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当然,这种研究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
更多“何谓跨文明阐发研究?”相关问题
  • 第1题:

    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学——这是中国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以求同思维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摸式,针对广义上同属单一文明范畴之内的西方文学时有很实际的应用性,然而,当我们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投向不同的文明体系中的文学比较时,就会发现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学原则大致相同外,更多的是文学的不同,更多的是而对同一个文学对象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或观念的变异,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重心已由相似性转移到了差异性之上。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维廉提出东西方各有自己的思维、语言和文学模子,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之而起的文学模子的歧异,我们必须先予正视,始可达成适当的了解,在进行跨文明研究时,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偏执态度。

  • 第2题:

    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式?


    正确答案: 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所谓作品阐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越文明界限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所谓理论阐发,主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跨文明科际阐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综合阐发,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 第3题:

    阐发研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阐发研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2)对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要阐发分析的文学现象要作具体分析,切实研究其可行性。
    (3)阐发研究必须能导出积极的结论,细微的、令人信服的。

  • 第4题:

    比较文学两种最基本的研究类型是()

    • A、影响研究
    • B、平行研究
    • C、阐发研究
    • D、接受研究
    • E、审美研究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何谓比较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科际阐发?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运用其它学科的方法、话语来阐发文学,或以文学方法、话语来阐发其它艺术和学科,便构成了比较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科际阐发,各种话语比较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科际阐发。
    文学与其它学科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互为阐发的过程。在文学研究中,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来阐发文学,可以说非常普遍。例如而20世纪文学研究中出现的非理性转向,便有其心理学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了心理学领域的非理性主义潮流。它不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意识层面,而是着重于对潜意识的探讨,去发现隐藏于表层意识之下的非理性的一面。这种对人的本能、直觉、梦幻的关注,不仅影响到20世纪西方文学“向内转”的趋势,还产生了精神分析批评。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去发掘作家隐秘的创作心理,去发现作品中人物行为的种种无意识动因,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话语由此而生。

  • 第6题:

    比较文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是()。

    • A、影响研究
    • B、平行研究
    • C、阐发研究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等对脏腑虚实寒热病机的研究,更为深入,并有不少新说阐发。


    正确答案: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济生方

  • 第8题:

    《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研究属于()

    • A、影响研究
    • B、平行研究
    • C、阐发研究
    • D、接受研究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阐发研究


    正确答案: 所谓阐发研究,即将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具有内在可比性的基本问题加以相互印证,相互发现,相互阐释,并相互运用,以求把握文学的普遍规律。

  • 第10题:

    对我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在十八世纪欧洲流传情况的研究属于()

    • A、平行研究
    • B、影响研究
    • C、阐发研究
    • D、接受研究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 A、折衷精神
    • B、跨文化
    • C、阐发研究
    • D、影响研究

    正确答案:A,B,C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护理研究?何谓护理研究管理?

    正确答案: 护理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反复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护理研究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学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计划、实施、控制,以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协调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指的是()

    • A、影响研究
    • B、平行研究
    • C、阐发研究
    • D、接受研究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阐发研究适用于文化系统相同的诸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基本类型是()

    • A、影响研究
    • B、平行研究
    • C、接受研究
    • D、阐发研究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可对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作()

    • A、平行研究
    • B、影响研究
    • C、阐发研究
    • D、接受研究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学术功能?


    正确答案:首先,跨文明阐发研究具有一种文化、文学新因素的促生功能,从而可以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使我们渐趋委顿的文化传统被激活、更新、再生,逐渐又繁荣发展。
    其次,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打通文明间的壁垒,开启文化交流的通道,从而能够把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引入到世界文学的宏大视野,使其能够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活动中来。

  • 第19题:

    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 作品阐发:主要指运用生成于一文明中的文学理论观念或模式去对生成于另一文明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
    理论阐发:性质: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
    科际阐发:特点: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
    综合阐发: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 第20题:

    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跨文明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 第21题:

    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


    正确答案:以“跨越性”为特征的比较文学,跨文明与跨学科,便形成了“跨越”的两大方面。而当我们谈文学、艺术、哲学的时候,这些概念本身可能就不是本土意义上的,而是翻译过来的。中国与西方传统的“文”与“艺”,乃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美国学派首先倡导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分类,其对“文学性”、“艺术性”的界定,依据的是西方知识体系。当美国学派完全承续欧洲文论传统的话语,用模仿、表现、典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来探讨文学,规定文学的特性,而像中国、印度等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些基本的文论概念,比如气、韵、味、境界,都被排除在其视野之外,那么,作为跨学科研究之出发点的“文学”、“艺术”,就只能完全是西方意义上的。而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分类,也是源于西方知识谱系。在这个前提下的跨学科研究,也就常常是单向的,不具有对话的意义。
    由此,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便势所必然。如果说在同一文明区域内,不同的国家,在知识形态上尚有共通之处。而不同的文明,其知识往往具有一种异质性。如何在各种“异质性”话语中实现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便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 第22题:

    在跨越中西比较的文学研究过程中,中国学派所独创的研究方法是()。

    • A、考据研究
    • B、阐发研究
    • C、影响研究
    • D、平行研究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多选题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

    折衷精神

    B

    跨文化

    C

    阐发研究

    D

    影响研究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