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典型的滤食性生物。对饵料的种类无选择性,但对饵料大小有选择。只要饵料颗粒的大小适宜,均可被其滤食。一般讲,轮虫的饵料大小宜在25μm以下,尤以15μm以下最为理想。因此,自然情况下,轮虫的饵料种类很广,细菌、单细胞藻、小型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均可被轮虫摄食。
更多“说明褶皱臂尾轮虫的摄食特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区分褶皱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


    正确答案: 褶皱臂尾轮虫兜甲前缘中央一对棘刺的长度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明显比其他两对棘刺长。褶皱臂尾轮虫兜甲腹面前缘的特点有三个凹痕,分为四个片,每片比较平或稍拱起,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为一对长而大的棘状突起。褶皱臂尾轮虫的兜甲背面观后半部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膨大成壶状。

  • 第2题:

    褶皱臂尾轮虫为广盐性生物,能生存的盐度范围为(),其适宜繁殖的盐度范围为()。具体与轮虫的品系及原生活环境盐度有关。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较大幅度突变的耐力(),但对盐度的渐变适应力()。


    正确答案:1~60;10~30;较低;强

  • 第3题:

    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准备好培养池。分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
    ②培养微藻饵料。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清洗、消毒、灌水和施肥,培养微藻。
    ③接种。当藻类饵料繁殖达到较高浓度时,接入轮虫。
    ④培养。控制环境条件,充气培养,补充投喂面包酵母。
    ⑤采收。培养4-5天后,轮虫密度超过100个/ml时,根据轮虫的繁殖率,每天采收水容量的1/5-1/3。并补充藻液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水量,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又每天继续采收一部分。
    ⑥每次培养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天,最多达30天,最后全部采收,清池。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准备好培养池。分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
    ②培养微藻饵料。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清洗、消毒、灌水和施肥,培养微藻。
    ③接种。当藻类饵料繁殖达到较高浓度时,接入轮虫。
    ④培养。控制环境条件,充气培养,补充投喂面包酵母。
    ⑤采收。培养4-5天后,轮虫密度超过100个/ml时,根据轮虫的繁殖率,每天采收水容量的1/5-1/3。
    并补充藻液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水量,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又每天继续采收一部分。⑥每次培养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天,最多达30天,最后全部采收,清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作为开口饵料的培养,一般培育用于生产的轮虫是(  )。
    A

    壶状臂尾轮虫

    B

    褶皱臂尾轮虫

    C

    角突臂尾轮虫

    D

    常三肢轮虫


    正确答案: A
    解析:
    轮虫是大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特别是大多数鱼类早期生活阶段,多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B项,一般培育用于生产培养的是褶皱臂尾轮虫。

  • 第6题:

    单选题
    体后端具足,并且不分节,具环纹,能摆动伸缩的轮虫为()
    A

    晶囊轮虫属

    B

    龟甲轮虫属

    C

    同尾轮虫属

    D

    臂尾轮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说明褶皱臂尾轮虫的摄食特性。

    正确答案: 是典型的滤食性生物。对饵料的种类无选择性,但对饵料大小有选择。只要饵料颗粒的大小适宜,均可被其滤食。一般讲,轮虫的饵料大小宜在25μm以下,尤以15μm以下最为理想。因此,自然情况下,轮虫的饵料种类很广,细菌、单细胞藻、小型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均可被轮虫摄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比较臂尾轮虫和晶囊轮虫的食性和生殖方式。

    正确答案: 臂尾轮虫科:
    臂尾轮属:足长,具环纹,并能伸缩摆动。身体壮实,有坚固的被甲,前端具2、4、6个棘刺;后端浑圆,角状或具1~2个棘刺。足孔有棘刺或无棘刺。槌形咀嚼器。以浮游生活为主。
    晶囊轮虫科:
    晶囊轮属:体透明似灯泡,后端浑圆,无足。咀嚼器为砧型,能转动,伸出口外攫取食物后缩入体内。消化管肠和肛门均消失,胃发达,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再经口吐出。胎生。本属为典型的浮游种类,有的能生活于深水湖泊的敞水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区分褶皱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

    正确答案: 褶皱臂尾轮虫兜甲前缘中央一对棘刺的长度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明显比其他两对棘刺长。褶皱臂尾轮虫兜甲腹面前缘的特点有三个凹痕,分为四个片,每片比较平或稍拱起,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为一对长而大的棘状突起。褶皱臂尾轮虫的兜甲背面观后半部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膨大成壶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

    正确答案: 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褶皱臂尾轮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与品系有关。培养L型轮虫的适宜温度范围控制在(),培养S型轮虫的适宜温度范围控制在()。

    正确答案: 10℃~25℃,25℃~3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褶皱臂尾轮虫为广盐性生物,能生存的盐度范围为(),其适宜繁殖的盐度范围为()。具体与轮虫的品系及原生活环境盐度有关。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较大幅度突变的耐力(),但对盐度的渐变适应力()。

    正确答案: 1~60,10~30,较低,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


    正确答案: 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 第14题:

    无背甲、体后端无足、身体非常透明的轮虫是()

    • A、晶囊轮虫属
    • B、龟甲轮虫属
    • C、同尾轮虫属
    • D、臂尾轮虫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列哪种轮虫是水产动物苗种培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 A、褶皱臂尾轮虫
    • B、萼花臂尾轮虫
    • C、晶囊轮虫
    • D、水轮虫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问答题
    在真鲷、石雕仔鱼的培育中,水质等环境条件都符合育苗要求,投喂饵料采用面包酵母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鱼苗摄食后,出现食欲减退、游泳缓慢、腹部膨胀等症状,并在2-3天内全部死亡,请分析可能原因?解决办法如何?

    正确答案: 存在问题:由于面包酵母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而鱼类幼体的生长发育需要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因此,鱼苗摄食面包酵母轮虫后,出现食欲减退、游泳缓慢、腹部膨胀等症状。
    解决办法:
    ①微藻营养强化培养。轮虫投喂前,用微藻(如微绿球藻),强化至少6-12小时。②酵母添加鱼油的直接强化方法(油脂酵母法)。
    ③油脂乳化法。
    ④配合饵料进行营养强化。轮虫投喂前,用专用强化剂强化6-12小时即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下列轮虫中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A

    褶皱臂尾轮虫

    B

    萼花臂尾轮虫

    C

    长三肢轮虫

    D

    螺型龟甲轮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下列轮虫中没有被甲的是();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A

    褶皱臂尾轮虫

    B

    长三肢轮虫

    C

    萼花臂尾轮虫

    D

    螺型龟甲轮虫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无背甲、体后端无足、身体非常透明的轮虫是()
    A

    晶囊轮虫属

    B

    龟甲轮虫属

    C

    同尾轮虫属

    D

    臂尾轮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轮虫是水产动物苗种培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A

    褶皱臂尾轮虫

    B

    萼花臂尾轮虫

    C

    晶囊轮虫

    D

    水轮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蒙古裸腹溞的最大敌害是(  )。
    A

    蓝藻

    B

    鱼类

    C

    褶皱臂尾轮虫

    D

    桡足类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实验室试验表明:蒙古裸腹溞在咸水中的最大敌害是褶皱臂尾轮虫和大型原生动物。

  • 第22题:

    问答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

    正确答案: 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褶皱臂尾轮虫对低氧含量甚至短时间缺氧的耐受力很强,因此,在高密度培养时,不需要充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