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社会救助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社会救助是最为古老的保障项目,现代的社会救助制度与传统的具有慈善、恩赐、非经常性特点的救济活动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试述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救助制度。
    (二)灾害救济。是指对因为受到洪水、地震、火灾、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失去生活保障人员的救济,也包括对遭受战争之苦的地区和人民的救助。
    (三)住房解困。是指凡人均居住面积在规定平方米以下的城市居民,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低价购买统一的房屋,或者廉价承租国有公房以解决住房困难的制度。
    (四)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以制度化、法制化的形式,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手段,实现其司法权益的司法救助制度。
    (五)慈善。是指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民间开展的扶贫济困,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救助活动。

  • 第3题:

    试述关于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全文


    正确答案: 一、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标准,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80元、700元统一调整为860元。
    二、调整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和标准
    统一城乡低收入家庭范围和救助标准。将城乡低收入家庭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780元至1170元、700元至1050元统一调整为家庭月人均收入860元至1290元;城乡救助标准由每户每月234元、210元统一调整为每户每月258元。
    三、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由每人每月1560元调整为172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五保供养)的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400元调整为172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050元调整为1290元。
    四、调整价补联动范围
    将城乡价补联动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170元、1050元统一调整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290元。

  • 第4题: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受益与贡献的对等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试述犯罪社会原因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它不是自然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具有社会关系结构的规定性。它在犯罪发生过程中起必要作用。
    (2)它是引起机动的刺激诱发因素,是犯罪产生的引力和助力。
    (3)它是动态的、可变的和可调整的,受国家和社会政策的直接影响和左右。它产生于社会关系,与现实社会生活直接相关,尤其与社会心理、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密切相关

  • 第6题:

    下面关于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社会救助以家计调查为基础
    • B、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救助
    • C、社会救助从属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D、社会救助是一个静态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概念
    • E、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面向生活困难的个人、家庭和特殊群体

    正确答案:A,B,E

  • 第7题:

    社会救助的特点十分明显,主要有()

    • A、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预算拨款
    • B、社会救助通常被认为政府对国民的应尽责任
    • C、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 D、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帮助贫困人群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 E、社会救助一般属于临时的短期的救济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问答题
    社会救助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第一,最低保障性。
    第二,按需分配。
    第三,权利义务单向性。
    第四,救助对象全民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救助的特点与原则

    正确答案: (一)社会救助的特点:
    1、基础性
    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必须是也只能是着眼于“保底”。
    2、协调性
    第一,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
    第二,协调社会救助同社会保护政策的其他方面比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之间的关系;
    其三,社会救助内容的本身的协调性。
    3、选择性
    社会救助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定工作程序即“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选择性”是社会救助最为突出的特点。
    4、历时性
    从社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救助最早产生。
    (二)社会救助的原则:
    1、结构化原则
    社会救助的结构化原则是指不仅应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安排,显示出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指社会救助本身的结构化特征比如社会救助不仅包括物质救助还包括精神救助等。
    2、定向原则。
    定向原则事实上把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区分开来了。
    3、公民待遇
    社会救助的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权平等以及尊重人格。
    4、面向全民
    社会救助或许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惟一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5、国家责任
    社会救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6、非义务性
    国家和社会实施的社会救助是无条件的,不能有附加条件。
    7、救助与发展的一致性原则
    在社会救助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生活得到保障也就为接受救助者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物质救助的同时,也要在精神上给予救助。
    8、依法救助
    只有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救助制度的权威性、连续性和现代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现阶段我国贫困医疗救助的发展特点。[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目前,在中国仅上海和广东两地制定了贫困医疗救助政策,为保障城镇特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提供医疗救助金。
    贫困医疗救助发展的特点有:
    (1)医疗救助覆盖率低
    ①由于在医疗救助过程中,采取了只操作、不宣传方式,贫困医疗救助实际实施程度很低。首先,宣传不到位导致救助不规范,救助是否及时、合理,主要依赖街道对社区贫困家庭情况的熟悉程度。根据这种工作机制,很难保证救助是提供给了最困难的家庭;②由于宣传不到位,社区无从提供必要的监督,从而无法衡量救助的公平性;③由于目前居民知道贫困医疗救助政策的人不多,患病的贫困家庭对医疗救助程序知晓程度很低,大多数贫困家庭根本不知道这项救助政策,从而大大限制了贫困救助政策的效用发挥。
    (2)救助保障不充分,不足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就医问题
    ①目前贫困医疗救助,采用的是“先支付,后报销”的形式,即贫困人口在就医时先自己支付医疗费用,然后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报销”。但事实上,许多贫困家庭根本无经济能力先期支付医疗费用,这就形成了十分明显的政策实施障碍。许多贫困人口由此丧失了获得贫困医疗救助的机会和权利。②目前救助政策规定,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分担是,个人承担75%,政府承担25%,贫困人口负担重。
    (3)救助的外部环境和相关政策不配套
    ①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供给等方面的配套和协同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过分的救助压力,自然会引起社会救助的构架与作用的扭曲与变形,从而影响到社会救助的效能发挥。②贫困家庭就医最为现实的出路便是谋求廉价的医疗服务。但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这一类的低价格医疗服务已几乎消失殆尽。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医院的市场经营行为十分明显。缺乏向贫困人口提供低价格医疗服务。这在客观上极大地制约了有限的贫困医疗救助资金的效用发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关于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全文

    正确答案: 一、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标准,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80元、700元统一调整为860元。
    二、调整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和标准
    统一城乡低收入家庭范围和救助标准。将城乡低收入家庭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780元至1170元、700元至1050元统一调整为家庭月人均收入860元至1290元;城乡救助标准由每户每月234元、210元统一调整为每户每月258元。
    三、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由每人每月1560元调整为172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五保供养)的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400元调整为172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050元调整为1290元。
    四、调整价补联动范围
    将城乡价补联动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170元、1050元统一调整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29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包括(  )。
    A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B

    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C

    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D

    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E

    工作理念的创新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包括:①救助对象的多样性;②救助类型的复杂性;③工作过程的持续性;④工作方法的融合性;⑤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 第13题:

    试述社会认知的特点与方法。


    正确答案: 1.社会认知与自然认知有所区别。社会认知是认识的自我相关,并因而涉及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观,需要人们给予体会和理解。科学的社会认知所追求的是揭示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包括对社会价值属性和社会运动方向的把握。
    2.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不是在试验室或试验田,而是在广大民众的社会实践中。只有当研究者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参与了观察对象的活动或行为,才能真正“体认”和“理解”社会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矛盾运动,把握住作为现象和本质之统一的“社会现实性”,进而如实地进行事实描述。
    3.概括与综合。社会科学不只是关于对象的“实证性”研究和“描述性”把握,还包括了“批判性”研究和“规范性”把握。所谓“批判”,是思维和观念领域的分析、解构和重构;所谓“规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来要求、衡量对象。
    社会科学正是通过其批判性和规范性实现其影响人的行为和社会现实的功能。

  • 第14题:

    简述社会救助的特点与原则


    正确答案: (一)社会救助的特点:
    1、基础性
    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必须是也只能是着眼于“保底”。
    2、协调性
    第一,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
    第二,协调社会救助同社会保护政策的其他方面比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之间的关系;
    其三,社会救助内容的本身的协调性。
    3、选择性
    社会救助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定工作程序即“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选择性”是社会救助最为突出的特点。
    4、历时性
    从社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救助最早产生。
    (二)社会救助的原则:
    1、结构化原则
    社会救助的结构化原则是指不仅应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安排,显示出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指社会救助本身的结构化特征比如社会救助不仅包括物质救助还包括精神救助等。
    2、定向原则。
    定向原则事实上把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区分开来了。
    3、公民待遇
    社会救助的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权平等以及尊重人格。
    4、面向全民
    社会救助或许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惟一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5、国家责任
    社会救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6、非义务性
    国家和社会实施的社会救助是无条件的,不能有附加条件。
    7、救助与发展的一致性原则
    在社会救助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生活得到保障也就为接受救助者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物质救助的同时,也要在精神上给予救助。
    8、依法救助
    只有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救助制度的权威性、连续性和现代性。

  • 第15题:

    社会救助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第一,最低保障性。
    第二,按需分配。
    第三,权利义务单向性。
    第四,救助对象全民性。

  • 第16题:

    以下不属于社会救助的功能是()

    • A、社会救助的文化功能
    • B、社会救助的经济功能
    • C、社会救助的政治功能
    • D、社会救助的社会功能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社会救助项目中,最核心的项目是()。

    • A、医疗社会救助
    • B、生产社会救助
    • C、生活社会救助
    • D、灾害社会救助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灾害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不同,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 A、灾害救助的紧急性
    • B、灾害救助内容的广泛性
    • C、灾害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 D、灾害救助性质的政治性
    • E、灾害救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正确答案:A,B,C,E

  • 第19题:

    社会救助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 A、恩赐性
    • B、惩罚性
    • C、无偿救助性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正确答案: (1)我国的社会救助以无偿救助为基本特征,社会救助主要由民政部门实施。
    (2)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实施救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救助项目也逐步扩大到对孤寡病残的救助、城乡贫困户救助以及自然灾害的救助,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救助体系。
    (3)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自然灾害救助制度、贫困地区扶贫制度以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五保户家庭的日常救助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社会救助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A

    恩赐性

    B

    惩罚性

    C

    无偿救助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救助制度。
    (二)灾害救济。是指对因为受到洪水、地震、火灾、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失去生活保障人员的救济,也包括对遭受战争之苦的地区和人民的救助。
    (三)住房解困。是指凡人均居住面积在规定平方米以下的城市居民,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低价购买统一的房屋,或者廉价承租国有公房以解决住房困难的制度。
    (四)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以制度化、法制化的形式,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手段,实现其司法权益的司法救助制度。
    (五)慈善。是指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民间开展的扶贫济困,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救助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救助的特点。

    正确答案: 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最低,但却是最基本的和不可或缺的。
    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社会求助制度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最低保障性°这一特征使社会救助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稳定系统的第一道
    防线,被称为最低保障制度。
    (2)按需分配°社会救助是有别于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渠道。社会求
    助具有在确定的标准范围内向求助对象按需分配的特征,从而是对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形式
    的重要补充,这种补充就社会公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3)权利义务单向性°享受社会求助的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救助的条件就有权利申请得到
    救助,对受益者而言,其享受的是单纯的权利,而提供社会求助则成了政府与社会的职责和法
    定义务,社会保险等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但并非是权利与义务对等。
    (4)救助对象全民性°任何人只要符合申请社会救助的条件,即可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国
    家或社会援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