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很难形成条件反射,无法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信号,因此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活动范围有限,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因此,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可提高对虾的摄食效果和对饵料的利用率,如牛磺酸、甘氨酸等。
(3)对虾以螯足捕获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取粉状食物。因此,配合饲料颗粒大小对饵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另外,配合饲料在水中应能保持2小时不溃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又怕惊动,为了充分利用饵料,清池要彻底,混养要注意比例。
(5)中国对虾有明显的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新饵料时摄食量下降。所以在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和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傍晚和黎明应各投全天量的30%以上。养殖后期更是如此。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之习性,投饵应沿池四周投喂,随生长,逐渐向较深处转移(1m左右)。
(8)水质不佳,溶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对虾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应减少投饵量。在10~32℃温度范围内,对虾的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9)对虾的摄食强度随蜕皮周期呈节律性变化。
更多“中国对虾的摄食习性与投饵有怎样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虾蟹类头胸甲上的刺称为颊刺,位于该刺与触角刺之间的是鳃甲刺,具有额胃嵴的对虾如宽沟对虾,具肝嵴而无额胃嵴的有短沟对虾。中国对虾具眼眶触角沟而无()。


    正确答案:中央沟

  • 第2题:

    对虾在越冬场摄食强度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简述对虾的摄食习性。


    正确答案: ①、对虾神经系统简单,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条件反射。
    ②、视觉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
    ③、摄食通过取食器官螯足掠食,颚足抱持,不能摄食粉料;
    ④、争食能力差,有明显的嗜食性;
    ⑤、对虾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昼伏夜出;
    ⑥、浅滩摄食习性。

  • 第4题:

    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


    正确答案: 水产资源与其他水产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是通过食物网联结而成的。某群体数量的多少不仅与它的捕食者、食物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的食物保障,即水域中食物的数量、质量及可获性、索饵季节的长短、进行索饵的鱼类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即构成了水产资源学研究摄食习性的主要内容。了解摄食习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群体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定量关系,可为资源评估数学模型、特别是多种类渔业管理模型的建立和改进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摄食生态学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种群动态提供基础资料。

  • 第5题:

    对虾的摄食习性以及投饵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不能形成投饵的条件反射。不能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的信号,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以保持饵料的味道;
    (3)对虾以螯足掠去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食粉状食物。配合饵料在水中应至少能保持2h不容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时怕惊动,池内应不放或少放争食性动物;
    (5)中国对虾有明显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饵料时摄食量下降。养成中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在傍晚或黎明前应各投喂全天量的30%以上;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的习性,投饵时应沿池四周投喂,随对虾生长,逐渐向较深处(1.0m)左右转移,但绝不能投到中心沟等深水区;
    (8)水质不佳,溶解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水温超过32℃以上或降至10℃以下时对虾摄食量下降。应减少投饵数量,防止造成恶性循环,造成对虾死亡。

  • 第6题:

    对虾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生态习性不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合理投喂的含义是什么?养殖过程严格控制对虾摄食时间和投饲量有哪些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含义:既要让虾食饱,又要保持水质的清爽。(投饵过多或过少的害处)严格控制对虾的摄食时间有利于对虾形成条件反射,是对虾能够掌握摄食时间,适应对虾的生活习性,也有利于对虾摄食饲料,防止饲料的浪费。控制投饲量,是即让对虾吃饱,又不浪费,并且可以防止多余未吃完的饲料在水体中沉积,污染水质。

  • 第8题:

    判断题
    对虾在越冬场摄食强度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A

    活动能力弱

    B

    摄食强度大

    C

    索饵育肥

    D

    雌雄交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对虾的摄食习性以及投饵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不能形成投饵的条件反射。不能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的信号,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以保持饵料的味道;
    (3)对虾以螯足掠去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食粉状食物。配合饵料在水中应至少能保持2h不容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时怕惊动,池内应不放或少放争食性动物;
    (5)中国对虾有明显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饵料时摄食量下降。养成中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在傍晚或黎明前应各投喂全天量的30%以上;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的习性,投饵时应沿池四周投喂,随对虾生长,逐渐向较深处(1.0m)左右转移,但绝不能投到中心沟等深水区;
    (8)水质不佳,溶解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水温超过32℃以上或降至10℃以下时对虾摄食量下降。应减少投饵数量,防止造成恶性循环,造成对虾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的摄食习性。

    正确答案: ①、对虾神经系统简单,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条件反射。
    ②、视觉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
    ③、摄食通过取食器官螯足掠食,颚足抱持,不能摄食粉料;
    ④、争食能力差,有明显的嗜食性;
    ⑤、对虾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昼伏夜出;
    ⑥、浅滩摄食习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

    正确答案: 水产资源与其他水产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是通过食物网联结而成的。某群体数量的多少不仅与它的捕食者、食物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的食物保障,即水域中食物的数量、质量及可获性、索饵季节的长短、进行索饵的鱼类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即构成了水产资源学研究摄食习性的主要内容。了解摄食习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群体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定量关系,可为资源评估数学模型、特别是多种类渔业管理模型的建立和改进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摄食生态学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种群动态提供基础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 A、活动能力弱
    • B、摄食强度大
    • C、索饵育肥
    • D、雌雄交尾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对虾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

    • A、天气沉闷
    • B、投饵过多
    • C、藻种老化
    • D、抓虾过后的泛底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的外形和生态习性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 斑节对虾喜欢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相互残杀严重。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附肢的柄部外面呈明显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沙泥底,白天潜伏沙层内,夜间活动,具有耐低温、活力强,耐干力强等优点。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

  • 第16题:

    鱼类摄食习性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1)在不同发育阶段摄食习性不同。
    (2)在不同生活周期食物组成发生变化
    (3)在不同水域鱼类食物组成发生变化
    (4)摄食习性的昼夜变化
    (5)鱼类食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 第17题:

    昆虫的主要习性有哪些与害虫防治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一、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劝出来的定向活动。最常见的趋性有:
    二、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昆虫的食性可有两种不同的分法。如果按昆虫取食自物的性质和昆虫取食食物范围的广狭来划分。
    三、假死性:在害虫防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们的假死习性,将它们集中消灭。
    四、群集性和迁飞性
    五、保护色和拟态: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昆虫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进化了一些其它保护自己的绝招,其中的一项就是具有保护色。人们可以利用昆虫的这些习性,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并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 第18题:

    鱼类有哪几种体型?与生活习性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纺锤形。此种体型适于减少水的阻力,大部分游动迅速的鱼类属于这种类型,以耗费最少的能量获得较大的游速,如金枪鱼等。她们的体表润滑,富含粘液,鳞片致密细小,细小而强有力的尾柄和上下极端张开的新月型尾鳍,足以保证最快的游速。
    侧扁型。此类鱼大多数栖息于中下层水流较缓和的水域里,一般运动比较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如鲳鱼。
    平扁形。此类鱼大多栖息于水底,行动较迟缓。泥鳅。
    棍棒形或圆筒形。此种鱼类大多潜伏于水底泥沙之中,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岩缝间,行动不甚敏捷。

  • 第19题:

    问答题
    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有何区别?凡纳对虾和中国对虾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日本对虾的中央和额角侧沟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斑节对虾的中央沟和额角侧沟不超过头胸甲中部。
    凡纳对虾:具有肝脊,额角隆起不高,中国对虾:不具有肝脊,额角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中国对虾的摄食习性与投饵有怎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很难形成条件反射,无法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信号,因此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活动范围有限,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因此,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可提高对虾的摄食效果和对饵料的利用率,如牛磺酸、甘氨酸等。
    (3)对虾以螯足捕获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取粉状食物。因此,配合饲料颗粒大小对饵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另外,配合饲料在水中应能保持2小时不溃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又怕惊动,为了充分利用饵料,清池要彻底,混养要注意比例。
    (5)中国对虾有明显的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新饵料时摄食量下降。所以在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和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傍晚和黎明应各投全天量的30%以上。养殖后期更是如此。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之习性,投饵应沿池四周投喂,随生长,逐渐向较深处转移(1m左右)。
    (8)水质不佳,溶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对虾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应减少投饵量。在10~32℃温度范围内,对虾的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9)对虾的摄食强度随蜕皮周期呈节律性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对虾的投饵量?

    正确答案: 以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为重要参考指标。摄食量不等于投饵量。
    依据摄食情况。
    (1)通过观胃调整饵料投喂量。但要注意,如果在缺饵条件下虾可以以底泥和藻类为食,也能使胃呈现半饱和状态。
    (2)检查池底残饵情况,如在下次投饵之前池内仍有残饵,就应少投或不投。比较理想的投饵量是对虾摄食较好,略有残饵。
    (3)检测网。在池内不同位置设投饵盘,投饵时撒上与池内相同密度的饵料,投饵后2~3h检查网上有无残饵,如残饵较多,则下次减少投饵数量,如投饵后很快被吃光,则应增加投饵量。
    (4)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
    对虾个体大小分化严重,肠道粗而弯曲都是饵料长期不足的表现。对虾腹部肌肉松软、缺乏弹性或发白,也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表现(或感染肝胰腺细小病毒,消耗性疾病)。对虾白天成群结队地沿池边朝一个方向巡游也是缺饵的表现。
    (5)根据水环境条件调整投饵量
    温度、盐度、溶氧、氨氮、硫化氢、pH值等水质条件的改变均可引起对虾摄食量下降。在水质不良时,如果仍按正常投饵,便会出现残饵,残饵的腐败分解加剧了池水和池底的恶化,对虾摄食量进一步减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引起对虾感染疾病或缺氧浮头死亡。尤其在高温期,水质污染进程快,因此水质不佳时,应努力改善水质。
    (6)根据饵料生物情况调整投饵量
    1即使在短期可以依靠基础饵料生物作为主要营养源的池塘,也应适量补充投喂部分饵料,以使基础饵料生物保持一个最低的繁殖种群基础,尽可能较长期地利用基础饵料生物,营养代偿、净化水质、生态平衡,,维持良好水质,使对虾生长得更好。2.投饵过量即浪费又坏水,有百害而无一益。投饵不足,对虾用于生长的能量很少或呈负值,生长速度就降低、不生长或负生长因此投饵不足实际上也是一种对饵料的浪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的外形和生态习性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 斑节对虾喜欢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相互残杀严重。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附肢的柄部外面呈明显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沙泥底,白天潜伏沙层内,夜间活动,具有耐低温、活力强,耐干力强等优点。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虾蟹类头胸甲上的刺称为颊刺,位于该刺与触角刺之间的是鳃甲刺,具有额胃嵴的对虾如宽沟对虾,具肝嵴而无额胃嵴的有短沟对虾。中国对虾具眼眶触角沟而无()。

    正确答案: 中央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