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虾的幼体发育阶段不脱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虾幼体弧菌病通常在溞状幼体Ⅱ期后发病率最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对虾性腺发育阶段是雌雄同步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对虾无论是幼体还是成虾都生活在沿岸浅海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简述对虾幼体培育各阶段的水温控制范围,为什么要控制水温?


    正确答案: 无节幼体期的水温应控制在20~22℃。溞状幼体期的水温应控制在22~24℃,糖虾幼体期的水温以24~26℃为好,仔虾水温控制有25~27℃。
    水温是对虾幼体发育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从受精卵的孵化到幼体培育,控温始终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无论是受精卵的孵化,还是各阶段的幼体发育,都需要适应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之间,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幼体的发育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因此,在对虾人工育苗场过程中,要控制水温,使之有利于幼体发育,使虾苗按计划时间出池。

  • 第5题:

    对虾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生态习性不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问答题
    虾苗出池时如何鉴别对虾幼体质量?

    正确答案: 1、观察活力:观察虾的逆水运动情况
    2、颜色:身体透明,体表不挂脏为佳
    3、均匀程度:同一池子或同一批次的苗种大小规格要相似
    4、消化道:肠道发育良好,肌肠比大于4。
    5、抗逆性:放到低盐环境下2小时观察率,大于90%的为佳
    6、检疫:PCR检查是否携带病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幼体发育特点;试比较它们间的差异。

    正确答案: 中国对虾的卵自母体排出后的一昼夜即可孵出无节幼体,此幼体共经6次蜕皮,分6个无节幼体期,再次蜕皮,体形改变,有似于水蚤状,称溞状幼体期。
    溞状幼体已具有明显的头胸甲,腹部也已分化,溞状幼体分3期,经最后一次蜕皮后进入糠虾幼体,糠虾幼体经蜕皮,前3对步足呈螯状,腹肢延长,但仍为单肢型,共经3次蜕皮后进入仔虾期。结束变态,此时的体形构造已基本上与母体相似。中华绒螯蟹的卵产出后即粘附于腹肢的刚毛上直至孵化,幼体孵出后,即离开母体行浮游生活。由于刚孵出时的幼体体形与水蚤相似,故称溞状幼体,蟹类的溞状幼体有2~5期不等,以5期最为常见,最后一期溞状幼体蜕皮之后,即变成大眼幼体,大眼幼体通常为一期,经蜕皮后变为第一期幼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南美白对虾有哪几种幼体形态?如何判别其雌雄?试述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正确答案: 幼体形态有无节幼体、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可以根据对虾的腹部第一第二对内肢的形态来判别对虾的雌雄。雄性第1对内肢常变形而成为交接期,第二对在内肢内侧另有1雄附肢。
    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虾类的繁殖通常在春季,4-5月份,秋末初冬进行交配。
    对虾类的卵成熟后直接排放于海水中,100万粒左右,一昼夜内孵出无节幼体。
    经过卵(孵化)、无节幼体(6次蜕皮)、溞状幼体(7对附肢,头部5对+第一、二颚足,3次蜕皮)、糠虾幼体(胸肢全生出,游泳器官,腹肢见雏形,3次蜕皮)和仔虾(与母体相似,以腹肢游泳)。其中:
    1.无节幼体:体略呈卵圆形,不分节,有3对腹肢和一个红色的眼点,末端有一对刺毛,无口无肛门,也未出现消化道,不摄食,完全靠卵黄来维持生活,多活动于水的中上层,具强的趋光性。
    2.溞状幼体:具明显的头胸甲,腹部也已分化,复眼已开始出现,单眼仍见存在,附肢已具7对,即除头部5对外,另出现第一、二对颚足。口位于腹面,肛门位于尾部末端腹面中央,消化道也已出现,并开始摄食。3.糠虾幼体:形似小虾,头胸甲增大,覆盖整个头胸部,胸肢出现并且为双肢型,为主要的游泳器官。腹肢出现雏形,游泳时腹面向上,和糠虾的生活方式相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自然海域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的饵料以多甲藻为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对虾无论是幼体还是成虾都生活在沿岸浅海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可感染多种对虾,除了()阶段都可被感染
    A

    仔虾

    B

    幼虾

    C

    亲虾

    D

    卵和无节幼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发育过程中经过糠虾幼体的甲壳动物是()。
    A

    糠虾

    B

    磷虾

    C

    对虾

    D

    绒螯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所有的对虾都要经过幼体发育阶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简述对虾的幼体发育分期及各期特征。


    正确答案: 对虾幼体的发育通常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期。
    (1)无节幼体
    无节幼体分为6期,从无节幼体N1发育到溞状幼体Z1,要经过6次蜕皮的变态发育,28~30℃水温,约需40~48小时。(主要决定于水温),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根据尾棘的数量来区别)。
    (2)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分为3期,正常情况下,从Z1发育到糠虾幼体M1通常要3-4天,特征是眼柄、额角和尾扇的出现和拖粪现象。
    溞状1期幼体不具额角,复眼不具眼柄;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但尾节不具尾扇;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尾节长出尾扇。
    (3)糠虾幼体
    糠虾幼体最大特征为身体呈倒挂现象,呈弓弹运动。糠虾幼体亦分为三期,从Z1发育到仔虾P1期通常要3-4天,每期特征:
    M1游泳足:每个腹节的游泳足呈突状物
    M2游泳足为二节
    M3游泳足为三节
    (4)仔虾期
    特征:呈水平游泳,形态与成虾相象。P5以后,出现附壁、附底的现象。

  • 第15题:

    自然海域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的饵料以多甲藻为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对虾的排泄器官随发育而变化,幼体时以()进行排泄,到成体时则由()取而代之。


    正确答案:颚腺;触角腺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的幼体发育分期及各期特征。

    正确答案: 对虾幼体的发育通常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期。
    (1)无节幼体
    无节幼体分为6期,从无节幼体N1发育到溞状幼体Z1,要经过6次蜕皮的变态发育,28~30℃水温,约需40~48小时。(主要决定于水温),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根据尾棘的数量来区别)。
    (2)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分为3期,正常情况下,从Z1发育到糠虾幼体M1通常要3-4天,特征是眼柄、额角和尾扇的出现和拖粪现象。
    溞状1期幼体不具额角,复眼不具眼柄;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但尾节不具尾扇;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尾节长出尾扇。
    (3)糠虾幼体
    糠虾幼体最大特征为身体呈倒挂现象,呈弓弹运动。糠虾幼体亦分为三期,从Z1发育到仔虾P1期通常要3-4天,每期特征:
    M1游泳足:每个腹节的游泳足呈突状物
    M2游泳足为二节
    M3游泳足为三节
    (4)仔虾期
    特征:呈水平游泳,形态与成虾相象。P5以后,出现附壁、附底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对虾从受精卵发育到仔虾,还要经过无节幼体、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这3段时期,这种发育方式是()。
    A

    常态发育

    B

    变态发育

    C

    附着发育

    D

    再生发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对虾的排泄器官随发育而变化,幼体时以()进行排泄,到成体时则由()取而代之。

    正确答案: 颚腺,触角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对虾幼体弧菌病通常在溞状幼体Ⅱ期后发病率最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所有的对虾都要经过幼体发育阶段。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对虾的幼体发育阶段不脱皮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红尾病是(  )的俗称。
    A

    虾柱状病毒病

    B

    幼体弧菌病

    C

    斑节对虾柱状病毒

    D

    桃拉综合征


    正确答案: C
    解析:
    红尾病是桃拉综合征的俗称。患桃拉综合征的虾处在急性期时虾红素增多,虾体全身呈淡红色,尾扇和游泳足呈鲜红色,因此,虾民称之为“红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