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影响地物发射或反射光谱特性的环境因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光谱分析法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利用的物质特点是

    A: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
    B:吸收、发射或干射光谱谱系
    C:吸收、发射或衍射光谱谱系
    D:吸收、发射或折射光谱谱系
    E: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谱系

    答案:A
    解析:
    光谱分析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 第2题:

    不同地物对不同光谱波段的反射率大不相同,遥感就是根据各种地物特定的光谱特征来判断他们的性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发射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光源有哪几种?各种光源的特性及应用范围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射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和电火花三种。
    直流电弧:电极温度高,分析的绝对灵敏度高,背景小,电弧温度一般可达4000~7000K,可激发70种以上的元素。但弧光游移不定,重现性差,适用于做定性分析及低含量杂质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电极温度低于直流电弧,电弧温度稍高于直流电弧,激发能力稍强于直流电弧,灵敏度则稍低,但稳定性比直流电弧高,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于光谱定性定量分析。
    电火花:电极温度低,灵敏度低,火花温度高,可以激发难激发元素,放电稳定性好,适用于金属及合
    金的定量分析及难激发元素的分析。

  • 第4题:

    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

  • 第5题:

    简述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植被: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锋,位置在0.55μm(绿)处,两侧0.45μm(蓝)和0.67μm(红)则又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像,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像,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μm和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水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正因为如此,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响上,水体呈黑色。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这些都成为影响分析的重要依据。
    雪:雪的反射光谱和太阳光谱很相似,在0.4—0.6μm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反射率几乎接近100%,因而看上去是白色,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进入近红外波段吸收逐渐增强,而变成了吸收体。雪的这种反射特性在这些地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地物的光谱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反射率的变化,如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差异、大气状况等
    (1)太阳位置主要是指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改变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则地面物体入射照度发生改变,为了减小这两因素对反射率的影响,遥感卫星大多设计为同一地方时经过当地上空,但由于季节的变化和当地经纬度的变化,造成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2)传感器的位置是指传感器的观测角和方位角,一般空间遥感用的传感器大部分设计为垂直指向地面,这样影响较小,但由于卫星姿态引起的变化使传感器指向偏离垂直方向,仍会造成反射率的变化
    (3)不同的地理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地理景观等都会引起反射率的变化,还有海拔高度的不同,大气透明度改变也会造成反射率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光谱分析法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利用的物质特点是()
    A

    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

    B

    吸收、发射或反射光谱谱系

    C

    吸收、发射或衍射光谱谱系

    D

    吸收、发射或折射光谱谱系

    E

    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谱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光谱分析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 第8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光谱反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红外波段较可见光波段反射强

    B

    石棉瓦较其他材料反射弱

    C

    沥青较其他材料反射强

    D

    不同地物具有相同的反射光谱特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IP的特性不包括()。
    A

    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

    B

    时间响应

    C

    支持层

    D

    天然辐射的影响

    E

    动态范围


    正确答案: C
    解析: IP的特性包括:动态范围、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时间响应、天然辐射的影响四大特性。支持层是IP的基本结构方面的内容。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地物反射波谱定义,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特点。

    正确答案: 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植被反射光谱特点,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
    (1)可见光波段(0.4um-0.76u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绿)处,两侧0.45um(蓝)和0.67um(红)有两个吸收峰,主要是叶绿素的影响,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
    (2)在近红外波段(0.7-0.8um)有一个反射陡坡,在1.1um处有一个峰值,这是植被独有的特征,主要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的影响,有高反射率。
    (3)在中红外波段(1.3-2.5u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在1.45um、1.95um、和2.7u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为波谷。
    水体光谱特性
    (1)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较强,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率更强,所以,在近红外遥感影像上,水体呈黑色。
    (2)水体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中含有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增加,峰值出现在红色区;水中含有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
    雪的光谱特征
    (1)反射峰值出现在蓝光处,而后随波长增加反射率下降
    (2)在可见光的红绿蓝波段的反射率都比较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个()
    A

    太阳高度

    B

    大气条件

    C

    地形

    D

    物体的形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的重要依据,它反映了地物的()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A、发射率
    B、反射率
    C、透射率
    D、辐射功率

    答案:B
    解析:
    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波谱。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物体波谱曲线形态,反映出该地物类型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通过测量该地物类型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并以此与遥感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相对照,可以识别遥感影像中的同类地物。

  • 第14题:

    不同地物具有反射、发射和吸收电磁波的不同能力被称为()。

    • A、地物的实体特性
    • B、地物的光谱特性
    • C、地物的光谱能力
    • D、地物的物理特性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以下关于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光谱反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红外波段较可见光波段反射强
    • B、石棉瓦较其他材料反射弱
    • C、沥青较其他材料反射强
    • D、不同地物具有相同的反射光谱特性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关于地物反射光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叫做地物反射光谱
    • B、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 C、同类地物反射光谱相似
    • D、地物反射波普曲线除随不同地物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现也不同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线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①统计权重,谱线强度与统计权重成正比;
    ②激发电位,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是负指数关系,激发电位愈高,谱线强度愈小;
    ③谱线强度与跃迁几率成正比,所以主共振线的强度最大;
    ④温度升高,可以增加谱线的强度,但增加电离减少基态的原子数目,所以,要获得最大强度的谱线,应选择最适合的激发温度;
    ⑤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 第18题:

    多选题
    测量地物反射波谱特性获得地物波谱反射特性曲线,可以用于(    )。
    A

    遥感传感器光谱响应设计

    B

    选择遥感光谱段

    C

    地物分类识别

    D

    选择合适的影像获取时间

    E

    选择影像分辨率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线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①统计权重,谱线强度与统计权重成正比;
    ②激发电位,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是负指数关系,激发电位愈高,谱线强度愈小;
    ③谱线强度与跃迁几率成正比,所以主共振线的强度最大;
    ④温度升高,可以增加谱线的强度,但增加电离减少基态的原子数目,所以,要获得最大强度的谱线,应选择最适合的激发温度;
    ⑤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植被: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锋,位置在0.55μm(绿)处,两侧0.45μm(蓝)和0.67μm(红)则又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像,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像,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μm和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水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正因为如此,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响上,水体呈黑色。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这些都成为影响分析的重要依据。
    雪:雪的反射光谱和太阳光谱很相似,在0.4—0.6μm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反射率几乎接近100%,因而看上去是白色,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进入近红外波段吸收逐渐增强,而变成了吸收体。雪的这种反射特性在这些地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的重要依据,它反映了地物的()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A

    发射率

    B

    反射率

    C

    透射率

    D

    辐射功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地物发射或反射光谱特性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与地物的物理性状有关
    2、与光源的辐射强度有关
    3、与季节有关
    4、与探测时间有关
    5、与气象条件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不同地物具有反射、发射和吸收电磁波的不同能力被称为()。
    A

    地物的实体特性

    B

    地物的光谱特性

    C

    地物的光谱能力

    D

    地物的物理特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电磁辐射规律。不同地物具有反射、发射和吸收电磁波的不同能力被称为地物的光谱(或称波谱)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