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症状:初期病部变色,水肿,变软,手按后下陷,后期失水干裂,边缘变黑。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
更多“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症状。”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发病因素。


    正确答案: 发病因素:与树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造林及管理状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病虫害等有关。

  • 第2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原:有性型:污黑腐皮壳属
    无性型:金黄壳囊孢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

  • 第3题:

    为什么北方地区容易发生杨树腐烂?


    正确答案: 腐烂病菌为弱寄生菌,它们只能侵害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科伤口或衰弱的部位生活,并逐渐对活组织进行侵染,该病害可在已死的树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腐烂病菌在苗木中带菌率很高,当条件合适时病害可大量发生,同时都是通过伤口侵入。由于北方地区易发生冻害、灼伤、风沙、病虫害等其他病害,易造成伤口,且树皮含水量与病害发生关系密切,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含水量在75%以上不发生腐烂病,在75%以下易发生。

  • 第4题:

    苹果腐烂病的溃疡型症状有何特点?如何如防治苹果腐烂病?


    正确答案: 溃疡型症状: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初期病部表面红褐色,水浸状,略隆起,后皮层腐烂,常溢出黄褐色汁液。病组织松软,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略下陷呈黑色,边缘开裂,表面生成许多小黑点。雨后潮湿,小黑点溢出橘黑色卷曲状孢子丝。如果有病斑绕枝干一周,则枝干枯死。
    防治措施:(1)提高树体抗病力,合理施肥,灌水,负载,修剪,保叶促根;
    (2)树干涂白;
    (3)消灭菌源:注意果园卫生,重刮皮,休眠期喷药保护;
    (4)预防保护:伤口用煤焦油或油漆封闭。早春树体萌动前,喷杀菌剂保护。3~5倍石硫合剂50~100倍液;
    (5)刮除病斑:刮治,割治,包泥(6)及时桥接:枝干桥接,实生苗桥接。

  • 第5题:

    杨树灰斑病有哪些症状?


    正确答案: 由发病部位不同可表现出的不同的症状类型。在叶部为灰斑病;在顶梢为黑梢病,也叫黑脖子病;在茎干皮部则产生肿茎溃疡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灰斑型:病叶最初生出水渍状斑,很快变为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周围为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2.黑斑型:在雨后或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多从叶子尖端或边缘发生,迅速发展成大块坏死性病斑,在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层。
    3.枯梢型:病菌侵染后导致嫩梢变黑枯死,而病部以上部分的枝叶为绿色,但很快死亡变黑,病梢常弯曲下垂或由此处折断,老乡称为“黑脖子”。
    4.肿茎溃疡型:在苗木的茎干皮部,开始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长度1~4cm(厘米),后失水下陷变黑,病斑中央渐变白色,出现黑绿色小点。随着树木生长和病斑发展,病部肿大,纵向开裂,露出变红色的木质部。

  • 第6题:

    问答题
    苹果腐烂病的溃疡型症状有何特点?如何如防治苹果腐烂病?

    正确答案: 溃疡型症状: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初期病部表面红褐色,水浸状,略隆起,后皮层腐烂,常溢出黄褐色汁液。病组织松软,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略下陷呈黑色,边缘开裂,表面生成许多小黑点。雨后潮湿,小黑点溢出橘黑色卷曲状孢子丝。如果有病斑绕枝干一周,则枝干枯死。
    防治措施:(1)提高树体抗病力,合理施肥,灌水,负载,修剪,保叶促根;
    (2)树干涂白;
    (3)消灭菌源:注意果园卫生,重刮皮,休眠期喷药保护;
    (4)预防保护:伤口用煤焦油或油漆封闭。早春树体萌动前,喷杀菌剂保护。3~5倍石硫合剂50~100倍液;
    (5)刮除病斑:刮治,割治,包泥(6)及时桥接:枝干桥接,实生苗桥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发病规律和潜育期。

    正确答案: 发病规律:侵染循环
    潜育期:6-10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杨树腐烂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又称烂皮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失水后,树皮干缩下陷,有时呈龟裂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或雨后,小突起中挤出橘黄色胶质卷丝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
    防治方法:
    1、插条应贮于阴冷处,以免在贮藏不善而降低插条生活力,
    2、适地适树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适时、合理修剪。剪口要平滑,剪下的枝条要及时运走和处理。做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带有大量病菌,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做桩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在早春用高浓度的石硫合剂等喷洒,清除侵染来源。
    4、营造半透式防护林带,在迎风面的边行外栽小灌木保护。
    5、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科学造林和管理,提高树木生活力。
    (2)选用优良的造林树种。
    (3)化学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防治措施:选育抗病品种。
    培育健康壮苗,苗木尽量少带菌。
    加强管理。
    排灌、松土除草、林粮间作、整枝间伐、保护伤口、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清除初侵染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症状。

    正确答案: 症状:初期病部变色,水肿,变软,手按后下陷,后期失水干裂,边缘变黑。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杨树腐烂的主要症状特点?

    正确答案: 病斑在树干或大的枝条上表现干腐、枯梢、枯枝等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杨树腐烂病。


    正确答案: 1.病症:开始时病斑向外流出汁液,后干枯下陷,在上产生子实体。后病斑发展成麻丝状,甚至露出木质部。
    2.病原: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很好培养),分生孢子为无色单胞,腊肠形。子囊孢子为单胞。
    3.侵染循环:以子座越冬,春季产生有性和无性孢子,有性孢子随风传播,无性孢子随雨水传播。病原物可直接侵染,借助伤口侵染更易。一年可多次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
    4.防治:干旱缺水时最易发病(含水量<0.8),所以移植和种植时注意防旱。
    (1)起苗前浇足水;
    (2)从起苗到种植的时间尽可能短,可以不假植;
    (3)种植前树苗泡水一天;
    (4)种后浇足水。
    5.干旱和冻害会加重杨树腐烂病。

  • 第14题:

    杨树,柳树,国槐溃疡病,严重的时候回变腐烂,可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树干涂刷10倍食用碱液或40%福美砷粉剂50倍液。

  • 第15题:

    杨树腐烂的主要症状特点?


    正确答案:病斑在树干或大的枝条上表现干腐、枯梢、枯枝等症状。

  • 第16题: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科学造林和管理,提高树木生活力。
    (2)选用优良的造林树种。
    (3)化学治疗。

  • 第17题:

    问答题
    杨树,柳树,国槐溃疡病,严重的时候回变腐烂,可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树干涂刷10倍食用碱液或40%福美砷粉剂50倍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原:有性型:污黑腐皮壳属
    无性型:金黄壳囊孢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的区别。

    正确答案: 杨树烂皮病的典型症状为:病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大而稀疏的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杨树溃疡病的典型症状为:此病有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症状。
    溃疡型: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1cm,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泡内有略带腥味的粘液。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很快发展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最后病斑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一隆起的愈伤组织,中央裂开,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
    枯梢型:在当年定植的幼树主干上先出现不明显的小斑,呈红褐色,2~3月后病斑迅速包围主干,致使上部梢头枯死。随后在枯死部位出现小黑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杨树灰斑病有哪些症状?

    正确答案: 由发病部位不同可表现出的不同的症状类型。在叶部为灰斑病;在顶梢为黑梢病,也叫黑脖子病;在茎干皮部则产生肿茎溃疡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灰斑型:病叶最初生出水渍状斑,很快变为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周围为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2.黑斑型:在雨后或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多从叶子尖端或边缘发生,迅速发展成大块坏死性病斑,在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层。
    3.枯梢型:病菌侵染后导致嫩梢变黑枯死,而病部以上部分的枝叶为绿色,但很快死亡变黑,病梢常弯曲下垂或由此处折断,老乡称为“黑脖子”。
    4.肿茎溃疡型:在苗木的茎干皮部,开始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长度1~4cm(厘米),后失水下陷变黑,病斑中央渐变白色,出现黑绿色小点。随着树木生长和病斑发展,病部肿大,纵向开裂,露出变红色的木质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杨树腐烂病。

    正确答案: 1.病症:开始时病斑向外流出汁液,后干枯下陷,在上产生子实体。后病斑发展成麻丝状,甚至露出木质部。
    2.病原: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很好培养),分生孢子为无色单胞,腊肠形。子囊孢子为单胞。
    3.侵染循环:以子座越冬,春季产生有性和无性孢子,有性孢子随风传播,无性孢子随雨水传播。病原物可直接侵染,借助伤口侵染更易。一年可多次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
    4.防治:干旱缺水时最易发病(含水量<0.8),所以移植和种植时注意防旱。
    (1)起苗前浇足水;
    (2)从起苗到种植的时间尽可能短,可以不假植;
    (3)种植前树苗泡水一天;
    (4)种后浇足水。
    5.干旱和冻害会加重杨树腐烂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传播途径和侵入途径。

    正确答案: 传播:气流、雨水、昆虫。
    侵入途径:各种伤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发病因素。

    正确答案: 发病因素:与树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造林及管理状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病虫害等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