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导方法,二是技术性方法。
    指导性方法最基本的主要有:要历史地看问题;要阶级地看问题;要逻辑地看问题。技术性方法主要有区域法、阶段法、学派法、阶层法、群体法、人物法、著作法、观念法、民族法、比较法等。

  • 第2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的来源。


    正确答案: ⑴中学渊源——内源性。晚清今文经学明显地表现出了尊重科学,讲求实际、重视客观、追求实效的现代学术精神,这是中国社会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
    ⑵西学来源——外因性。源自西方的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 第3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理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正确答案: 恢复重建以来的理论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学历史的研究;社会结构研究;其他社会学理论研究,包括:社会信任研究、社会资本研究、社会网络研究、生命历程理论及事件史分析等。

  • 第4题: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部专史是?()

    •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 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萌芽期的社会背景。


    正确答案: ⑴国内背景:中国社会环境动荡不安,知识分子追求科学、民主与思想解放;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陆续回国,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⑵国际背景:西方国家此时偏重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与文化侵略。尤其是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开展传教工作直接促成了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 第6题:

    1987年,社会学界出版的两部中国社会学史专著是()

    •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 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范围。

    正确答案: ⑴高等院校与科研系统社会学研究与教学的历史。
    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历史。
    ⑶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的历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1987年,社会学界出版的两部中国社会学史专著是()
    A

    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

    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

    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

    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 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在于揭示各种新概念、新学说的形成理论和展开线索,在于对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思想理论的产生根据和演化逻辑的清理,在于对那些具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的不同学术流派进行比较分析;而学科活动史(或者称学科发展史)主要通过人物生平、社会事件、机构兴衰、学术队伍和学科地位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总结出来,重在记录事件和回忆过程。因此,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要从中国远古时代的贤哲对中国社会的看法说起,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只是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研究活动开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导方法,二是技术性方法。
    指导性方法最基本的主要有:要历史地看问题;要阶级地看问题;要逻辑地看问题。技术性方法主要有区域法、阶段法、学派法、阶层法、群体法、人物法、著作法、观念法、民族法、比较法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主要在于揭示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的形态及其运动变化的历史,而中国社会学史主要揭示社会学学科活动的发展变化史。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涉及社会结构、群体阶层、社会运行等社会的层面,且重视对以往普通人社会生活的纵向研究,但无法等同于学科发展史,充其量只能算作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建国前中国早期社会学作系统总结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
    A

    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

    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

    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

    郑杭生、李迎生的《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社会思想史


    正确答案: 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 第14题:

    请简述有关中国社会学起源的代表性观点。


    正确答案:说法一:认为中国社会学起源于康有为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授“群学”。
    说法二:中国社会学起源于严复1895年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等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1897年,严复在天津《国闻报》上表发了其译述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的前两章,这是西方社会学著作传入中国之始;1903年,上海文明编译局出版了严复译述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定名为《群学肄言》,这是直接译自西方社会学的第一部书。

  • 第15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主要在于揭示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的形态及其运动变化的历史,而中国社会学史主要揭示社会学学科活动的发展变化史。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涉及社会结构、群体阶层、社会运行等社会的层面,且重视对以往普通人社会生活的纵向研究,但无法等同于学科发展史,充其量只能算作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 第16题:

    请论述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⑴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学恢复和重建过程发挥了关键作用。邓小平高瞻远瞩第看到中国社会科学的落后状况将会拖现代化事业的后腿,所以以十分迫切的心情提出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这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空间和新起点,并为今后学科建设的较为顺利进行,抵御各种可能的干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⑵邓小平思想或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学存在着许多的交汇点、结合点。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丰富着十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学思想,它影响到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实质内容。例如,已有研究表明,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面——拨乱反正,即与中国社会学在治乱兴衰方面有着交汇点、结合点和共同点。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学学科视角出发,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关联进行双向解读。

  • 第17题:

    请论述中国社会学成长时期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人才训练。⑵中国社会学者译介和应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及方法。⑶中西方社会学者相互之间的学术访问和交流。⑷西方社会学者个人或团体,在生活上、学术上、资金上,对中国社会学者的支持。⑸合作研究。

  • 第18题:

    问答题
    请论述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⑴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学恢复和重建过程发挥了关键作用。邓小平高瞻远瞩第看到中国社会科学的落后状况将会拖现代化事业的后腿,所以以十分迫切的心情提出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这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发展空间和新起点,并为今后学科建设的较为顺利进行,抵御各种可能的干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⑵邓小平思想或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学存在着许多的交汇点、结合点。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丰富着十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学思想,它影响到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实质内容。例如,已有研究表明,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面——拨乱反正,即与中国社会学在治乱兴衰方面有着交汇点、结合点和共同点。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学学科视角出发,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关联进行双向解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中国社会思想史

    正确答案: 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的来源。

    正确答案: ⑴中学渊源——内源性。晚清今文经学明显地表现出了尊重科学,讲求实际、重视客观、追求实效的现代学术精神,这是中国社会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
    ⑵西学来源——外因性。源自西方的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的发展分期。

    正确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
    (2)秦汉时期。
    (3)魏晋南北朝时期。
    (4)隋唐宋元时期。
    (5)明清时期。
    (6)近代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恢复的背景、过程及标志。

    正确答案: ⑴恢复的背景:①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②十一界三中全会;③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
    ⑵恢复的过程:①1979年春节期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长期主持中共思想理论工作的胡乔木约见费孝通,谈及在中国尽快地恢复社会学的事宜,并委托他召集在北京的过去从事过社会学的同志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对于恢复社会学的意见。②1979年3月15日-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主持的“社会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社会学恢复了名誉。
    ③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做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的著名报告,提出了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需要赶快补课”。
    ⑶恢复的标志:1979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理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正确答案: 恢复重建以来的理论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学历史的研究;社会结构研究;其他社会学理论研究,包括:社会信任研究、社会资本研究、社会网络研究、生命历程理论及事件史分析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