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比较文学”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

    • A、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 B、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 C、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 D、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比较文学家艾田伯曾在国际比较文学一次年会上发言,题目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没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1953年,韦勒克发表()一文,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揭开了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论战

    • A、《比较文学论》
    • B、《比较的基础》
    • C、《比较文学的危机》
    • D、《比较文学的概念》

    正确答案:D

  • 第4题:

    1985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研究两国文学互相影响假借的是().

    • A、法国比较文学
    • B、美国比较文学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正确答案: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 第7题:

    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开始的。


    正确答案:卡雷

  • 第8题:

    试述比较文学诞生


    正确答案: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其诞生标志:
    (1)杂志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学》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2)理论著作问世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3)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讲座。
    (4)学位论文与工具书出现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茨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潮》(1872-1890)。

  • 第9题: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文学,后来渐渐向社会学,人类学和人种学靠拢,相互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文本解读则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但后殖民研究在文学领域亦硕果累累。对于文化研究的特点,不同的理论和学科取向有不同“版本”。
    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一)比较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而比较文化研究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
    (二)比较文学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比较文化研究拒绝高/低文化的二分论。
    (三)比较文学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比较文化研究的文化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
    (四)二者都跨学科。

  • 第10题: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于1979年出版。


    正确答案:管锥编

  • 第11题:

    比较文学的主要分支


    正确答案:“神话学”(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文类学(诗歌小说戏剧的比较研究)
    主题学(题材主题母题形象情境研究)
    形象学(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比较诗学(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
    科际整合(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 第12题: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标志着比较文学时代正式开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


    正确答案: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法国学派提出跨国界或跨民族。美国学派提出“跨学科”研究。所谓“跨越”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2后来比较文学跨越性的表述变为“四跨”即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这种表述方式容纳了美法学派的观点,但也存在争议。例如,这个定义中,跨民族跨语言都超越了经典法美学派的定义范畴。现代国家不乏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如果每个国家内部的上百种民族、语言文学都是研究对象的话,那么难免造成研究领域的混乱。而且也有悖于比较文学“世界胸怀”、“国际眼光”这一宗旨。研究对象混乱,危机自然而生。这门新兴学科还有待研究者的完善和创新。

  • 第14题: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正确答案: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 第15题:

    结合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谈谈你对新文论冲击、挑战比较文学的看法。


    正确答案: 国际比学发展史的事实说明,新文论冲击有利有弊。一方面,比学与文学理论的结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60年代法美两国学者的大争论之后,梵第根那种把比学与总体文学分离的观点已经被人抛弃。我们相信各种新理论的涌现可以给比学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它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新的发展。反之,理论研究也应该与具体的比较研究相结合,从比学中获取新的营养。所以,比学和文学理论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谁取代谁、谁吞掉谁的关系2当然,“理论化”也有它的负面作用。如果过分强调理论的重要而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将对比较文学产生不良后果。理论探讨不能代替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不能取代对文学内在因素的审美分析。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

  • 第16题: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正确答案: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 第17题:

    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所著的《比较文学导论》。


    正确答案:孙景尧

  • 第18题:

    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是古添洪等编著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正确答案:可比性就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学理依据是不断拓展的。

  • 第20题:

    美国学派奠定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基础,最早提出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看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比较文学


    正确答案: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 第22题:

    比较文学的方法就是比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188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成为欧洲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一个开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4题:

    填空题
    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正确答案: 《摩罗诗力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