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词语解释题: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自非亭午夜分,()。


    正确答案:不见曦月

  • 第2题:

    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


    正确答案:亭午:正中午。

  • 第3题:

    孺人之昊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选自《先妣事略》 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哪些品德?


    正确答案: 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品德。

  • 第4题: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垆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


    正确答案: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不动声色中使读者受感动。

  • 第5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正确答案:自,假设连词,苟、如果。常“自非”连用。

  • 第6题:

    填空题
    词语解释题: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

    正确答案: 半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正确答案: 并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解释句中“夜分”的意思。

    正确答案: 夜分:半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A

    俭朴

    B

    勤劳

    C

    待人厚道

    D

    严以教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阴中之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中,“夜分”之义为()
    A

    昼夜之分界

    B

    黄昏之后

    C

    黎明之前

    D

    夜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 A、俭朴
    • B、勤劳
    • C、待人厚道
    • D、严以教子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站长(副站长、值班站长)对站内的防溜检查()检查一次。

    • A、6~7小时
    • B、4小时
    • C、每昼夜分别
    • D、每班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解释句中“夜分”的意思。


    正确答案: 夜分:半夜

  • 第16题: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垆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正确答案: 大量的细节描写

  • 第17题:

    在“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中,“夜分”之义为()

    • A、昼夜之分界
    • B、黄昏之后
    • C、黎明之前
    • D、夜半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判断题
    《巫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运用了“并提”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自非亭午(正午)不见曦(太阳),自非夜分(半夜)不见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

    正确答案: 亭午:正中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
    A

    入城,则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B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C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D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先妣事略》的句子中表现其母亲品德的有
    A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B

    入城,则缉鲈,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C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D

    遇僮奴有恩,虽至捶楚,皆不忍有后言

    E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古代人把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____。

    正确答案: 时辰
    解析:
    古人将一日分为12个时辰,用地支纪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上一日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以此类推。

  • 第23题:

    填空题
    从西汉开始把一昼夜分为12辰,也叫时辰。每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如上午7时至9时称为____。

    正确答案: 辰时
    解析:
    古人将一日分为12个时辰,用地支纪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上一日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依此类推:1时到3时为丑时,3时到5时为寅时,5时到7时为卯时,7时到9时为辰时,9时到11时为巳时,11时到13时为午时,13时到15时为未时,15时到17时为申时,17时到19时为酉时,19时到21时为戌时,21时到23时为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