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产量形成期较高的光合生产量、适宜的LAI及较高的总颖花量、较高的粒叶比与良好叶系配置、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高的根活量、茎蘖成穗率较高且穗数适宜
更多“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就是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麦中产变高产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
    • B、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 C、群体发育与土肥水之间的矛盾
    • D、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

    正确答案:D

  • 第2题:

    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正确答案:就是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

  • 第3题:

    如果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检索式:a=袁隆平*(k=(水稻+稻谷)*高产),下列检索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是:袁隆平,或者关键词是:水稻或者稻谷并且高产
    • B、作者是:袁隆平,并且关键词是:水稻并且稻谷或者高产
    • C、作者是:袁隆平,并且关键词是:水稻或者稻谷并且高产
    • D、刊名是:袁隆平,并且关键词是:水稻并且稻谷或者高产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两高一优生产技术是指()。

    • A、高产、高效、优质
    • B、高投入、高产出、优结构
    • C、高起点规划、高投入、优布局
    • D、高投入、高产、优适口性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描述高产棉田棉花开花期个体及群体的形态特征?


    正确答案:个体长势长相:花上叶数8片左右;顶心舒展,未展叶呈马耳朵状,叶包蕾,倒5叶节柄比为0.5左右。株高60.O厘米左右,红茎比0.70左右,主茎日增长量1.O厘米左右为壮苗。未展叶叶尖弯曲,顶心呈疙瘩状,大蕾包围顶心,且顶心不随太阳转,倒1叶明显小于倒2叶或倒1叶已大而无新叶展平,花上叶数少于7片叶为受旱苗。花上叶数多于9片,叶片大而有生机,中部节间长大于6.O厘米为旺苗。群体长相:棉田小行封行,大行不封行;叶色转淡,为壮苗。大行似封非封,叶色鲜绿发亮,背着太阳看,棉田叶片反光,为旺苗。叶色灰绿、无生气为受旱苗。

  • 第6题:

    试述合理的棉花高产群体结构。


    正确答案: 一个合理的棉花高产群体结构应该使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都得到比较健全而协调的发展。(5分)
    在新疆早中熟棉区亩产籽棉600公斤高产群体结构的主要指标为:亩实收株数15000株,最终株高在65—70㎝,单株果枝8—10台。单株结铃8—9个,亩总铃数12万个,铃重5—6克,衣分42%以上,亩产籽棉600公斤上下,亩产皮棉250公斤。(10分)

  • 第7题:

    为了实现水稻持续稳产、高产,必须改善地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高产和优质特性
    • B、性状和特性
    • C、抗性和高产特性
    • D、优质特性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企业要实现优质、低耗、高产的生产目标,就必须采用先进、合理的()。


    正确答案:装配工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实现水泥磨的优质、高产、低消耗?

    正确答案: 控制合理的料球比,装载量,研磨体级配。稳定磨机运动,使磨机处在最佳参数配合情况下生产,是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必要条件。其次是控制合理的率值,稳定合理的热功制度,提高物料的易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正确答案: (1)分枝结构合理:茶树分枝级数多,骨干枝粗壮而且分布均匀,生产枝健壮而茂密。一般认为骨干枝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数的比值以1:3:6~9为宜。
    (2)树冠高度适中:茶叶产量的高低并不决定于茶树的高度,但过高或过低还是会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茶树树冠培养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为合适。
    (3)树冠广阔,覆盖度大:高幅比(树冠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一般达到1:1.5~2.0左右。即若树冠高度为80cm,则其宽度应为120cm~160cm。同时要使树冠覆盖度达到85%以上水平。树冠面一般采用弧型和水平型较好。弧型冠面上分布的芽均匀一致,密度较高,是制绿茶和名优茶所需的茶芽。
    (4)有适当的叶层厚度:一般中小叶种高产树冠面应有10~15cm厚的叶层。新芽生长时老叶逐渐脱落,所以在生长季节中,采摘应适当留叶,以利下季芽叶的正常发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设计一个选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育种程序(从选育亲本开始到品种比较试验为止)。

    正确答案: 1•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的选择,从原始材料圃中选择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作为亲本,种植于亲本圃。
    2•选种圃,F1•F2按组合混合种,点播稀植,肥力宜高。从F2开始,当选单株种成行,小珠作物每10~20行,中株作物每5~10行种一行对照。
    3•鉴定圃,条播,种植密度接近大田生产,进行初步的产量比较试验及性状的进一步凭定。
    4•品种比较试验,品种数目较大,重复4~5次。在较大面积上对品种的产量•品质等进行更精确和详细的考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正确答案: (1)分枝结构合理:茶树分枝级数多,骨干枝粗壮而且分布均匀,生产枝健壮而茂密。一般认为骨干枝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数的比值以1:3:6~9为宜。
    (2)树冠高度适中:茶叶产量的高低并不决定于茶树的高度,但过高或过低还是会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茶树树冠培养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为合适。
    (3)树冠广阔,覆盖度大:高幅比(树冠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一般达到1:1.5~2.0左右。即若树冠高度为80cm,则其宽度应为120cm~160cm。同时要使树冠覆盖度达到85%以上水平。树冠面一般采用弧型和水平型较好。弧型冠面上分布的芽均匀一致,密度较高,是制绿茶和名优茶所需的茶芽。
    (4)有适当的叶层厚度:一般中小叶种高产树冠面应有10~15cm厚的叶层。新芽生长时老叶逐渐脱落,所以在生长季节中,采摘应适当留叶,以利下季芽叶的正常发育。

  • 第14题:

    目前我国高产作物群体最适叶面积指数一般为4~6。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小麦从调节()出发,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创高产。

    • A、分蘖穗
    • B、主茎穗
    • C、分蘖率
    • D、基本苗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提高群体整齐度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保证。群体整齐度是指()。

    • A、出苗时间整齐一致
    • B、植株大小整齐一致
    • C、生长发育整齐一致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壮苗要有合理的( )结构,叶面适中,才能获得稳产,高产。

    • A、个体
    • B、群体
    • C、单株
    • D、数量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小麦高产群体调控程序。


    正确答案:小麦群体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生产上经常出现生育前期是适宜的群体,发展到中后期又变成过大或过小群体而不能高产;也有前期不是理想的群体,到中后期又转化为适宜群体而达到高产。因此在小麦的一生中均要进行群体的调控。小麦高产群体的调控程序是:1、根据当地生态、生产条件、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栽培特性、以及产量指标与适宜穗数指标,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2、在适宜基本苗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在分蘖成穗可靠叶龄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值;3、在实现上述茎蘖数基础上,控制无效分蘖发生,减少无效光合生产,降低高峰苗,高峰苗不超过预期穗数的2.0-2.5倍;4、控制最大LAI在6-7,并于孕穗期封行;5、开花后控制LAI下降速度。

  • 第19题:

    以下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 A、太空椒和抗虫棉
    • B、无子番茄和“番茄—马铃薯”
    •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
    • 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作物的个体和群体有何关系?如何协调二者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正确答案: (1)作物个体与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但群体中的个体已不同于一个单独的个体,单独生长个体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高低,绝不与群体中生长的个体相对应。
    (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种植密度稀,有利于个体生长,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群体生长最小,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种植密度大,个体生长不良,但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生长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如果密度进一步加大,则群体生产量将进一步递减,产量下降。
    (3)利用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原理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作物产量:除了种植密度外,品种的选择、肥料的施用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都能影响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在品种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

  • 第21题:

    怎样实现水泥磨的优质、高产、低消耗?


    正确答案:控制合理的料球比,装载量,研磨体级配。稳定磨机运动,使磨机处在最佳参数配合情况下生产,是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必要条件。其次是控制合理的率值,稳定合理的热功制度,提高物料的易磨性。

  • 第22题:

    问答题
    怎样协调作物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正确答案: (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作物的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但群体中的个体已不同于一个单独的个体。群体的产量虽然取决于每个个体的产量,但也绝不是每个个体产量充分增长的总和。在群体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引起了群体内部环境的改变,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生长发育的反复过程,使作物群体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自动调节”现象,如在稻、麦等作物群体中分蘖数的消长、穗数和粒数的调节、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的变化等,便是自动调节的反映。但自动调节能力是相对的、有一定范围的,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向有利于产量形成的方向发展。
    (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一般说来,种植密度稀,有利于个体生长,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群体生长量小,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种植密度大,个体生长不良,但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生长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如果密度进一步加大,则群体生产量将逐渐递减,产量下降。这是因为种植密度的差异除影响个体的生长外,还会影响到群体的透光性和通风性,使作物的光合作用效能受到影响,同时水温、土温以及CO2浓度等群体内环境因子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影响到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以及微生物的活动、病虫害的传播蔓延等;这种变化还会导致植株倒伏及不同程度的生理障碍。一般说来,只有种植密度合理,其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协调较好,单位面积产量也较高。
    (3)利用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原理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除了种植密度外,品种的选择、肥料的施用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都能影响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在品种的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若要进一步进行集约栽培,尚需在半矮秆和直立叶型的基础上,还需注意叶片厚度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产。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群体影响很大,如施用氮肥,一是影响作物营养器官和产品器官的生长发育,二是协调作物群体结构大小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因此施肥时期和施用量必须适时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作物的生长,特别是调节植株高度和叶面积大小,对合理群体的形成十分有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如果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检索式:a=袁隆平*(k=(水稻+稻谷)*高产),下列检索说法正确的是()
    A

    作者是:袁隆平,或者关键词是:水稻或者稻谷并且高产

    B

    作者是:袁隆平,并且关键词是:水稻并且稻谷或者高产

    C

    作者是:袁隆平,并且关键词是:水稻或者稻谷并且高产

    D

    刊名是:袁隆平,并且关键词是:水稻并且稻谷或者高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