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什么是戏剧?戏剧有哪些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易卜生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曹禺在中学时代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戏剧。曹禺曾说:“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练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广泛的,五四时期出现的大量的“问题小说”和“问题剧”都是学习易卜生结果。有人甚至认为,易卜生的影响已不限于文学,包括整个社会,他笔下的娜拉,几乎成了“妇女解放”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有力的揭露,因此,易卜生戏剧又称“社会悲剧”。有人认为,曹禺从易卜生那里学到的比从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还要多,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妇女问题(在蘩漪、陈白露身上可以看到娜拉的影子),也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了如何面对“我们的遭遇”,而且,更学会了如何安排人物与事件的复杂关系,如何制造悬念,处理高潮,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等等。比如,他也像易卜生一样,把次要人物也当作主要人物来写,以至于《雷雨》的主角是谁也成了一个问题,蘩漪、侍萍、周朴园三个人物主次难分。

  • 第2题:

    简述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们不是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给人物 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是说,要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如作品《禁闭》《墙》等都是在特定的“境遇”中发生的。

  • 第3题:

    戏剧和戏曲有什么区别,戏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戏剧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各自的表现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戏曲与戏剧有哪些区别?
    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本教材所谈戏剧,主要指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
    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
    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
    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具体讲:
    1、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舞台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效果、刀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扬鞭策马,疾飞如奔,演员手中的一只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行。
    2、话剧注重写实,戏曲注重写意。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
    3、话剧的戏剧性冲突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而且是用对话来表现行动,戏曲则要凭借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喜剧动作带有更强的外在实体性,而戏曲在完成内心动作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中,则更多地流连徘徊于内心活动之中,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活动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戏曲常用一些动物神态丰富人物形象,借助动物形态、神态、取其精神加以提炼并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如,采用虎型步,以显示体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动作特点,表现人物动作上的迅速滑脱,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伫立时的姿态表现旦角的文静庄娴;取蝴蝶展翅形态表现人物体形轻盈飘逸等等。这方面,戏剧则更多地是展示舞台人物形象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并用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所应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再现人物。

  • 第4题:

    《雷雨》和《日出》戏剧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雷雨》戏剧结构特点:
    ①《雷雨》采用了“锁闭式”结构。
    ②《雷雨》将戏剧所反映的长达三十年的社会生活集中于一天加以表现。
    ③以过去的戏推动现在的戏,用现在的戏深化过去的戏,戏剧冲突紧张尖锐,戏剧结构集中严谨。
    《日出》戏剧结构特点:
    ①《日出》则改变了《雷雨》“太象戏”的写法,采用“片断的方法”,即人像展览式的结构方法。
    ②作品以主要人物陈白露联系剧情(或答以陈白露作为串线人物也对),展现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复杂的横剖面。

  • 第5题:

    戏剧按冲突的性质和效果分为哪三大类?其戏剧语言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戏剧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 第6题:

    简述新时期戏剧表现手法与形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新时期戏剧表现手法与形式的特点主要有:
    ①加强同其他艺术门类的横向联系,突破了台词主宰一切的局限,出现了与电影、音乐、舞蹈、曲艺等兄弟艺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的渗透与融合。如《绕道而行》等、
    ②突破了舞台的框框,启发、调动观众的积极参与意识,如《魔方》等。
    ③把传统的写实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荒诞、象征、夸张等抽象的写法一律拿来,为我所用,如《野人》等。这些转变都使新时期的戏剧异彩纷呈,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 第7题:

    什么是戏剧性,形成戏剧性的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征的几种表现,是细节之所以为戏剧的那些基本因素总和。
    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戏剧性体现的剧作对于人的命运模式的直观地构建(人的性格、行为、心理、情绪等);
    2)戏剧性还是指从特定的戏剧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性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情节的跌宕、悬念的设计、冲突的清冽、矛盾的尖锐、场面的集中、情境的独特等)。

  • 第8题:

    问答题
    戏剧和戏曲有什么区别,戏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戏剧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各自的表现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戏曲与戏剧有哪些区别?
    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本教材所谈戏剧,主要指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
    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
    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
    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具体讲:
    1、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舞台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效果、刀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扬鞭策马,疾飞如奔,演员手中的一只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行。
    2、话剧注重写实,戏曲注重写意。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
    3、话剧的戏剧性冲突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而且是用对话来表现行动,戏曲则要凭借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喜剧动作带有更强的外在实体性,而戏曲在完成内心动作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中,则更多地流连徘徊于内心活动之中,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活动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戏曲常用一些动物神态丰富人物形象,借助动物形态、神态、取其精神加以提炼并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如,采用虎型步,以显示体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动作特点,表现人物动作上的迅速滑脱,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伫立时的姿态表现旦角的文静庄娴;取蝴蝶展翅形态表现人物体形轻盈飘逸等等。这方面,戏剧则更多地是展示舞台人物形象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并用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所应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再现人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儿童戏剧文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儿童戏剧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戏剧演出创作的文本,简称剧本。
    其特点如下:
    (1)主题意蕴;其主题意蕴一般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文化程度生理和心理条件等因素来确立;
    (2)戏剧结构;剧情安排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戏剧冲突要集中可信;
    (3)人物塑造;于戏剧冲突中运用戏剧语言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语言特点;浅近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和动作性是儿童戏剧文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儿童戏剧文学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 结构单纯,线索明晰
    2. 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3. 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
    4. 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 ,口语化类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幼儿戏剧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浓重的游戏性。幼儿戏剧不仅在内容上大多反映、表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都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
    (2)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的轴心。幼儿戏剧自然不能违背、脱离这一艺术规律。但是,幼儿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
    (3)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主题思想的。戏剧语言要求简练、明确、口语化、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幼儿戏剧也不例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戏剧按冲突的性质和效果分为哪三大类?其戏剧语言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戏剧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戏剧和戏剧文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戏剧和戏剧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剧本是构成戏剧的重要条件,他对演员的演出和各种艺术手段的组合具有规范性和制约性,是戏剧创作的基础。完整、成熟的剧本有利于提高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者的区别在于: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文学是一种文学样式;戏剧是剧作家、美术师、演员等共同协作的成果,戏剧文学只是作家劳动的结晶;戏剧的成就在于演出,戏剧文学的成就在于剧本创作的完成。

  • 第14题:

    幼儿戏剧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1)浓重的游戏性。幼儿戏剧不仅在内容上大多反映、表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都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
    (2)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的轴心。幼儿戏剧自然不能违背、脱离这一艺术规律。但是,幼儿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
    (3)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主题思想的。戏剧语言要求简练、明确、口语化、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幼儿戏剧也不例外。

  • 第15题:

    简述老舍《茶馆》的戏剧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老舍的《茶馆》采用了编年史的写法,即图卷式的结构,三幕戏分别写了满清末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后这三个时代。按历史顺序写了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这种方法便于激发观众的历史记忆,分析与理解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剧中还使用了民族曲艺形式--大傻的数来宝,贯穿于幕前与幕间,介绍各幕的时间变化,使全剧更加连贯顺畅,同时点明各个时代的特点。

  • 第16题:

    怎么理解戏剧行动?为什么说戏剧行动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正确答案:在戏剧中,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戏剧的一切内容,包括人物、情节和主题等,都必须通过演员的直接行动来体现。离开行动戏剧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因此戏剧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把这种行动的实现作为枢纽,自然行动成为戏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 第17题:

    新编古代戏的古代戏剧是指什么样的戏剧()

    • A、经典剧目
    • B、所有穿古代衣服的戏剧
    • C、喜剧戏剧
    • D、悲剧戏剧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荒诞派戏剧是一种“反传统”的戏剧,共同的特点有:首先,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荒诞夸张。荒诞派戏剧作家们认为,外部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到了十足荒诞的地步,人已经异化为物的奴隶,人与自我的关系表现为一种荒诞。荒诞派戏剧毫无逻辑、毫无理性,戏剧没有情节、不注重矛盾的冲突和解决,而强调直接通过表演、形象、舞台场面来获得艺术效果。贝克特将这种表现方式称为“直喻”。其次,描写破碎的舞台形象。荒诞派戏剧既不像传统戏剧那样靠情节、矛盾、冲突、解决的公式来达到戏剧效果,也不像存在主义的“境遇剧”那样情节紧张、戏剧冲突强烈,而只是注重描写希奇古怪和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并靠这些缺乏逻辑的荒诞不经的舞台形象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椅子》第三,使用缺乏明确意义的荒诞语言和强调无言的行动。荒诞派戏剧作家认为,语言与其说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不如说是掩盖思想的手段。因此,荒诞派剧作家有意抽掉语言的意义,故意使用陈词滥调、胡言乱语,让人物不断说些颠三倒四、重复罗嗦、文不对题、词不达意、莫名其妙、自相矛盾的梦呓和废话以此来表现人的无聊、空虚、隔膜、荒诞。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戏剧的分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明前期戏剧。杂剧仍然是戏剧形式的主流,作为南曲的传奇正在孕育之中。
    2)明中期戏剧。明代戏剧的复苏时期,传奇已经取代杂剧的主导地位,戏剧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大大增强,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讽刺剧和时事剧。
    3)明后期戏剧.明代戏剧的繁荣时期,杂剧和传奇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包括汤显祖在内的明代绝大多数优秀戏剧作家都集中在这个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戏剧?戏剧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行动性、集中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们不是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给人物 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是说,要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如作品《禁闭》《墙》等都是在特定的“境遇”中发生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编古代戏的古代戏剧是指什么样的戏剧()
    A

    经典剧目

    B

    所有穿古代衣服的戏剧

    C

    喜剧戏剧

    D

    悲剧戏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易卜生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曹禺在中学时代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戏剧。曹禺曾说:“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练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广泛的,五四时期出现的大量的“问题小说”和“问题剧”都是学习易卜生结果。有人甚至认为,易卜生的影响已不限于文学,包括整个社会,他笔下的娜拉,几乎成了“妇女解放”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有力的揭露,因此,易卜生戏剧又称“社会悲剧”。有人认为,曹禺从易卜生那里学到的比从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还要多,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妇女问题(在蘩漪、陈白露身上可以看到娜拉的影子),也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了如何面对“我们的遭遇”,而且,更学会了如何安排人物与事件的复杂关系,如何制造悬念,处理高潮,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等等。比如,他也像易卜生一样,把次要人物也当作主要人物来写,以至于《雷雨》的主角是谁也成了一个问题,蘩漪、侍萍、周朴园三个人物主次难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