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对上市公司的收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收购人提出的收购对价没有获得股东的认可,未取得足够的股票以控制公司,因此收购失败;
2、收购方取得了预定比例的股票,取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依然符合上市条件(如25%的社会公众股东),继续维持其作为上市公司的地位。根据法律规定,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
3、收购期限届满,被收购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依法终止上市交易;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4、收购行为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备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应当依法变更企业形式。
收购交易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更多“简述收购的结果”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籽棉收购检验顺序。


    正确答案: 籽棉倒包检验异性纤维、籽棉称量、抽样、试样称量、试轧及轧出皮棉称量,从轧出皮棉中分别抽取样品检验回潮率、含杂率、马克隆值,其余样品供检验品级、长度。

  • 第2题:

    简述收购预警制度


    正确答案:是对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司或个人施加的信息披露义务,以提醒证券市场中的公众股东,公司控制权可能在未来会发生变化。
    我国现行立法把收购预警的标准定为5%,我国《证券法》第86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第86条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第87条 依照前条规定所作的书面报告和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持股人的名称、住所; 
    (二)持有的股票的名称、数额; 
    (三)持股达到法定比例或者持股增减变化达到法定比例的日期。 

  • 第3题:

    收购目标企业的结果是跨国性的企业接管或者兼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简述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在证券市场中,对上市公司的收购通常会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对投资人的利益有很大影响。当收购方提出一个报价时,公众股东面临困难选择,究竟是接受收购方的出价还是应该要求更高的价格。如果缺乏充分的信息,公众股东很难作出判断。
    上市公司股份的分散性也导致公众股东很难作出理性的反应。例如,对于一个未体现股份真实价值的收购出价,如果分散的股东能够联合起来作出集体决定的话,他们一定会拒绝这个收购方案。但由于股权分散化,信息交流存在障碍或成本巨大,人们普遍存在“搭便车”心理,因此很难达成这样的决议。结果,那些本来打算拒绝收购方案的股东担心在收购结束、股价回落后,自己反而丧失了获利的机会,从而不得不接受收购方案。这也就是收购对股东形成的“强迫性”。
    为了保护证券市场投资人的利益,各国证券法都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严格监管,要求相关各方充分披露信息,便于股东作出决策。同时,证券法还对各种收购方式规定了必要的程序和步骤,减轻对公众股东的“强迫性”,以保护公众投资人的利益。

  • 第5题:

    简述收购定义


    正确答案: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上市公司收购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收购方式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一)收购方式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可以迅速进入该国,并获取生产经营基地;
    (2)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企业原有的资源和优势;
    (3)可以迅速扩充企业产品种类和经营范围,有利于开拓市场;
    (4)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用较低价格买到生产经营必须的资产;
    (5)容易获得融资的便利。
    (二)收购方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被收购企业资产的评估很难准确,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对资产的估价差距过大;
    (2)被收购企业原有模式不适应跨国经营企业的要求,按跨国经营企业的要求进行调整、改革的阻力大,费用高;
    (3)被收购企业的地理位置和规模对跨国经营企业有所限制;
    (4)受原有的契约和传统的束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密码收购程序。

    正确答案: 烤烟密码收购程序主要由验证、初检、定级、购销确认等4个环节组成。⑴验证。烟农售烟时,首先在验证处出示合同证(售烟证),经验证人员检查符合合同规定者,发放售烟序号到指定初检处排队初检。⑵初检。初检员按照售烟序号,对代售烟叶的水分、扎把及有无掺杂、使假、混级、混部、混类等,进行初步检验。⑶定级。烟叶进入密码室后,由定级员在监督下按国家烤烟标准定级,并将定级结果填写在定级单上,从密码室出口输出已定级烟叶,传送到司磅处。⑷购销确认。唱级员持密码单叫号唱级,如烟农对登记认可,同意出售,则将合同证由唱级员填写定单后,交司磅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收购的结果

    正确答案: 对上市公司的收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收购人提出的收购对价没有获得股东的认可,未取得足够的股票以控制公司,因此收购失败;
    2、收购方取得了预定比例的股票,取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依然符合上市条件(如25%的社会公众股东),继续维持其作为上市公司的地位。根据法律规定,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
    3、收购期限届满,被收购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依法终止上市交易;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4、收购行为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备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应当依法变更企业形式。
    收购交易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对粮食收购许可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

    正确答案: (一)粮食收购者是否具备粮食收购资格;
    (二)有无伪造材料申报收购许可资格的行为;
    (三)《粮食收购许可证》所登记的内容有无重大变化;
    (四)有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粮食收购许可证》的行为;
    (五)是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粮食收购政策;
    (六)《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其它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

    正确答案: 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
    3、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
    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事先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批准”后,予以公告。(经批准,可变更)
    6、适用:
    (1)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
    (2)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的表述,不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是( )。
    A

    在收购要约约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B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C

    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D

    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前3日内,预受股东不得撤回其对要约的接受;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后3日内,收购人应当披露本次要约收购的结果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简述古旧书收购的手续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⑴出让人须携带身份证明,机关单位售书须开具介绍信,当面看书,按质论价。
    ⑵购进时,经办收购员填写收购凭证和明细表。
    ⑶多卷集图书要核看是否完整,零星书刊也要检查是否残破污损。

  • 第14题:

    简述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的含义。


    正确答案: (1)直接收购是指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商定条件,根据双方商定的协议完成所有权转移的做法。
    (2)间接收购是通过在市场上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和流通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 第15题:

    简述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


    正确答案: 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
    3、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
    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事先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批准”后,予以公告。(经批准,可变更)
    6、适用:
    (1)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
    (2)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 第16题:

    简述要约收购的特点


    正确答案:在要约收购中,收购人向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由于它公开了收购人的收购意图,因此公司股份往往迅速飙升,而且公司管理层也可能采取一些阻挠措施。这一切都使得收购人提出的收购报价必须付出足够的溢价才可能对公众股东有吸引力。因此,对收购人来说,要约收购比协议收购的代价更高。不到万不得已,收购人并不希望进行要约收购。
    但是,对于公众股东来说,正是由于要约收购的公开性和潜在的对抗性,最有利于实现公众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国《证券法》强制要求收购者在达到一定的持股比例后必须采取要约收购的形式。

  • 第17题:

    简述收购企业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减少新建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料的困难
    ②获得现有企业以及其与客户、供应商已建立的关系
    ③以低于新建企业成本的价格购买现有企业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古旧书收购的手续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⑴出让人须携带身份证明,机关单位售书须开具介绍信,当面看书,按质论价。
    ⑵购进时,经办收购员填写收购凭证和明细表。
    ⑶多卷集图书要核看是否完整,零星书刊也要检查是否残破污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收购定义

    正确答案: 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的含义。

    正确答案: (1)直接收购是指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商定条件,根据双方商定的协议完成所有权转移的做法。
    (2)间接收购是通过在市场上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和流通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上市公司收购方式

    正确答案: 1、要约收购:指收购方在证券市场中向全体股东发出购买股票的要约。当有足够多的股东接受要约时,收购方从后者手中买进上市公司的股票,完成对公司的收购;
    2、协议收购:指收购方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主要是大股东)达成协议,从后者手中取得相当比例的股份,实现对公司的收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跨境反向收购的含义和功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项目公司股权收购之利弊。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