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稻田养蟹应增设哪些设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尾矿坝运行过程中如需增设或更新(),应经技术论证,并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批准。

    • A、排洪设施
    • B、排渗设施
    • C、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鳝池如何增设防逃设施?


    正确答案:从市场上选购网眼较小(养殖的黄鳝不能钻过直径约15厘米的小塑料筐。将其反扣在池内弯头上面,并用一至两块砖压住即可防止鳝鱼从排溢水管中逃走。但如果池内养的是很小的鳝苗,或个体在100克以上大鳝时,使用这种方法防逃时,小苗容易从网眼中钻出,而较大的黄鳝因力气较大,容易将筐上压的砖掀开。我们可以取一段大小与弯头相适、长度为3-5厘米的PVC塑料管,在其一端蒙上一块细眼纱布或密眼的聚乙烯网布,然后将其另一端插入池内的弯头上即可。由于网眼细密,水中的微生物容易滋生而堵塞网眼,因此需经常检查并清洗网布。

  • 第3题:

    养蟹池清塘采用哪些药物?如何进行药物清塘?


    正确答案: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茶粕、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酸等。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CaO)遇水就会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Ca(OH)2],使池水pH(酸碱度)急剧上升到11~12,因此可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使用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法:
    ①干法清塘池中积水5~l0厘米。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将生石灰分别放入小坑中加水融化,不待冷却即向池中均匀泼洒。生石灰用量一般每亩为60~75公斤,淤泥较少的池塘用50~60公斤。清塘后第二天须用铁耙耙动塘泥,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
    ②带水清塘即池水不排出,将融化好的生石灰浆全池泼洒。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生石灰。由于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多,泼洒麻烦,此法在生产上较少采用。生石灰清塘的技术关键是所用的石灰必须是块灰,只有块灰才是氧化钙(CaO),才叫生石灰;而粉灰是生石灰潮解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CaCO3),称为熟石灰,不能作为清塘药物。
    (2)茶粕清塘茶粕是油茶的种子经榨油后所剩余的渣滓压成的圆饼状。使用方法:将茶粕敲成小块,用水浸泡,在水温25℃左右浸泡一昼夜即可使用。施用时再加水,均匀泼洒于全池。每亩池塘水深20厘米用量为13公斤,水深1米用35~45公斤。上述用量可视塘内野杂鱼的种类而增减。对不能钻泥的鱼类,用量可少些,反之则多些。
    (3)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尿酸清塘。它们都遇水分解,释放出次氯酸,次氯酸立刻释放初生态氧,它有强烈的杀菌和杀灭敌害生物的作用。漂白粉通常含有效氯30%左右(这是指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百分比),漂白精是纯次氯酸,含有效氯60%70%,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使用方法:先计算池水体积,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即百万分之二十(20ppm),漂白精用量为漂白粉的1/2,而三氯异氰尿酸用量则为漂门粉用量的1/3。将它们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漂白粉清塘的技术关键是务必防止其吸水潮解。漂白粉一经潮解,共有效氯含量大大下降,影响清塘效果。而漂白精性质较稳定,三氯异氰尿酸的性质最稳定,如敞开存放半年,其有效氯的损失也不到10%。
    用上述药物清塘,一般需经7~10天,药性消失,方可放养蟹苗。漂白粉类的药物其药性消失较快,通常清塘5天后即可放养蟹苗。
    上述几种清塘药物,各有利弊。茶粕能杀灭鱼类、水生昆虫、蛙卵、蝌蚪、螺蛳、蚂蝗等;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和三氯异氰尿酸除杀灭上述敌害生物外,还能杀灭水草、丝状藻类、寄生虫和致病菌等,其清除敌害的作用迅速而彻底。生石灰还能保持水中pH稳定,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改善水质。必须强调指出,盐碱地鱼池,池水碱性大,pH较高,因此不宜再选碱性强的生石灰用作清塘药物,而应当选用漂白粉类的药物。此外茶粕对鱼类血液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而蟹、虾等甲壳类对茶粕毒素的敏感度比鱼类低50倍。因此通常用茶粕清塘,其药物的剂量只能杀灭鱼类等动物,而对虾蟹类则不起作用,故茶粕清塘有蟹虾越清越多之说。

  • 第4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苦草?


    正确答案: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厘米。并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生石灰150公斤干法清塘,清塘l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水至50~60厘米深,池底其余部分仍保持干涸状态。
    (2)蟹种放养
    2月底至3月中旬,按每亩池塘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的幼蟹300~400只。幼蟹购回后放养在暂养池中。
    (3)草籽播种
    4月中旬,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苦草籽50克。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深,最深不超过20厘米。选择晴天晒种l~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4)日常管理
    ①苦草培育水温18~22℃,种子须4~5天开始发芽,至15天时出苗率超过98%。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②河蟹管理幼蟹放入暂养池后,投放水花生,以利幼蟹隐蔽。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5×106~20×106。多投喂动物性饵料,防止蟹自相残杀。至6月中旬,苦草在池底覆盖面积达60%以上时,撤除暂养围网。每天在大池与暂养池交界处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大池投饵。7月底开始每天投喂大量饵料,特别是投喂一些新鲜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同时减少河蟹对苦草的消耗。
    ③水质调整幼蟹进入大池后,每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天清除漂在水面的残草,以免破坏水

  • 第5题:

    稻田养蟹有几种模式?应采取哪些管理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目前稻田养蟹模式主要有:放养蟹苗或幼蟹培育蟹种、养殖商品蟹、暂养育肥和稻鱼蟹模式。
    管理措施:
    (1)投饵施肥。河蟹是杂食性动物。饵料有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及配合饲料。投饵应精青结合、荤素搭配,针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比。投饵坚持“四定”。
    (2)水质。养蟹稻田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没有污染,透明度25~30cm以上,pH7~8,水温20~30℃,溶氧4mg/L以上,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水色以黄、褐、淡褐色或油绿色为好。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位,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处理好蟹、稻和水的关系,合理调控水位,掌握春浅、夏满、秋勤管水法。
    (3)病害防治。坚持早晚巡查,加强管理,做好防病、防害、防逃工作。放养前,用生石灰对蟹沟进行清整消毒,蟹种用药物浸种。蟹对农药的毒害特别敏感,尽量不使用农药,可在水稻栽插前用药对秧苗普治一次。病敌害防治是稻田养蟹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病害防治。

  • 第6题:

    稻田常见杂草有哪些?


    正确答案: 稻田最主要的杂草是稗草、鸭舌草、异型莎草、眼子菜、局手干蕉草等。常用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苯璜隆、卞嘧磺隆、丁草胺、乙草胺等。

  • 第7题:

    稻田养鱼需进行哪些基本设施的改造?


    正确答案:首先进行稻田田埂的改造,养鱼稻田田埂需加高至1米左右,田埂顶面60~80厘米宽。其次在田边修建固定设施鱼凼,面积为每亩45~55米2,深1.2~1.5米,采用青砖或毛石浆砌,水泥沙浆抹面,确保不漏水、不渗水;由鱼凼向田中开挖鱼沟,鱼沟宽40~60厘米,深30~50厘米,一亩以下田块挖“+”字型鱼沟,一亩以上挖“田”字型或“#”字型鱼沟,鱼凼与鱼沟相通,确保鱼能在整块田中自由活动、摄食;鱼凼、鱼沟面积控制在养鱼稻田10%~12%,其中鱼凼面积8%~10%;在地角开挖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拦鱼栅要高于田埂,起防逃和防止敌害生物入稻田的作用。

  • 第8题:

    问答题
    养蟹池清塘采用哪些药物?如何进行药物清塘?

    正确答案: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茶粕、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酸等。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CaO)遇水就会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Ca(OH)2],使池水pH(酸碱度)急剧上升到11~12,因此可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使用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法:
    ①干法清塘池中积水5~l0厘米。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将生石灰分别放入小坑中加水融化,不待冷却即向池中均匀泼洒。生石灰用量一般每亩为60~75公斤,淤泥较少的池塘用50~60公斤。清塘后第二天须用铁耙耙动塘泥,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
    ②带水清塘即池水不排出,将融化好的生石灰浆全池泼洒。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生石灰。由于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多,泼洒麻烦,此法在生产上较少采用。生石灰清塘的技术关键是所用的石灰必须是块灰,只有块灰才是氧化钙(CaO),才叫生石灰;而粉灰是生石灰潮解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CaCO3),称为熟石灰,不能作为清塘药物。
    (2)茶粕清塘茶粕是油茶的种子经榨油后所剩余的渣滓压成的圆饼状。使用方法:将茶粕敲成小块,用水浸泡,在水温25℃左右浸泡一昼夜即可使用。施用时再加水,均匀泼洒于全池。每亩池塘水深20厘米用量为13公斤,水深1米用35~45公斤。上述用量可视塘内野杂鱼的种类而增减。对不能钻泥的鱼类,用量可少些,反之则多些。
    (3)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尿酸清塘。它们都遇水分解,释放出次氯酸,次氯酸立刻释放初生态氧,它有强烈的杀菌和杀灭敌害生物的作用。漂白粉通常含有效氯30%左右(这是指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百分比),漂白精是纯次氯酸,含有效氯60%70%,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使用方法:先计算池水体积,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即百万分之二十(20ppm),漂白精用量为漂白粉的1/2,而三氯异氰尿酸用量则为漂门粉用量的1/3。将它们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漂白粉清塘的技术关键是务必防止其吸水潮解。漂白粉一经潮解,共有效氯含量大大下降,影响清塘效果。而漂白精性质较稳定,三氯异氰尿酸的性质最稳定,如敞开存放半年,其有效氯的损失也不到10%。
    用上述药物清塘,一般需经7~10天,药性消失,方可放养蟹苗。漂白粉类的药物其药性消失较快,通常清塘5天后即可放养蟹苗。
    上述几种清塘药物,各有利弊。茶粕能杀灭鱼类、水生昆虫、蛙卵、蝌蚪、螺蛳、蚂蝗等;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和三氯异氰尿酸除杀灭上述敌害生物外,还能杀灭水草、丝状藻类、寄生虫和致病菌等,其清除敌害的作用迅速而彻底。生石灰还能保持水中pH稳定,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改善水质。必须强调指出,盐碱地鱼池,池水碱性大,pH较高,因此不宜再选碱性强的生石灰用作清塘药物,而应当选用漂白粉类的药物。此外茶粕对鱼类血液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而蟹、虾等甲壳类对茶粕毒素的敏感度比鱼类低50倍。因此通常用茶粕清塘,其药物的剂量只能杀灭鱼类等动物,而对虾蟹类则不起作用,故茶粕清塘有蟹虾越清越多之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顶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2)靠山侧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设置纵坡不小于2‰的纵向盲沟。(3)衬砌外壁应敷设外贴式防水层,防水层的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4)洞门与既有隧道的接头处,应做好防水处理。(5)回填土表面宜铺设粘性土隔水层或防水土工布,并与边坡搭接良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稻田养蟹有几种模式?应采取哪些管理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目前稻田养蟹模式主要有:放养蟹苗或幼蟹培育蟹种、养殖商品蟹、暂养育肥和稻鱼蟹模式。
    管理措施:
    (1)投饵施肥。河蟹是杂食性动物。饵料有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及配合饲料。投饵应精青结合、荤素搭配,针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比。投饵坚持“四定”。
    (2)水质。养蟹稻田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没有污染,透明度25~30cm以上,pH7~8,水温20~30℃,溶氧4mg/L以上,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水色以黄、褐、淡褐色或油绿色为好。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位,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处理好蟹、稻和水的关系,合理调控水位,掌握春浅、夏满、秋勤管水法。
    (3)病害防治。坚持早晚巡查,加强管理,做好防病、防害、防逃工作。放养前,用生石灰对蟹沟进行清整消毒,蟹种用药物浸种。蟹对农药的毒害特别敏感,尽量不使用农药,可在水稻栽插前用药对秧苗普治一次。病敌害防治是稻田养蟹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病害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针对本项目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情况,在生产区临时设施区域内还应增设哪些消防器材或设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稻田养蟹应增设哪些设施?

    正确答案: 稻田养蟹对稻田设施的要求比稻田养鱼高,主要包括:
    (1)田块选择要求稻田靠近水源,水质清晰无污染,保水性能良好,面积以3~4亩为宜。
    (2)开蟹沟,设蟹溜,加宽、加高田埂蟹溜是在养蟹稻田的田边或中央挖成方形或圆形的深洼,以供鱼类在夏季高温、浅灌、烤田(晒田)或施放农药时躲避栖居。蟹沟足纵横于稻田,连接蟹溜的小沟,其作用与蟹溜相同。
    首先在稻田四周离田埂l.5~2米处开挖环沟,环沟宽0.6~0.8米、深0.5米,其挖出的泥土将周围田梗加宽垫高。一般田梗宽0.5米,高0.6米。并根据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十字形或井字的蟹沟,蟹沟规格同前。在田边开挖8~10平方米的蟹溜,蟹溜呈长方形,深1米,与蟹沟相通。通常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沟、溜宜在插秧前开挖好(为防止坍塌,目前不少地区已用水泥板作护坡),插秧后,清除沟、溜内的浮泥。有些单位在开挖环沟后,田中每隔2.5米挖条畦沟,沟宽0.5米、深0.5米,并与环沟相通。畦面种稻,沟内养蟹,而不设蟹溜,其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25%。
    (3)防逃设备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用水泥板、砖墙、钙塑板、玻璃钢瓦、石棉板、油毛毡、网片、双层塑料薄膜等建筑材料。防逃设施要求表面光滑、坚固耐用、防逃性能好。防逃墙高出田埂50厘米,四角建成椭圆形,板与板接头处要紧密,支撑物要牢固。建造方法同前面池塘养蟹和网围养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扬水管上应装有指示正确的()或(),根据需要增设水锤消除设施。


    正确答案:流量计;水量表

  • 第14题:

    网围养蟹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网围(或箔围)养蟹是在湖泊养蟹和网围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湖泊大水体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饵料资源与小水体集约化养殖方式相结合的一项养蟹新技术。这种养蟹方式,始于80年代末期。目前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已发展为网围、箔围、低坝高栏、湖汊围拦养蟹等多种形式,构成网围养蟹系列,都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种养蟹方式有以下优点:
    (1)解决了湖泊养蟹水面大、进出水口多、回捕率低的矛盾。
    (2)解决了湖泊航行业、捕渔业与养殖业的矛盾。
    (3)合理利用和保护了湖泊中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了以往湖泊养蟹中集体放养、个人得益的矛盾,使湖泊网围养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4)网围养蟹上马快,成本低,技术容易掌握,养殖方式灵活。
    (5)河蟹上市规格大,品质好。
    生产实践证明,该项养蟹技术具很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1991年江苏洪泽湖进行大面积网围养蟹试验,网围面积共762亩,平均亩产河蟹38.75公斤,回捕率达54.8%,平均出塘规格为136.3克,投入产出比为1:1.6。1992年江苏隔湖进行小面积网围养蟹试验,网围面积5.25亩,每亩放养16公斤蟹种(规格为80只/公斤),亩产高达101公斤,回捕率达49.1%,上市规格150克以上占90%,其中200克以上占50%。

  • 第15题:

    如何进行草荡养蟹?


    正确答案:草荡即水浅、水草丛生的小型湖泊,通常面积在1000亩以下,也有少量为2000~4000亩。由于面积大,不可能设防逃设备,而只能以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半精养式的鱼蟹混养。其成本低,收益较高,一般河蟹亩产2~20公斤。草荡养蟹的主要措施是:
    (1)选好养殖水域要求草荡的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水位稳定,能排能灌,水生植物和天然饵料资源丰富,水生植物覆盖湖面1/2以上。凡过水草荡、排洪通道、交通航行航道,水位不易控制,防逃饲养困难,一般不宜选用。
    (2)防逃设施草荡养蟹均为鱼蟹混养类型。通常仅在湖泊进出水口用竹箔或网片拦截。安装方法同箔围、网围养蟹,在有船只通行的地点需安装箔门,以利船只进出。在草荡四周一般不设防逃设备。
    (3)蟹种放养草荡养蟹以放养一龄蟹种为主,也可套养Ⅲ期仔蟹。由于草荡的生态条件好,蟹种生长快,因此蟹种的放养规格比池塘小,而且放养量不宜过多。通常放养每公斤200~400只的一龄蟹种,每亩放养0.8~1.2公斤。套养Ⅲ期仔蟹(每公斤2万只左右),每亩水面套养0.1公斤。放养密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蟹种规格和管理水平而有所增减。放养时,可将蟹种装在船上,边行船边放养,使其均匀分布于草荡内。放养季节同网围养蟹。此外,草荡内务必控制草类性鱼类(特别是草鱼)的放养量,以保护荡内的水草资源。放养时最好先将草鱼鱼种用网围起来,投草类和人工饵料,待7月份以后,水草茂盛时,再放入荡内。
    (4)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与网围养蟹基本相似。此外应加强草荡内的水位管理。春季草荡水位较浅,应及时灌注一部分新水,使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6~8月份汛期和台风季节,要加强巡视,做好防涝、防逃工作。同时应加强渔政管理,严禁入荡捞水草、放鸭子,严禁捕鱼捉蟹,以保护生产者的权益。
    (5)成蟹捕捞同网围养蟹。

  • 第16题:

    稻田养蟹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1)有利于水稻生长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可肥田。据测定,连续3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倍左右。这就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
    (2)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
    (3)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据试验,投放蟹苗,饲养16~17个月,最高亩产成蟹可达100~150公斤。如放养蟹种,当年最高亩产可达150~200公斤。一般生产上稻田养蟹,稻谷亩产400~550公斤,成蟹亩产10~30公斤。
    由此可见,稻田养蟹、稻蟹共生的生产结构,可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城市郊区发展河蟹养殖,建设为城市服务的菜篮子工程的新诀窍,也是广大农村发展创汇农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 第17题:

    如何进行稻田养蟹?


    正确答案:除了做好稻田养蟹的基本设施工程外,还应抓住以下几个技术关键:
    (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如为盐碱地田块,则应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的田水漂白粉呈20ppm的浓度。
    (2)栽好水稻养蟹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率强的高产单季稻品种。最好采用免耕直播法,以减少田内浮泥数量。如插秧,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插,适当增加沟四周的栽插密度,可发挥其边际优势,增加产量,并可防止沟壁坍塌。
    (3)适时放养大规格蟹种直播法播种的水稻在三叶期后,移栽法定植的水稻在插秧后7~10天,选用大小一致、体重为20~30克的大规格蟹种,亩放300~500只。
    (4)水稻栽培管理
    ①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最佳。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肥次数和数量。确定需要采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不宜用碳铵,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以内。
    ②水浆管理养蟹稻田,田面需经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烤田。如确需烤田时,只能将水位下降至田面无水,也可采用分次进行轻烤田,以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生长。
    ③病害防治河蟹对农药的毒性比鱼类更敏感,因此稻田养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对河蟹毒性强的农药。如确需施用,必须选用毒性低的农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和规律,对症下药;用药方法要采用喷施,尽量减少农药散落地表水面;施药前,应降低水位,使蟹进入蟹沟和蟹溜内,施药后应换水,以降低田间水体农药的浓度;分批隔日喷施,以减少农药对河蟹的危害。
    (5)饲养管理
    ①稻田养蟹的投喂方法可参照池塘养蟹,但在9~10月份,填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小杂鱼、蚕蛹、螺蚬、河蚌肉等)要比池塘养蟹多。并在稻田中放养小浮萍,适当投放一些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
    ②稻田在高温季节,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每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20厘米左右。
    ③日常管理采用"六查、六勤",同池塘养蟹。
    (6)捕捞稻田养蟹应在水稻收割前捕出,在长江流域,通常在10月初捕出。可采取放水时用蟹笼捕捉,也可住夜间放干沟内田水,用灯光在沟、溜中诱捕。捕捉后立即注水,如此反复捕捉2~3个夜晚,即可捕净。捕出的河蟹,应在暂养池暂养1~2个月,然后销售。

  • 第18题:

    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顶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2)靠山侧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设置纵坡不小于2‰的纵向盲沟。(3)衬砌外壁应敷设外贴式防水层,防水层的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4)洞门与既有隧道的接头处,应做好防水处理。(5)回填土表面宜铺设粘性土隔水层或防水土工布,并与边坡搭接良好。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进行稻田养蟹?

    正确答案: 除了做好稻田养蟹的基本设施工程外,还应抓住以下几个技术关键:
    (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如为盐碱地田块,则应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的田水漂白粉呈20ppm的浓度。
    (2)栽好水稻养蟹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率强的高产单季稻品种。最好采用免耕直播法,以减少田内浮泥数量。如插秧,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插,适当增加沟四周的栽插密度,可发挥其边际优势,增加产量,并可防止沟壁坍塌。
    (3)适时放养大规格蟹种直播法播种的水稻在三叶期后,移栽法定植的水稻在插秧后7~10天,选用大小一致、体重为20~30克的大规格蟹种,亩放300~500只。
    (4)水稻栽培管理
    ①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最佳。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肥次数和数量。确定需要采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不宜用碳铵,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以内。
    ②水浆管理养蟹稻田,田面需经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烤田。如确需烤田时,只能将水位下降至田面无水,也可采用分次进行轻烤田,以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生长。
    ③病害防治河蟹对农药的毒性比鱼类更敏感,因此稻田养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对河蟹毒性强的农药。如确需施用,必须选用毒性低的农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和规律,对症下药;用药方法要采用喷施,尽量减少农药散落地表水面;施药前,应降低水位,使蟹进入蟹沟和蟹溜内,施药后应换水,以降低田间水体农药的浓度;分批隔日喷施,以减少农药对河蟹的危害。
    (5)饲养管理
    ①稻田养蟹的投喂方法可参照池塘养蟹,但在9~10月份,填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小杂鱼、蚕蛹、螺蚬、河蚌肉等)要比池塘养蟹多。并在稻田中放养小浮萍,适当投放一些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
    ②稻田在高温季节,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每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20厘米左右。
    ③日常管理采用"六查、六勤",同池塘养蟹。
    (6)捕捞稻田养蟹应在水稻收割前捕出,在长江流域,通常在10月初捕出。可采取放水时用蟹笼捕捉,也可住夜间放干沟内田水,用灯光在沟、溜中诱捕。捕捉后立即注水,如此反复捕捉2~3个夜晚,即可捕净。捕出的河蟹,应在暂养池暂养1~2个月,然后销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尾矿坝运行过程中如需增设或更新(),应经技术论证,并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批准。
    A

    排洪设施

    B

    排渗设施

    C

    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稻田养蟹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1)有利于水稻生长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可肥田。据测定,连续3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倍左右。这就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
    (2)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
    (3)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据试验,投放蟹苗,饲养16~17个月,最高亩产成蟹可达100~150公斤。如放养蟹种,当年最高亩产可达150~200公斤。一般生产上稻田养蟹,稻谷亩产400~550公斤,成蟹亩产10~30公斤。
    由此可见,稻田养蟹、稻蟹共生的生产结构,可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城市郊区发展河蟹养殖,建设为城市服务的菜篮子工程的新诀窍,也是广大农村发展创汇农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网围养蟹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网围(或箔围)养蟹是在湖泊养蟹和网围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湖泊大水体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饵料资源与小水体集约化养殖方式相结合的一项养蟹新技术。这种养蟹方式,始于80年代末期。目前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已发展为网围、箔围、低坝高栏、湖汊围拦养蟹等多种形式,构成网围养蟹系列,都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种养蟹方式有以下优点:
    (1)解决了湖泊养蟹水面大、进出水口多、回捕率低的矛盾。
    (2)解决了湖泊航行业、捕渔业与养殖业的矛盾。
    (3)合理利用和保护了湖泊中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了以往湖泊养蟹中集体放养、个人得益的矛盾,使湖泊网围养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4)网围养蟹上马快,成本低,技术容易掌握,养殖方式灵活。
    (5)河蟹上市规格大,品质好。
    生产实践证明,该项养蟹技术具很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1991年江苏洪泽湖进行大面积网围养蟹试验,网围面积共762亩,平均亩产河蟹38.75公斤,回捕率达54.8%,平均出塘规格为136.3克,投入产出比为1:1.6。1992年江苏隔湖进行小面积网围养蟹试验,网围面积5.25亩,每亩放养16公斤蟹种(规格为80只/公斤),亩产高达101公斤,回捕率达49.1%,上市规格150克以上占90%,其中200克以上占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稻田养鱼需进行哪些基本设施的改造?

    正确答案: 首先进行稻田田埂的改造,养鱼稻田田埂需加高至1米左右,田埂顶面60~80厘米宽。其次在田边修建固定设施鱼凼,面积为每亩45~55米2,深1.2~1.5米,采用青砖或毛石浆砌,水泥沙浆抹面,确保不漏水、不渗水;由鱼凼向田中开挖鱼沟,鱼沟宽40~60厘米,深30~50厘米,一亩以下田块挖“+”字型鱼沟,一亩以上挖“田”字型或“#”字型鱼沟,鱼凼与鱼沟相通,确保鱼能在整块田中自由活动、摄食;鱼凼、鱼沟面积控制在养鱼稻田10%~12%,其中鱼凼面积8%~10%;在地角开挖进、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拦鱼栅要高于田埂,起防逃和防止敌害生物入稻田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