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需要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中哪项是正确的?()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B、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C、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调幅,再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D、对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将相应加大。

题目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需要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中哪项是正确的?()

  • 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
  • B、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 C、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调幅,再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
  • D、对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将相应加大。

相似考题
更多“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需要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相关问题
  • 第1题: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

    A、0、8
    B、0、75
    C、0、7
    D、0、65

    答案:B
    解析:
    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选择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0.75,调幅完成后经验算满足平衡条件。

  • 第2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特点为( )。Ⅰ.由楼(屋)盖承受竖向荷载,框架承受水平荷载;Ⅱ.框架梁和柱刚接;Ⅲ,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承受负弯矩,跨中承受正弯矩;Ⅳ.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为压弯构件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Ⅱ、Ⅲ、Ⅳ
    D.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框架结构中,框架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

  • 第3题: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座处的钢筋数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框架梁塑性内力重分布,主要是降低支座负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跨中则应相应增大弯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框架结构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正确的做法为()。

    • A、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 B、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及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 C、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只有现浇框架可以进行调幅;
    • D、只有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判断题
    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座处的钢筋数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框架梁塑性内力重分布,主要是降低支座负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跨中则应相应增大弯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在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距较大时,梁端弯距可考虑塑性调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框架结构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正确的做法为()。
    A

    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B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及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C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只有现浇框架可以进行调幅;

    D

    只有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
    A

    0.8

    B

    0.75

    C

    0.7

    D

    0.65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1.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已知三层横梁的支座弯矩如图所示。当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并取调幅系数为0.8时,则边横梁的跨中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

    A. 73.5
    B. 88
    C. 93
    D. 111

    答案:A
    解析:
    边梁边支座的剪力为:V0=24.24×7.5/2=90.9kN;边支座的弯矩产生剪力为:VM=(102-92)/7.5=1.33kN;边支座的剪力为:V=90.9-1.33=89.57kN;跨中剪力为零点距边支座距离为:x=89.75/24.24=3.7m;则跨中弯矩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梁端设计弯矩,调幅与效应组合的次序是()。

    • A、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 B、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 C、先进行水平与竖向荷载效应组合,再进行弯矩调幅
    • D、水平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别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 B、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 C、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 D、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距较大时,梁端弯距可考虑塑性调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单选题
    框架结构设计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B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组合

    C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及水平荷载作用进行内力组合,然后对组合弯矩进行调幅

    D

    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均可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受力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单跨连续梁(板)

    B

    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

    C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按塑性变形方法计算

    D

    均布荷载下,等跨连续板与次梁的内力计算,考虑弹性变形的内力重分布

    E

    连续梁、板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正确答案: E,A
    解析: 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直至破坏可以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M很小,混凝土、钢筋都处在弹性工作阶段。第Ⅰ阶段结束时拉区混凝土到达f,混凝土开裂。 第Ⅱ阶段:M增大,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渐退出工作。中和轴上移。压区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压应变呈曲线,第Ⅱ阶段结束时,钢筋应力刚到达屈服。此阶段梁带裂缝工作,这个阶段是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和裂缝宽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钢筋屈服后,应力不再增加,应变迅速增大,混凝土裂缝向上发展,中和轴迅速上移,混凝土压区高度减小,梁的挠度急剧增大。当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碎,梁即破坏。此阶段是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的依据。

  • 第20题:

    单选题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2016年真题]
    A

    0.8

    B

    0.75

    C

    0.7

    D

    0.6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5.4.3条规定,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0.35,且不宜小于0.10。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调幅系数定义为:β=1-Ma/Md,此处,Ma为调整后的弯矩值,Md为按弹性分析算得的荷载弯矩设计值,故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β=1-25%=0.75。

  • 第21题:

    单选题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梁端设计弯矩,调幅与效应组合的次序是()。
    A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B

    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C

    先进行水平与竖向荷载效应组合,再进行弯矩调幅

    D

    水平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别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B

    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C

    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D

    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需要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中哪项是正确的?()
    A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

    B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C

    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调幅,再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

    D

    对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将相应加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