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方法

题目

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方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阴干的种菜+海水→检查放散量→筛绢网或纱布过滤→果孢子液→计算果孢子浓度(滴水法或用移液枪吸取50微升计数)→个/ml→总的个数(果孢子个数/池)。
更多“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的步骤和投放密度的含义。


    正确答案: 阴干的种菜+海水→检查放散量→筛绢网或纱布过滤→果孢子液;
    果孢子液的浓度:果孢子液取1mL,稀释到100mL,取50uL计数;
    投放密度:指单位面积的贝壳上投放的果孢子数目。

  • 第2题:

    简述乳状液的制备方法与设备。


    正确答案: 1. 乳化剂加于水中
    2. 乳化剂加于油中(转相乳化法)
    3. 轮流加入法
    4. 初生皂法
    5. 转相温度乳化法
    乳化设备主要有:
    简单搅拌器,胶体磨,均质器,超声波乳化器

  • 第3题:

    红藻植物四分孢子的形成路线是()

    • A、果孢(受精)、果孢子(减数分裂)、四分孢子
    • B、果孢(受精)、果孢子体(减数分裂)、果孢子、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
    • C、果孢、果孢子体、果孢子、四分孢子体(减数分裂)、四分孢子
    • D、果孢(减数分裂、受精)、果孢子、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接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笪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

  • 第5题:

    单简述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种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得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对某些粘性大的孢子,常加入0.05%的分散剂(如Tween80),以获得分散的单个孢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条斑紫菜采果孢子的过程。

    正确答案: 在每年5月上中旬采集种菜,洗净后阴干一夜,次日将阴干好的种菜以1g/m3投入放散容器中进行放散,放散过程中要不断检查放散量并利用工具不断搅拌,当孢子水浓度达到数万个每毫升后即可捞出种菜继续放散。用纱布过滤除去孢子水中的杂质,根据采果孢子池的底面积及将来要投放浓度(200—300个/mL)以及孢子水的浓度,计算所需要孢子水的量。投放量确定后,将孢子水装入喷壶均匀喷洒在排好的贝壳和放入2/3海水的采果孢子池中。在喷洒的同时还要用搅水耙搅拌孢子水,使果孢子分布均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有哪些采果孢子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平面采果孢子:将贝壳鱼鳞状平铺在育苗池底部
    优点:采苗均匀,密度容易控制。
    (2)立体吊挂采果孢子:将已绑结成串的贝壳用小竹杆垂挂在池中,进行多层立体采苗。
    优点:采苗速度快
    缺点:密度不易控制
    (3)先平面采果孢子,后立体吊挂:果孢子采苗一周后绑结成串,进行垂挂培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麸皮水解液是谷氨酸发酵中常用的生物素源,简述麸皮水解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采用低浓度、高温、高压快速水解法,即以干麸皮:水=1:20配料,用工业盐酸调PH至1.0,以0.25兆帕(约2.5公斤/厘米2)压力蒸汽加热水解10分钟左右至水解终点,然后过虑,取滤液备用(应当注意,实际水解时间应以无水酒精检查基本无糊精反应为准)。这种方法使麸皮水解比较完全,水解时间短,有用成分破坏少,色泽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的方法及过程。

    正确答案: (1)称取100g试样(以干基计),置于浸取用的混合容器中,加水1L(包括试样的含水量)。
    (2)将浸取用的混合容器垂直固定在振荡器上,调节振荡频率为110±10次/min,振幅为40mm,在室温下振荡8h,静置16h。
    (3)过滤装置分离固液相,并立即测定滤液的pH值。
    (4)滤液应尽快分析,或者按规定分析方法的要求妥善保护贮存浸出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接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笪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混悬剂的制备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凝聚法又分为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的步骤和投放密度的含义。

    正确答案: 阴干的种菜+海水→检查放散量→筛绢网或纱布过滤→果孢子液;
    果孢子液的浓度:果孢子液取1mL,稀释到100mL,取50uL计数;
    投放密度:指单位面积的贝壳上投放的果孢子数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果孢子


    正确答案:红藻的果胞受精后经一系列分裂发育形成果孢子囊,其囊中的孢子叫果孢子。

  • 第14题:

    简述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混悬剂的制备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凝聚法又分为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 第15题:

    以火丝菌Pyronnemaconfluens为例,简述子囊、子囊孢子和于囊果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1)菌丝顶端膨大成为精子囊,核多次分裂形成100多个精核。
    (2)菌丝顶端膨大形成产囊体,核多次分裂形成100多个雌核。
    (3)产囊体顶端产生l条弯形的受精丝(基部有横隔),与精囊接触处的细胞壁溶解,精囊中的细胞质和雄核通过受精丝进入产囊体内,胞质先融合,核配对并不融合。
    (4)经有性过程的刺激,从产囊体上产生无数管状产囊丝。
    (5)产囊体中雌核和雄核成对进入产囊丝,产囊丝生横隔形成若干对双核细胞。
    (6)产囊丝顶端的双核细胞伸长并弯曲成钩状体。钩状体中双核分裂为4,产生横隔形成钩尖(1核)、钩头(子囊母细胞,雌雄核各1个)和钩柄(1核)。钩头中的双核核配形成合子.再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形成于囊孢子。钩尖的细胞核流入钩柄中形成双核细胞,弯曲形成钩状体,如此反复多次。
    (7)子囊和侧丝排列成子实层,大量的营养菌丝从四周生长相互交织围绕干实层,形成于囊果。火丝菌的于囊果呈盘形。

  • 第16题:

    诱变育种时为什么要进行同步培养?简述孢子悬液菌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同步培养:采用生理状态一致的单细胞或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不但能均匀的接触诱变剂,还可减少分离现象;一般处理细菌的营养细胞,采用生长旺盛的对数期,其变异率较高且重现性好;刚成熟时孢子变异率高,或在处理前将孢子培养数小时,使其脱离静止状态,则又诱变率也会增加。
    菌悬液制备:在诱变处理前进行摇瓶振荡培养,利用温度碳源控制其同步生长,离心洗涤、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备菌悬液,放在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振荡10min,用无菌脱脂棉或滤纸过滤,通过菌体计数调整浓度,10^8个/mL。
    孢子悬液:在试验中尽量采用刚刚成熟的孢子,并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到孢子刚萌发,即芽长相当于孢子直径的0.5-1倍,离心洗涤,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振荡打碎孢子团体,以脱脂棉过滤计数,调整孢子悬液浓度供诱变处理,10^6个/mL。

  • 第17题:

    简述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的方法及过程。


    正确答案: (1)称取100g试样(以干基计),置于浸取用的混合容器中,加水1L(包括试样的含水量)。
    (2)将浸取用的混合容器垂直固定在振荡器上,调节振荡频率为110±10次/min,振幅为40mm,在室温下振荡8h,静置16h。
    (3)过滤装置分离固液相,并立即测定滤液的pH值。
    (4)滤液应尽快分析,或者按规定分析方法的要求妥善保护贮存浸出液。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放线菌孢子的制备方法及放线菌发酵生产的过程。

    正确答案: 放线菌孢子的制备方法及放线菌发酵生产的过程:
    (1)放线菌的孢子培养一般采用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一些适合产孢子的营养成分,如麸皮、豌豆浸汁、蛋白胨和一些无机盐等,碳源和氮源不要太丰富(碳源约为1%,氮源不超过0.5%),碳源丰富容易造成生理酸性的营养环境,不利于放线菌孢子的形成,氮源丰富则有利于菌丝繁殖而不利于孢子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干燥和限制营养可直接或间接诱导孢子形成。放线菌斜面的培养温度大多数为280℃,少数为370℃,培养时间为5-14天。
    (2)放线菌发酵生产的工艺过程为:菌种→母斜面(孢子)→子斜面(孢子)→摇瓶种子(菌丝)→种子罐→发酵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阴干的种菜+海水→检查放散量→筛绢网或纱布过滤→果孢子液→计算果孢子浓度(滴水法或用移液枪吸取50微升计数)→个/ml→总的个数(果孢子个数/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单简述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种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得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对某些粘性大的孢子,常加入0.05%的分散剂(如Tween80),以获得分散的单个孢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紫菜采果孢子的时间

    正确答案: 坛紫菜采果孢子的适宜时间,一般在2~3月份。条斑紫菜在5月上、中旬采果孢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紫菜采果孢子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平面式
    将贝壳凹面向上排列,注入海水15~20cm,计算孢子水数量,量出果孢子液,加水稀释,喷洒在采苗池。
    ②立体吊挂式
    池深65~70cm,大壳4~5对,中壳6~7对,小壳8~9对,吊挂深度6cm,吊挂竹竿每10条集拢一起,留50cm空位,将果孢子液喷入池内,集拢竹竿按5~17cm调整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诱变育种时为什么要进行同步培养?简述孢子悬液菌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同步培养:采用生理状态一致的单细胞或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不但能均匀的接触诱变剂,还可减少分离现象;一般处理细菌的营养细胞,采用生长旺盛的对数期,其变异率较高且重现性好;刚成熟时孢子变异率高,或在处理前将孢子培养数小时,使其脱离静止状态,则又诱变率也会增加。
    菌悬液制备:在诱变处理前进行摇瓶振荡培养,利用温度碳源控制其同步生长,离心洗涤、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备菌悬液,放在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振荡10min,用无菌脱脂棉或滤纸过滤,通过菌体计数调整浓度,10^8个/mL。
    孢子悬液:在试验中尽量采用刚刚成熟的孢子,并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到孢子刚萌发,即芽长相当于孢子直径的0.5-1倍,离心洗涤,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振荡打碎孢子团体,以脱脂棉过滤计数,调整孢子悬液浓度供诱变处理,10^6个/mL。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