸易下,参加贸易的各方都可获利,各个国家应该积极参加国际贸易,但是在现实中,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1)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交换比率的不同,而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这本身存在矛盾。
    2)该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的原因,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资本家首先追求收回成本,之后追求利润,最后追求超额利润,而他解释在国际贸易中只要有利益就参加贸易,并不获得超额利润,存在矛盾。
    3)比较利益学说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家贸易则越会受益,这里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在静态的基础上,相对落后的国家遵循已有的比较利益发展经济便可以获得利益,因此不必强调产业升级和转变。

  • 第16题:

    比较利益学说是()提出的。

    • A、大卫·李嘉图
    • B、亚当·斯密
    • C、克鲁格曼
    • D、罗伯特·蒙代尔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学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单选题
    ()学说的理论基论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A

    绝对利益

    B

    相对利益

    C

    比较利益

    D

    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思想

    正确答案: ⑴李嘉图认为,即便贸易的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对另一方占绝对优势,但主要这种优势有程度上的差异,另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只要这种劣质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则双方仍有互利贸易的可能性。
    ⑵占绝对优势的一方选择生产其中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的一方则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交换产品,双方均可获得节约劳动,增加商品产量的贸易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并用简单的数字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例如下表显示了英葡两国生产率状况,按照李嘉图的上述学说,虽然英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劣势,但是,英国在呢绒上相对具有优势,所以英国会专注于生产呢绒,葡萄牙会生产自己最具有优势的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的比较成本学说。
    A

    杜能

    B

    韦伯

    C

    大卫•李嘉图

    D

    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一)幼稚产业的定义。通过政策保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掌握技术,形成资本积累并最终形成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1、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未来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静态标准。
    2、巴斯塔布尔标准。是将穆勒标准动态化,提出了现值的观念,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3、肯普标准。除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某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二)政策含义与评价。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等的游戏规则下,各国条件不一样,自有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不时单纯地保护落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一)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处于绝对劣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是一样的,这样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是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最大劣势的产品,继而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①该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②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在论述中所设定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与国际贸易实际相差较大,如要素在国际中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③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但事实是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④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护主义。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①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②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
    ③其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得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则越会从中受益。
    3)我国理论界对其认识和评价
    ①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学者共同批判该学说。
    ②20实际60年代初,我国学者认为该学说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的吸收,这一观点在后来受到批判。
    ③改革开放以来,看法一分为二,认为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可以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理论论述之一,作为各个地区结合优势发展贸易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