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这里是指在监狱内服刑改造的罪犯当中,有可能实施又犯罪行为的人员。
更多“危险分子”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安专业工作的危险性体现在( )。

    A.采取强制的、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

    B.对付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拒捕、报复、袭击等

    C.处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伤害等

    D.在同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等灾害斗争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往往处于对抗性矛盾的第一线,经常同犯罪分子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如采取强制的、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对付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拒捕、报复、袭击等;在处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伤害等。在同恶性灾害事故斗争中,人民警察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如在同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等灾害斗争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每年伤亡的数量大大高于其他行政部门。故选ABCD。

  • 第2题:

    一般预防,是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一般预防的对象包括:()

    A:被判处缓刑的人
    B:危险分子
    C:容易犯罪的不稳定分子
    D:犯罪被害人

    答案:B,C,D
    解析:
    【考点】一般预防的对象。详解:一般预防的对象是犯罪人以外的其他生活成员,因而被判处缓刑的人不属于其范围。理论上对一般社会成员是否属于一般预防的对象尚存在争议,但是危险分子、不稳定分子和犯罪被害人都是一般预防的对象。犯罪被害人是直接或间接受犯罪侵害的人,往往具有报复性倾向.因而需要对伤害他们的人适用刑罚,以消除他们的报复心理。

  • 第3题:

    危险分子


    正确答案: 是指在监狱内服刑罪犯当中具有犯罪倾向、重大犯罪嫌疑和危及监狱安全而需要严密防范情形的人员。

  • 第4题:

    一般易燃气体分子中的不饱和价键越多,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排查工作中的四类犯是指()

    • A、危险分子
    • B、嫌疑犯
    • C、顽固犯
    • D、暴力犯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排查危险分子工作的要求主要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是准确,二是及时。准确是要把具有危险性的罪犯,无遗漏的排查出来,而且要避免对不是危险分子的罪犯加以控制而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及时就是要力求发现于危险行为发生之前。

  • 第7题:

    甲醇分子式为(),其分子量为(),有毒性,内服()有失明的危险,()能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 CH3OH;32;5ml;20ml

  • 第8题:

    依据罪犯的认罪服法程度、改造表现、危险性大小等进行综合性考察,可将罪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其中,四类犯就是()

    • A、积极分子
    • B、一般分子
    • C、落后分子
    • D、危险分子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狱内侦查工作中所说的危险分子是指()


    正确答案:有可能实施犯罪行为的罪犯

  • 第10题:

    哪些罪犯可认定为自杀危险分子?


    正确答案: (1)行动上准备自杀工具、药品、遗书等物品的;
    (2)情感脆弱、心胸狭窄,有悲观厌世心理或言论的;
    (3)病残严重,久治不愈,失去生活信心的;
    (4)因家庭发生变故、婚姻破裂、刑期等问题失去生活勇气的;
    (5)入狱后不安心改造,不认罪、不服判、多次申诉无望的;
    (6)羞耻心强、悔罪心理重,感到出狱后无脸见人的;
    (7)有其他自杀迹象的。

  • 第11题:

    犯罪分子携带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警察可以依法使用武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2题:

    判断题
    六氟化硫气体单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约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的2500倍,它对温室效应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大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下列关于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大小
    B.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弱,爆炸危险就越大
    C.夏季盛装易燃液体的桶,常出现鼓桶现象及玻璃容器爆裂现象,就是由于受热膨胀所致
    D.多数易燃液体在灌注、输送、喷流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有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危险

    答案:B
    解析:
    教材P33
    可知,当挥发出的易燃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就发生爆炸。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强,这种爆炸危险就越大。

  • 第15题:

    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大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化学品安全标签用()表示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 A、文字、分子式和编码
    • B、分子式、警示标志和编码的组合形式
    • C、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
    • D、分子式、警示标志和编码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排查危险分子工作的特点()

    • A、事前性
    • B、随意性
    • C、进攻性
    • D、隐蔽性
    • E、综合性

    正确答案:A,C,D,E

  • 第18题:

    化学品安全标签里用CNNo.代表()。

    • A、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 B、中国危险货物编号
    • C、物质的分子式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对罪犯摸底排队的主要工作是()

    • A、发现危险分子
    • B、排查危险分子
    • C、控制危险分子
    • D、制服危险分子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简述排查危险分子的方法。


    正确答案:排查危险分子的方法很多,一般多从分析作案要素入手。
    作案动机。作案动机是促使罪犯采取又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内在的驱动力,这是故意犯罪的必备因素。
    首先,从罪犯在的内在需要研究罪犯的作案动机;在排查中,一方面要研究罪犯感觉有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要研究罪犯可能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来满足需要,加以观察和分析。
    其次,要从罪犯动机的外部促成因素考虑罪犯是否有危险;正常的、正当的管理行为所造成的影响,罪犯群体因素造成影响,罪犯家庭因素造成的影响等。
    第三,利用罪犯在外在表现发现罪犯的作案动机。
    作案能力。是罪犯本身所具有和各种作案的技能,常分为一般作案能力和特殊作案能力。排查中要注意罪犯是否具有作案能力。
    作案条件。如果罪犯具有作案动机和能力,一旦具备作案条件,就会发生犯罪案件。作案条件包括:作案机会,是罪犯作案得逞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作案工具,是一部分作案的必备条件。排查中要注意是否具有作案条件。

  • 第21题:

    六氟化硫气体单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约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的()倍,它对温室效应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正确答案:2500

  • 第22题:

    哪些罪犯可认为脱逃危险分子?


    正确答案: (1)有逃跑或组织逃跑迹象的;
    (2)刑期长、思想包袱重、情绪反常,有逃跑可能的;
    (3)私藏现金、证件,着装反常,有意摆脱监督,有窥视、探视地形、地物行为的;
    (4)捕前系流窜惯犯或在审查、抵押、服刑期间曾逃跑过,现仍表现不好的;
    (5)逃跑预谋被揭穿后,思想抵触,仍有继续逃跑可能的;
    (6)对头判决不服,思想抵触的;
    (7)家庭发生变故,思亲挂家思想严重的;
    (8)伪装积极改造的;
    (9)有其他脱逃迹象的。

  • 第23题:

    填空题
    六氟化硫气体单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约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的()倍,它对温室效应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正确答案: 25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大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