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政论-政党报刊””相关问题
  • 第1题: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循环日报》于1874年由江苏吴县人()主办,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以政论著称的报纸,()是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为在我国办报政论做了最早的尝试。


    正确答案:王韬;王韬

  • 第3题:

    从时间上看,日本近代通俗小报的出现()

    • A、早于政论报纸
    • B、晚于政论报纸
    • C、和政论报纸几乎同一年代
    • D、在政党报纸消失之后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谁?


    正确答案:王韬于1874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影响最大,这是公开宣传变法的第一家报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 第5题:

    报刊政论文体的创始与报刊政论时代的开端?


    正确答案: 为表达爱国主张,发表报刊政论则成了国人办报的正确选择,于是一种新的适合报刊使用的政论文体便逐步发展起来;
    为政论文体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首推王韬的《循环日报》,王韬本人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报刊政论家。

  • 第6题:

    现代传播效果研究兴起的媒介背景时期是().

    • A、政党报刊
    • B、黄色报刊
    • C、大众报刊
    • D、电子媒介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 A、以政论为主
    • B、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
    • C、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
    • D、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
    • E、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和部分外围群众

    正确答案:A,E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政论-政党报刊”

    正确答案: ⑴随着资产阶级在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发展壮大,报刊成为资产阶级宣传政见,夺取政权的言论武器,世界新闻传播事业进入了“政论-政党报刊”历史时期;⑵政党报刊的含义是:①报刊公开标榜为政治服务,自觉成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接受政党津贴资助;②报刊论战时,以宣传本党派政治主张为主,常常夸大其词,诽谤对方;③报刊内容以政论为主,内容深奥,文字艰涩,读者仅为本党成员、少数政客及知识阶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从时间上看,日本近代通俗小报的出现()
    A

    早于政论报纸

    B

    晚于政论报纸

    C

    和政论报纸几乎同一年代

    D

    在政党报纸消失之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印度现今的报业体制是()
    A

    以公营报刊为主

    B

    以政党报刊为主

    C

    以私营报刊为主

    D

    以合作报刊为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国第一家政论报纸是什么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谁?

    正确答案: 中国第一家政论报纸是《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紫铃,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秀才出身,从22岁起在上海麦都思办的墨海书局任编辑,并曾参加上海第一家中文刊物《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1862年他回家探亲期间,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驻苏州民政长官。后为此事遭清政府通缉,改名王韬避居香港。在港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多种中国古代经典译成英文。1867年至1870年,他随回国的理雅各游历了英法等国,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现代科学成就,对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这对他改变封建观念,确立变法自强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回香港后,担任了《华字日报》主笔,又集资购买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与黄平甫等合办中华印书总局,并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鼓吹变法自强。报名“循环”,取义于《史记·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王韬解释说:“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也。”表示了他对变法自强的信心。《循环日报》仿效《华字日报》,版面分为“京报选录”、“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三栏,其中的论说文引人瞩目。王韬以《循环日报》为讲坛,用“弢园老民”、“天南遁叟”、“欧西窝公”、“遁窟废民”等笔名,在该报发表了数百篇评议时政、鼓吹变法自强的政论文章,主张“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在中国实行“君民共治”的君主立宪政体。《循环日报》开我国政论报刊的先河,王韬成为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府文章,直抒胸臆,立论鲜明,文不华丽,通俗易懂,突破了“桐城派”古人的束缚,开“报章文体”的先河,多为后人效法。
    王韬主持《循环日报》10年,于1884年因身体欠佳回到上海。晚年创办过弢园书局,出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并为《申报》和《万国公报》撰文。1897年病逝。王韬遗著甚丰,主要的有《弢园文录》、《遁叟谰言》、《弢园文录外编》等。其中《弢园文录外编》收入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堪称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文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报刊所有制形式有()
    A

    政党报刊

    B

    官办报刊

    C

    同仁报刊

    D

    外资报刊

    E

    商办报刊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法国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轨迹是大致为:(),官报的政党报刊站报业的统治地位;19世纪中后期,随着廉价报纸的兴起,出现了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


    正确答案:19世纪前期

  • 第14题:

    中国第一家政论报纸是什么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谁?


    正确答案: 中国第一家政论报纸是《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紫铃,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秀才出身,从22岁起在上海麦都思办的墨海书局任编辑,并曾参加上海第一家中文刊物《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1862年他回家探亲期间,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驻苏州民政长官。后为此事遭清政府通缉,改名王韬避居香港。在港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多种中国古代经典译成英文。1867年至1870年,他随回国的理雅各游历了英法等国,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现代科学成就,对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这对他改变封建观念,确立变法自强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回香港后,担任了《华字日报》主笔,又集资购买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与黄平甫等合办中华印书总局,并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鼓吹变法自强。报名“循环”,取义于《史记·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王韬解释说:“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也。”表示了他对变法自强的信心。《循环日报》仿效《华字日报》,版面分为“京报选录”、“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三栏,其中的论说文引人瞩目。王韬以《循环日报》为讲坛,用“弢园老民”、“天南遁叟”、“欧西窝公”、“遁窟废民”等笔名,在该报发表了数百篇评议时政、鼓吹变法自强的政论文章,主张“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在中国实行“君民共治”的君主立宪政体。《循环日报》开我国政论报刊的先河,王韬成为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府文章,直抒胸臆,立论鲜明,文不华丽,通俗易懂,突破了“桐城派”古人的束缚,开“报章文体”的先河,多为后人效法。
    王韬主持《循环日报》10年,于1884年因身体欠佳回到上海。晚年创办过弢园书局,出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并为《申报》和《万国公报》撰文。1897年病逝。王韬遗著甚丰,主要的有《弢园文录》、《遁叟谰言》、《弢园文录外编》等。其中《弢园文录外编》收入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堪称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文集。

  • 第15题:

    印度现今的报业体制是()

    • A、以公营报刊为主
    • B、以政党报刊为主
    • C、以私营报刊为主
    • D、以合作报刊为主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评论毛泽东的报刊政论活动及其主要特色


    正确答案:毛泽东的报刊政论活动始于1919年。这年7月他在长沙创办并主编了评论为主的报纸《湘江评论》,成了我国又一位有影响的新文化和新思潮的传播者。毛泽东发表了许多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多彩的评论,这些评论热情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对帝国注意和封建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斗争。该刊被封后,毛泽东又于1919年11月兼任长沙《大公报》撰述员,继续写作新闻评论。毛泽东的报刊评论摆脱了以往论文式政论的模式,重视言论的新闻性,主张傍着活事件来讨论,常常直接出入新闻事实,进行简短的夹叙夹议的议论。因此,他的报刊评论除政治性外,新闻性尤为明显,促进了报刊评论更显示自身的特色。

  • 第17题:

    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 A、以政论为主
    • B、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
    • C、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
    • D、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政党报纸和大众报刊的差别在于()

    • A、政党报纸内容上以政论为主
    • B、大众报刊实行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
    • C、大众报纸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 D、大众报刊发行量大,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单选题
    发展中国家报业体制一般是()
    A

    以政府或执政党报刊为主

    B

    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

    C

    商业报刊为主

    D

    以上三种体制都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民国初年,中国报刊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标志有哪两个?

    正确答案: 1、重视新闻采访、新闻报道、新闻通讯。
    2、一批名记者脱颖而出(黄远生、徐彬彬(凌霄)、刘少少、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报刊政论文体的创始与报刊政论时代的开端?

    正确答案: 为表达爱国主张,发表报刊政论则成了国人办报的正确选择,于是一种新的适合报刊使用的政论文体便逐步发展起来;
    为政论文体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首推王韬的《循环日报》,王韬本人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报刊政论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西方各国及日美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原因:(1)作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2)经济上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特点:(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循环日报》于1874年由江苏吴县人()主办,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以政论著称的报纸,()是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为在我国办报政论做了最早的尝试。

    正确答案: 王韬,王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