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鱼类的骨骼有何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鱼类侧线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其与鱼类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主要作用是测定方位和感知水流,以自由游泳为主的种类,它们的体躯受到周围水的运动所起的作用,侧线管往往比较发达。鲨鱼游速迅速,头部侧线器官发达,鳐类营底栖生活,身体作波状运动它的背面及腹面有发达的侧线,可以感觉自上及自下而来的振动。

  • 第2题:

    真骨鱼类的精巢可分为哪两个类型?鲤科鱼类的精巢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真骨鱼类的精巢可分为辐射型和壶腹型。鲤科鱼类的精巢属壶腹型,其结构特点为:表面有腹膜形成的外膜,且结缔组织伸入精巢实质,将其隔成无数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小室,即壶腹,每个壶腹中有许多精小囊,精细胞在精小囊内发育。壶腹均开口于输精管。

  • 第3题:

    鱼类胰脏分布有何特点?简述胰液的成份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鱼类的胰脏分布有二种情况,一为坚实致密的块状胰,位于胃的末端与肠的交界处,见于软骨鱼类;二为分散胰,胰组织散存于肠的弯曲之间,并常有部分或全部埋入肝组织中形成肝胰脏,不易区分出来,见于硬骨鱼类。胰脏分泌的胰液注入肠内起消化作用,胰液的成份主要有胰蛋白酶、胰脂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类均有消化分解作用,这些酶在碱性环境中才能起作用

  • 第4题:

    鱼类暗色肉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暗色肉存在于体侧线的表面及背侧部和腹侧部之间,其肌纤维稍细,富含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色素蛋白质及各种酶蛋白。鱼体暗色肉的多少因鱼种而异。一般活动性强的中上层鱼类暗色肉多,由鱼体侧线下沿水平隔膜两侧的外部伸向脊骨的周围。暗色肉比普通肉含有较多的色素蛋白质之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等,在生理上可以适应缓慢持续性的洄游运动;而普通肉则与此相反,主要适宜于猎食、跳跃、避敌等的急速运动。在食用价值和加工贮藏性能方面,则暗色肉低于白色肉。

  • 第5题:

    鱼类的皮肤有什么特点?有何机能?其主要的衍生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特点:表皮一般薄而柔软,无角质层构造,并且分化出许多腺细胞,真皮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大量色素细胞分布,且有血管和神经。机能:防御机械损伤,防护化学物质的伤害,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入。衍生物种类:黏液腺、毒腺、色素细胞、鳍条、鳞片、珠星等。

  • 第6题:

    问答题
    鱼类的骨骼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在鱼类中,作为支持躯体中轴的脊索为一系列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代替,从而加强了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的机能。
    鱼类的骨骼的组成:包括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脊柱,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鳍骨,带骨是指连接四肢骨与脊柱之间的骨骼。
    头骨:包括脑颅(一般指包围脑、眼、耳和鼻等的骨骼的统称)和咽颅(指包围口和咽的骨骼的统称,如鱼的鳃骨,即鳃弓就属于咽颅骨骼的组成部分),鱼类头骨最为复杂,骨块数目最多,对头骨各骨块的名称一般不要求记住,可一般了解。
    脊柱:无颈椎,脊椎骨和头骨相连,头不能转动。脊柱分化程度低,只分为躯椎和尾椎。每一躯椎由椎体(椎本体)、椎弓(髓弓,弓形,位于椎体背方两侧,中枢神经的脊髓从中通过,故名)、髓棘(棘突,由椎体背方左右两侧的椎弓在其相交处愈合而形成的刺形骨骼部分)、椎体横突(是椎本体两侧的横向突出部分)4部分组成,椎体横突与肋骨相关节;尾椎由椎体(椎本体)、椎弓(髓弓)、髓棘(棘突)、脉弓(弓形,位于椎体腹方两侧,是尾动脉和尾静脉的通道,故名)、脉棘(由椎体腹方左右两侧的脉弓在其相交处愈合而形成的刺形骨骼部分)5部分组成。尾椎不与肋骨相连。鱼类有肋骨,无胸骨。
    椎体全为双凹型(是最原始类型)。在相邻两椎体间的空隙和椎体中央小管内尚留有残余的脊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鱼类的生长有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何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 鱼类的生长特点有:①连续性生长,鱼类一生中可继续不断的生长,直至衰老和死亡为止;②阶段性生长,性成熟前生长快,性成熟后生长减慢,性成熟前主要表现为体长大幅度增加,性成熟后长度生长下降,体重增长上升,衰老期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均急剧下降;③季节性生长,春夏季生长迅速,秋冬季节生长渐趋缓慢。
    掌握鱼类的上述生长特点,可帮助我们确定鱼类的养殖周期,选择其生长快的那段时期进行养殖;确定鱼类的捕捞规格;及时将饲养已超过生长迅速期的个体捕捞上市,降低水体的食物消耗量;在鱼类生长迅速的春夏季,采取有效的养殖措施,加速鱼类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鱼类卵巢发育分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细胞和组织特点?

    正确答案: 1.卵原细胞增殖期(第Ⅰ期卵巢)
    卵细胞:
    ①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数量;
    ②细胞小,卵径5-15微米,核占直径的一半;
    ③由第一时相卵原细胞组成
    卵巢:
    ①仅为宽约1mm左右的白色半透明细线;
    ②无法分辨雄、雌。一生只出现一次
    2.小生长期(第Ⅱ期卵巢)
    卵细胞:
    ①只是原生质的不断增加,无卵黄的积累;
    ②细胞为多角形或圆形,为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
    ③此时期称第二时相初级卵母细胞;
    ④Ⅱ期卵巢可直接发育而来,也可以是产卵后退化到第Ⅱ期的卵巢。
    卵巢:
    ①此时的卵巢叫第Ⅱ期卵巢;
    ②扁带状,宽10mm,白色透明,看不到卵粒;
    ③但卵巢表面有微血管分布。
    3.大生长期(第Ⅲ期卵巢)
    卵巢:
    ①块状,淡青灰色,约占腹腔1/2;
    ②肉眼可见卵粒,但相互粘连,血管明显;
    ③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
    ④只有性成熟后的鱼,卵巢才能发育到这一期
    卵子:
    ①卵黄的积累初期;
    ②d=300-500微米,卵外有两层滤泡
    大生长期(第Ⅳ期卵巢)
    卵巢:
    ①长囊状,宽4.5cm,青灰色,也有黄色或棕黄色细胞;
    ②内已充满卵黄颗粒,卵大而饱满,已游离,卵巢有粗血管分布,占体重15-20%(占腹腔的2/3);
    ③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末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
    ④家鱼此期维持约1月,若不能排卵,卵巢将退化
    卵子:
    ①卵黄的积累后期,卵黄充满细胞;
    ②d=500-1100微米,比卵原细胞大几十倍;
    ③从第Ⅳ期末过渡到第V期,一般只需几小时,否则,便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
    4.成熟期(第Ⅴ期卵巢)
    卵巢:
    ①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卵粒大而饱满,呈游离状态;
    ②卵巢发育到第Ⅳ期只完成生长成熟,为二倍体,不能受精;
    ③此时在内、外源性激素的作用下,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并停留在第二次分裂中期,等待受精。这一过程叫生理成熟。
    5.退化期(第Ⅵ期卵巢)
    特点:
    ①产卵后的卵巢或退化吸收的卵巢为第Ⅵ期卵巢;
    ②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
    ③此期主要是卵巢恢复整理阶段:吸收残卵、卵巢修复;结束后,卵巢又回到第Ⅱ期,新一代的性细胞又开始发育,进入第二个周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人体中骨骼的数量及分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人体中的骨骼共有206块,可将它们分成两大部分即:①中轴骨:是指位于身体中轴部位(除四肢骨)的骨。颅骨29块: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蝶骨1块、颞骨2块、筛骨1块(以上属于脑颅骨);上颌骨2块、腭骨2块、颧骨2块、鼻骨2块、泪骨2块、下鼻甲骨2块、下颌骨1块、梨骨1块、舌骨1块(以上属于面颅骨);听小骨共有6块,两侧对称,每侧3块听小骨,根据其位置自外向内依次是锤骨、砧骨和镫骨。椎骨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24块、胸骨1块②四肢骨:共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主要包括:肩胛骨2块、锁骨2块、肱骨2块、尺骨2块、桡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髋骨2块、股骨2块、腓骨2块、胫骨2块、髌骨2块、跗骨14块、蹠骨10块、趾骨28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爬行纲的外型、皮肤和骨骼系统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爬行纲的基本体型有蜥蜴型、蛇型和龟鳖型三种。体表被有鳞片或骨板,其显著特点之一是皮肤的表层角质化很厚,这样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从体表蒸发(解决陆生的保水问题)。
    骨骼系统的特点有:中轴骨骼的颅骨为高颅型(表现为高而隆起,对应着脑较发达);有单一的枕髁,枕髁与颈椎相关节。颅底出现雏形的次生腭;在颅骨两侧眼窝的后方出现1—2个颞孔(颞窝),它说明爬行类的咬肌发达;在两眼窝之间有眶间隔;脊柱已分化为真陆栖脊椎动物(不包括两栖类)共有的颈椎(其第一块称环椎,第二块称枢椎,其余为一般的颈椎)、胸椎(其标志是通过肋骨与胸骨相连而形成胸阔)、腰椎(也附生肋骨,但不参与形成胸阔)、荐椎(与后肢的股骨头形成关节)和尾椎等五部分;椎体为前凹型或后凹型。
    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肢骨,为陆生脊椎动物所共有,但有变化;在前肢包括肩带和前肢骨;后肢包括腰带和后肢骨。骨盆为封闭式;蛇类缺附肢骨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鱼类暗色肉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暗色肉存在于体侧线的表面及背侧部和腹侧部之间,其肌纤维稍细,富含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色素蛋白质及各种酶蛋白。鱼体暗色肉的多少因鱼种而异。一般活动性强的中上层鱼类暗色肉多,由鱼体侧线下沿水平隔膜两侧的外部伸向脊骨的周围。暗色肉比普通肉含有较多的色素蛋白质之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等,在生理上可以适应缓慢持续性的洄游运动;而普通肉则与此相反,主要适宜于猎食、跳跃、避敌等的急速运动。在食用价值和加工贮藏性能方面,则暗色肉低于白色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鱼类的消化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消化管从口开始至肛门,为一延长的肌肉管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鱼类的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统称为口咽腔。内无唾液腺和其它消化腺,仅有黏液腺,黏液能润滑食物,帮助吞咽。口咽腔内有“舌”、齿、鳃耙等器官,起帮助鱼类摄取食物的作用。鱼类食道很短,食道内壁很厚,有许多纵行的黏膜褶,并分布有味蕾,对食物有选择和吐弃的功能。胃是肠管前端膨大的部分。有的种类无胃或不明显。胃内壁也有纵行的黏膜褶,并分布有胃腺,胃靠近食道部分称贲门部,靠近肠管部分称幽门部,有些肉食性鱼类在幽门部附近附生有幽门盲囊。胃的形态随种类不同而异。肠是鱼类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部位。肠的粗细、长短与鱼的种类、摄取食物的性质有关。软骨鱼类肠比较短,其内有螺旋瓣,硬骨鱼类的肠内有黏膜褶,且植物性食性的鱼类肠较长,可为体长的数倍或上十倍,盘曲也较多,以动物为食的种类肠较短,有的不及体长的一半,亦无盘曲现象。有些鱼类肠管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肛门是肠管末端向体外的开口,一般位于臀鳍基部起点,也有前移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爬行纲的外型、皮肤和骨骼系统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爬行纲的基本体型有蜥蜴型、蛇型和龟鳖型三种。体表被有鳞片或骨板,其显著特点之一是皮肤的表层角质化很厚,这样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从体表蒸发(解决陆生的保水问题)。
    骨骼系统的特点有:中轴骨骼的颅骨为高颅型(表现为高而隆起,对应着脑较发达);有单一的枕髁,枕髁与颈椎相关节。颅底出现雏形的次生腭;在颅骨两侧眼窝的后方出现1—2个颞孔(颞窝),它说明爬行类的咬肌发达;在两眼窝之间有眶间隔;脊柱已分化为真陆栖脊椎动物(不包括两栖类)共有的颈椎(其第一块称环椎,第二块称枢椎,其余为一般的颈椎)、胸椎(其标志是通过肋骨与胸骨相连而形成胸阔)、腰椎(也附生肋骨,但不参与形成胸阔)、荐椎(与后肢的股骨头形成关节)和尾椎等五部分;椎体为前凹型或后凹型。
    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肢骨,为陆生脊椎动物所共有,但有变化;在前肢包括肩带和前肢骨;后肢包括腰带和后肢骨。骨盆为封闭式;蛇类缺附肢骨骼。

  • 第14题:

    鱼类的消化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消化管从口开始至肛门,为一延长的肌肉管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鱼类的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统称为口咽腔。内无唾液腺和其它消化腺,仅有黏液腺,黏液能润滑食物,帮助吞咽。口咽腔内有“舌”、齿、鳃耙等器官,起帮助鱼类摄取食物的作用。鱼类食道很短,食道内壁很厚,有许多纵行的黏膜褶,并分布有味蕾,对食物有选择和吐弃的功能。胃是肠管前端膨大的部分。有的种类无胃或不明显。胃内壁也有纵行的黏膜褶,并分布有胃腺,胃靠近食道部分称贲门部,靠近肠管部分称幽门部,有些肉食性鱼类在幽门部附近附生有幽门盲囊。胃的形态随种类不同而异。肠是鱼类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部位。肠的粗细、长短与鱼的种类、摄取食物的性质有关。软骨鱼类肠比较短,其内有螺旋瓣,硬骨鱼类的肠内有黏膜褶,且植物性食性的鱼类肠较长,可为体长的数倍或上十倍,盘曲也较多,以动物为食的种类肠较短,有的不及体长的一半,亦无盘曲现象。有些鱼类肠管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肛门是肠管末端向体外的开口,一般位于臀鳍基部起点,也有前移的。

  • 第15题:

    哺乳类的骨骼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出现肘和膝关节;颈椎7枚(仅极个别例外);下颌由单一的齿骨(脊椎动物中最少)组成;头骨有2个枕骨髁(次点与两栖类相同,而与爬行类及鸟类不同)。
    脊柱的分区与爬行类及鸟类的相同,即分为:颈椎(第一块称为环椎,它呈环状,故名;第二块为枢椎,其余5块为一般的颈椎)、胸椎、腰椎、荐椎(指与腰带骨相连的椎骨)和尾椎几部分。
    胸椎:12—15块,两侧与肋骨相关节(是否与肋骨相关节是区别胸椎与腰椎的标志之一),肋骨再与胸骨相连而共同组成胸阔。
    哺乳类的脊椎骨的椎体为双平型椎体,相邻的椎体之间具有软骨构成的椎间盘,它能缓冲运动时对脑及内脏的震动。
    头骨:颅腔大,与脑发达相统一。为解决口腔咀嚼和呼吸同时进行的矛盾,在口腔顶壁形成了次生腭,它是由前颌骨、颌骨及腭骨在口腔顶壁形成的骨板,并与其后的软腭(非骨骼组成部分)一起形成板状结构,这样可使空气沿鼻通路向后输送到喉,从而使咀嚼时能完成正常呼吸。
    颧弓:由颌骨、颞骨的突起以及颧骨本体共同构成,与咀嚼肌发达相统一,它作为咀嚼肌的起点,咀嚼肌的止点是下颌骨。
    肩带由肩胛骨、锁骨和乌喙骨组成,肩胛骨、锁骨发达,乌喙骨退化为肩胛骨上的一个小突起。
    腰带和骨盆: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此点与一般脊椎动物相同),骨盆为关闭式骨盆(此点与爬行类相同,而与鸟类不同)。
    四肢的组成与一般脊椎动物相同。四肢的显著特点是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

  • 第16题:

    简述人体中骨骼的数量及分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人体中的骨骼共有206块,可将它们分成两大部分即:①中轴骨:是指位于身体中轴部位(除四肢骨)的骨。颅骨29块: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蝶骨1块、颞骨2块、筛骨1块(以上属于脑颅骨);上颌骨2块、腭骨2块、颧骨2块、鼻骨2块、泪骨2块、下鼻甲骨2块、下颌骨1块、梨骨1块、舌骨1块(以上属于面颅骨);听小骨共有6块,两侧对称,每侧3块听小骨,根据其位置自外向内依次是锤骨、砧骨和镫骨。椎骨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24块、胸骨1块②四肢骨:共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主要包括:肩胛骨2块、锁骨2块、肱骨2块、尺骨2块、桡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髋骨2块、股骨2块、腓骨2块、胫骨2块、髌骨2块、跗骨14块、蹠骨10块、趾骨28块。

  • 第17题:

    鱼类的生长有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何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 鱼类的生长特点有:
    ①连续性生长,鱼类一生中可继续不断的生长,直至衰老和死亡为止;
    ②阶段性生长,性成熟前生长快,性成熟后生长减慢,性成熟前主要表现为体长大幅度增加,性成熟后长度生长下降,体重增长上升,衰老期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均急剧下降;
    ③季节性生长,春夏季生长迅速,秋冬季节生长渐趋缓慢。
    掌握鱼类的上述生长特点,可帮助我们确定鱼类的养殖周期,选择其生长快的那段时期进行养殖;确定鱼类的捕捞规格;及时将饲养已超过生长迅速期的个体捕捞上市,降低水体的食物消耗量;在鱼类生长迅速的春夏季,采取有效的养殖措施,加速鱼类生长。

  • 第18题:

    问答题
    鱼类卵原细胞繁殖期是指哪一期?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时相卵原细胞
    特点:有丝分裂,只增加细胞数量,不增加细胞体积;一般都是性腺刚刚开始发育的幼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真骨鱼类的精巢可分为哪两个类型?鲤科鱼类的精巢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真骨鱼类的精巢可分为辐射型和壶腹型。鲤科鱼类的精巢属壶腹型,其结构特点为:表面有腹膜形成的外膜,且结缔组织伸入精巢实质,将其隔成无数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小室,即壶腹,每个壶腹中有许多精小囊,精细胞在精小囊内发育。壶腹均开口于输精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鱼类侧线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其与鱼类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主要作用是测定方位和感知水流.以自由游泳为主的种类,它们的休躯受到周围水的运动所起的作用,侧线管往往比较发达,鲨鱼游速迅速,头部侧线器官发达,鳐类营底栖生活,身体作波状运动它的背面及腹面有发达的侧线,可以感觉自上及自下而来的振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鱼类胰脏分布有何特点?简述胰液的成份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鱼类的胰脏分布有二种情况,一为坚实致密的块状胰,位于胃的末端与肠的交界处,见于软骨鱼类;二为分散胰,胰组织散存于肠的弯曲之间,并常有部分或全部埋入肝组织中形成肝胰脏,不易区分出来,见于硬骨鱼类。胰脏分泌的胰液注入肠内起消化作用,胰液的成份主要有胰蛋白酶、胰脂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类均有消化分解作用,这些酶在碱性环境中才能起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鱼类的血液循环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鱼类的血液循环包括液体和管道两部分。液体是指血液和淋巴液;管道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心脏位于鳃弓后下方的围心腔内。在硬骨鱼中由静脉窦、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在心室前有一膨大称动脉球,因其无博动能力,故不是心脏的组成部分;在软骨鱼类中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4部分组成。
    鱼类的血液循环方式是单循环,即从心脏压出的血液经鳃区交换气体后,由出鳃动脉汇合成的背大动脉将多氧血运送到鱼体各个部分,供给各种器官组织的氧及养料等,由各器官组织离开的少氧血,又带着代谢废物或营养物质(在肠及肝处获得)循着由小到大的静脉血管回流,最终流回心脏,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循环。此种循环是单一的一圈,故称为单循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鱼类的生长有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何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 鱼类的生长特点有:
    ①连续性生长,鱼类一生中可继续不断的生长,直至衰老和死亡为止;
    ②阶段性生长,性成熟前生长快,性成熟后生长减慢,性成熟前主要表现为体长大幅度增加,性成熟后长度生长下降,体重增长上升,衰老期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均急剧下降;
    ③季节性生长,春夏季生长迅速,秋冬季节生长渐趋缓慢。掌握鱼类的上述生长特点,可帮助我们确定鱼类的养殖周期,选择其生长快的那段时期进行养殖;确定鱼类的捕捞规格;及时将饲养已超过生长迅速期的个体捕捞上市,降低水体的食物消耗量;在鱼类生长迅速的春夏季,采取有效的养殖措施,加速鱼类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