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德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制度。


    参考答案:(1)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分、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会专科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多数在较大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
    (2)技术学校:主要培养学前教育教师,50%是由私人开办的,其中大多数又是教会开设。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或其他中等学校的毕业生。
    (3)培训学院:这类学校入学要求是完成实科10年级学习或至少具有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力者。培训时间1-3年,主要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

  • 第2题:

    简述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的理念。


    答案:
    解析: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主要是“活教育”理论。 (1)“活教育”的目的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如何“做人”。他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
    (2)“活教育”的课程设置
    陈鹤琴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书本中心”的思想,倡导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内容的传统模式,而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科学活动和语文活动,也称为“五指活动课程”。
    (3)“活教育”的方法论
    “活教育”的方法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他看来,“做”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 第3题:

    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东、西德在统一前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体系。
    (2)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3)已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入园、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策:
    1.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原东德地区的学前教育。
    2.让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这叫“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3.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语令人愉快。

  • 第4题:

    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的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的关系中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向我们揭示出成熟机制在儿童身心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基本观点对于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在二者的关系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儿童在成熟之前,成人要做的事情是等待儿童具备学习的水平和条件。
    (2),利用成熟条件,及时教育。我们应根据幼儿的成熟水平适时提出相应的要求,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语言、身体动作方面的要求。
    (3),全面理解成熟理论,积极进行文化传递。

  • 第5题:

    简述活动课程理论发展概说


    正确答案: 活动课程理论发展概说:世界教育史上活动课程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以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学科课程理论。其理论在课堂教学规范和系统传授知识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但把实践活动排斥在课程之外,在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有局限性。
    (二)以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859—1952)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传统教育派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建立了“从做中学”的活动课程理论。其理论在培养生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导致了学生的放任自流,破坏了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能获得零散的、肤浅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并不能获得全面发展。
    (三)本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行为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等教育学派,对现代教育派的课程理论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实用主义并不实用”,打出了恢复传统教育的旗号,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派”。该学派承认课外活动的重要,但不是“课程”。
    (四)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和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现代活动课程理论。

  • 第6题:

    简述西班牙学前教育课程的演变。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839~1857):课程模式建立在对工人阶段的慈善行为上,安排并不全面。课程与行为习惯的发展、道德和宗教规则联系在一起,主要包括读、写、算。
    第二阶段(1858-1900):课程是学术课程。不符合此阶段儿童的心身发展特点。
    第三阶段(1900~1940):课程受到了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和德可利的影响。考虑到儿童的发展水平,重视明确的活动和感觉刺激。
    第四阶段(1940~1960):学术课程复兴,但考虑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它更为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尤其是情感和社会方面(如户外活动,艺术教育,语言发展,社会和宗教)

  • 第7题:

    简述当代国外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及其模式。


    正确答案: (1)行为主义课程理论的学前课程。华生创立行为主义。代表:先行计划,恩格尔曼和贝雷特课程方案,DARCEE早期训练计划,阿帕拉尔奇早期教育课程。
    (2)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课程。创始人:瑞士皮亚杰。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核心的认知发展理论。代表: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凯米和德沃斯里课程(教纯粹的皮亚杰课程)。
    (3)人文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课程。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著名是马斯洛。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情境论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的特点。

    正确答案: 当前德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理论,以德国教学改革倡导者鲁滨逊和弗莱雷的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情境论课程的特点有:以儿童的生活情境为中心;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结合;建立混合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家长、邻里和其他成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鼓励在其他社会团体和教育机构进行,以充分发挥非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作用;教学安排灵活;幼儿园的环境符合儿童的生活,实行开放式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活动的重要性;②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③发现式教学方法;④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⑤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⑥发展儿童的主动性;⑦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⑧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
    (2)大部分幼儿园实行半日制,中午由家长领回家。
    (3)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
    (4)学前师资培养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德国近代学前教育政策特点

    正确答案: (1)19世纪初,德国各地政府主要对保育所的目的、时间和经费作出规定。
    (2)19世纪中期,政府不设幼教机构,鼓励私人开办而加以监督;认为幼教机构应以养护为主,鼓励室外活动;加强宗教和道德教育。
    (3)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1860年才解除幼儿园禁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发展成熟论模式,强调游戏的作用,它是由哪个国家创造出来的()。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范围。


    答案:
    解析:
    根据学前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自己及其周围世界的粗浅的知识经验;(2)关于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技能和经验;(3)关于发展儿童智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验;(4)关于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的经验。

  • 第14题: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1)传统幼儿园,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前者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后者是60年代学生运动产物。
    (3)根据不同的教育家命名的幼儿园。如:福禄贝尔幼儿园。

  • 第15题:

    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1)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
    (2)大部分幼儿园实行半日制,中午由家长领回家。
    (3)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
    (4)学前师资培养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

  • 第16题:

    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发展成熟论模式,强调游戏的作用,它是由哪个国家创造出来的()。

    •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德国近代学前教育政策特点


    正确答案: (1)19世纪初,德国各地政府主要对保育所的目的、时间和经费作出规定。
    (2)19世纪中期,政府不设幼教机构,鼓励私人开办而加以监督;认为幼教机构应以养护为主,鼓励室外活动;加强宗教和道德教育。
    (3)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1860年才解除幼儿园禁令。

  • 第18题:

    简述英国学前教育课程概况


    正确答案: (1)英国大多数儿童教育家都把《早年课程分类》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导。
    (2)课程目标是:为全体儿童提供能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环境,培养语言能力、独立性及社会技能,发展幼儿聆听、观察、讨论、实验的能力等。
    (3)英国课程一向以自由著称,课程有各地方教育当局及学习自行确定,并无全国统一的课程与教材。
    (4)5-7岁的学生有三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
    (5)5岁以下的学习内容有英语与文学、数学、科学、美育与创造等。教学形式都以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为主。

  • 第19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活动的重要性;②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③发现式教学方法;④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⑤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⑥发展儿童的主动性;⑦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⑧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活动课程理论发展概说

    正确答案: 活动课程理论发展概说:世界教育史上活动课程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以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学科课程理论。其理论在课堂教学规范和系统传授知识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但把实践活动排斥在课程之外,在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有局限性。
    (二)以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859—1952)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传统教育派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建立了“从做中学”的活动课程理论。其理论在培养生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导致了学生的放任自流,破坏了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能获得零散的、肤浅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并不能获得全面发展。
    (三)本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行为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等教育学派,对现代教育派的课程理论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实用主义并不实用”,打出了恢复传统教育的旗号,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派”。该学派承认课外活动的重要,但不是“课程”。
    (四)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和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现代活动课程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国外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及其模式。

    正确答案: (1)行为主义课程理论的学前课程。华生创立行为主义。代表:先行计划,恩格尔曼和贝雷特课程方案,DARCEE早期训练计划,阿帕拉尔奇早期教育课程。
    (2)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课程。创始人:瑞士皮亚杰。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核心的认知发展理论。代表: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凯米和德沃斯里课程(教纯粹的皮亚杰课程)。
    (3)人文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课程。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著名是马斯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正确答案: (1)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
    (2)大部分幼儿园实行半日制,中午由家长领回家。即使是全日制幼儿园,一般也由家长领孩子回家用午餐。
    (3)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通过游戏和其他自由活动来教育幼儿。尤其是福禄贝尔的教育传统,仍占主导地位。
    (4)学前师资培养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大学培养领导层,技术学院培养教师,培训学院培养助理员,构成师资培训的金字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

    正确答案: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在70年代出现了科热尔的认读机,但长期观察结果却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2)学科论以学科本身固有的结构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纳的课程论思想对学科论产生有深刻影响。
    (3)功能论和学科论都被学前教学所抛弃。原因: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片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儿童全面发展;致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使学前教育失去其本身特殊。
    (4)功能论与学科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前教学的内容。有些材料如拼图、记忆游戏、策略游戏和集合游戏教材,至今在德国仍受欢饮。
    (5)情景教育论是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德国指导性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能力。特点: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结合。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家长、邻里和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灵活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