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兴起:1827年在费城创办了第一份工人报纸《机工雇工拥护者》,出版不到一年停刊,第二年又创办了《技工自由先驱》、《技工自由报》两种工人周刊。1828--1834年间有61个城镇组织了工人政党,出现了五十多种工人周报,如《时代精神》、《农工拥护者》、《自由主义者》、《独立政治评论》、《工人公报》、《工人团结》等先后在各州各城市出版。它们宣传各种“工人方案”,要求普及教育制度。工人周报中最出色的是乔治.亨利.伊文斯的《工人辩护者报》,该报在美国工人报纸中居于领导地位,以争取“平等教育、平等权利”为主要奋斗目标和宣传内容。《人报》也是比较出色的工人报纸。
更多“美国早期工人报刊是怎样兴起的?当时有哪些代表性的工人报刊?”相关问题
  • 第1题:

    《工人日报》报刊代号()。

    • A、1—2
    • B、1—5
    • C、31—2
    • D、1—83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最早的工人报刊是1880年“俄国北方工人协会”秘密出版的()。


    正确答案:《工人曙光报》

  • 第3题:

    大众化报刊兴起的基础?


    正确答案: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1870年《教育法》颁布,增加成人识字数。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5)人们工作时间减少,工资增加。
    (6)报纸供应增加,转轮印刷机投入使用,电报、铁路系统的拓展。

  • 第4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

    • A、《劳动周刊》
    • B、《工人周刊》
    • C、《真报》
    • D、《中国青年》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共产党成立后办的第一批工人报刊有哪些?它们在工人运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工人运动的开展,专门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都来领导这方面的工作,很快就在我国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高潮中出现了许多工人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周刊》和《工人周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刊,1921年8月创刊于上海。第二年6月3日出至第41号时便被上海租界当局勒令停刊。罪名是“鼓吹劳动革命”、“言论过激”。
    《工人周刊》1921年7月创于北京,由北京党组织以“工人周刊社”的名义出版。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迁至北京后,这个刊物便代替《劳动周刊》成为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工会的刊物。该刊由于受到反动当局迫害,几经停刊,到1925年12月出至133期后终刊。
    这些工人报刊在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卓有成效地向工人群众进行了教育和指导。如《劳动周刊》就密切注意各地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及时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有力地指导运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从今天保存下来的几期《劳动周刊》上,可以看到当时上海、广东、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的历史记录,尤其是对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和汉口人力车工人在罢工的罢中反映。更主要的是这些工人报刊从理论上解释和论证中国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必要性。如《工人周刊》1923年出版的“五一特刊号”就向工人阶级指出:要消灭经济上政治上的压迫,解放自己,只有勇敢地“跑到权力路上去掌握政权”。这样,就使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提高到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斗争的高度,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这是党成立的工人报刊同“五四”时期的工人报刊的不同点。

  • 第6题:

    《浙江工人日报》报刊代号()。

    • A、31—1
    • B、31—2
    • C、31—3
    • D、31—4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大众化报刊兴起的基础?

    正确答案: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1870年《教育法》颁布,增加成人识字数。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5)人们工作时间减少,工资增加。
    (6)报纸供应增加,转轮印刷机投入使用,电报、铁路系统的拓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列宁曾给高度评价“是工人报刊的先驱”是指()杂志。

    正确答案: 《钟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西方近代报业发展的后期,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各国都出现了()
    A

    无产阶级报刊

    B

    资产阶级报刊

    C

    民主派报刊

    D

    上层报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俄国历史上最早的工人报刊是1880年创办的秘密刊物()
    A

    《明星报》

    B

    《工人曙光报》

    C

    《工人报》

    D

    《彼得堡工人小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子右任是一个怎样的报人?他办过哪些报刊?

    正确答案: 千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笔名骚心、大风、神州旧主等,陕西三原人,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报刊活动家。青年中举,1904年因所著诗集中有革命词句而被陕督通缉,逃到上海。1906年赴日本筹款办报,得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于1907年4月在上海与杨毓麟、邵力子等创办了《神州日报》,于右任为社长。这是一份日出三大张的现代化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饿办的第一份大型报纸。它在“有闻必录”口号的掩饰下,详细报道了各地举行武装起义的消息,抨击清政府黑腐败和鱼肉百姓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活动,很受读者欢迎。创刊180天后,报馆失火,于右任无力恢复,报纸由别人接办。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又在浙江资本家沈漫云等人的资助下创办了《民呼日报》,于右任仍当社长。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不遗余力地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大造“官逼民反”的舆论,向读者灌输清朝气数已尽、应该改朝换代的思想,因此遭到清政府的忌恨,便指使陕甘总督向上海租界当局诬告该报侵吞救灾公款。租界当局将于右任拘留审讯一个多月,虽然“查无实据”,仍然无理判决将于右任驱逐出租界。《民呼日报》被迫停刊,前后仅出版了92天。
    但是,于右任并未屈服。就在《民呼日报》停刊两个月以后,即1909年10月3日,他又在租界里办了《民吁日报》。于右任不便出面,便由范鸿仙任社长,景耀月任总编辑。报名定为“民吁”,有多层含义:一是不让“呼",“吁”(长吁短叹)总可以吧;二是“呼”字去掉两点,表示被挖掉两只眼睛,是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抗议;三是“吁”字由“于”、“口”组成,表示于右任虽然被逐出租界,但他的口仍在说话。该报创刊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趁着日俄战争的胜利占领我国的辽东半岛,加紧对东三省的侵略。该报便以反日救亡为重点,大力宣传抵制日货,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并且着重报道了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日本前首相伊滕博文的事件,称颂安是名垂千古的“血性男儿”。日本政府恼羞成怒,命令其驻沪领事馆勾结租界当局以“有碍中日邦交”的罪名查封《民吁日报》。该报从创刊到11月19日被封,只存在了48天。于右任并不气馁,又于1901年10月11日创办了《民立报》。报名仍用“民”字打头,表示与“民呼刀、“民吁”两报的血缘关系。人们遂称这三个连续出版的报纸为“竖三民报”。《民立报》实力雄厚,由于右任任社长,范鸿仙、景耀月、宋教仁、邵力子、章士钊、叶楚伧、张季鸾、陈其美等革命派的著名宣传家任编辑记者。该报在辛亥革命前集中火力揭穿清政府的立宪骗局,报道各地武装起义的斗争,并且设立“民贼小传”专栏,专门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因而深受读者欢迎。1913年停刊。
    辛亥革命后,于右任相继担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陕西讨袁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院长等职,以直声闻名于世。1949年被蒋介石武装胁迫去台湾,1964年病逝。死前有诗日: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表达了他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共产党成立后办的第一批工人报刊有哪些?它们在工人运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工人运动的开展,专门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都来领导这方面的工作,很快就在我国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高潮中出现了许多工人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周刊》和《工人周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刊,1921年8月创刊于上海。第二年6月3日出至第41号时便被上海租界当局勒令停刊。罪名是“鼓吹劳动革命”、“言论过激”。
    《工人周刊》1921年7月创于北京,由北京党组织以“工人周刊社”的名义出版。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迁至北京后,这个刊物便代替《劳动周刊》成为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工会的刊物。该刊由于受到反动当局迫害,几经停刊,到1925年12月出至133期后终刊。
    这些工人报刊在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卓有成效地向工人群众进行了教育和指导。如《劳动周刊》就密切注意各地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及时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有力地指导运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从今天保存下来的几期《劳动周刊》上,可以看到当时上海、广东、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的历史记录,尤其是对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和汉口人力车工人在罢工的罢中反映。更主要的是这些工人报刊从理论上解释和论证中国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必要性。如《工人周刊》1923年出版的“五一特刊号”就向工人阶级指出:要消灭经济上政治上的压迫,解放自己,只有勇敢地“跑到权力路上去掌握政权”。这样,就使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提高到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斗争的高度,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这是党成立的工人报刊同“五四”时期的工人报刊的不同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列宁曾给高度评价“是工人报刊的先驱”是指()杂志。


    正确答案:《钟声》

  • 第14题:

    最早的工人报刊是1880年“()”秘密出版的()。


    正确答案: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工人曙光报》

  • 第15题:

    在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是(),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


    正确答案:中国工人

  • 第16题:

    子右任是一个怎样的报人?他办过哪些报刊?


    正确答案: 千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笔名骚心、大风、神州旧主等,陕西三原人,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报刊活动家。青年中举,1904年因所著诗集中有革命词句而被陕督通缉,逃到上海。1906年赴日本筹款办报,得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于1907年4月在上海与杨毓麟、邵力子等创办了《神州日报》,于右任为社长。这是一份日出三大张的现代化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饿办的第一份大型报纸。它在“有闻必录”口号的掩饰下,详细报道了各地举行武装起义的消息,抨击清政府黑腐败和鱼肉百姓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活动,很受读者欢迎。创刊180天后,报馆失火,于右任无力恢复,报纸由别人接办。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又在浙江资本家沈漫云等人的资助下创办了《民呼日报》,于右任仍当社长。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不遗余力地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大造“官逼民反”的舆论,向读者灌输清朝气数已尽、应该改朝换代的思想,因此遭到清政府的忌恨,便指使陕甘总督向上海租界当局诬告该报侵吞救灾公款。租界当局将于右任拘留审讯一个多月,虽然“查无实据”,仍然无理判决将于右任驱逐出租界。《民呼日报》被迫停刊,前后仅出版了92天。
    但是,于右任并未屈服。就在《民呼日报》停刊两个月以后,即1909年10月3日,他又在租界里办了《民吁日报》。于右任不便出面,便由范鸿仙任社长,景耀月任总编辑。报名定为“民吁”,有多层含义:一是不让“呼",“吁”(长吁短叹)总可以吧;二是“呼”字去掉两点,表示被挖掉两只眼睛,是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抗议;三是“吁”字由“于”、“口”组成,表示于右任虽然被逐出租界,但他的口仍在说话。该报创刊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趁着日俄战争的胜利占领我国的辽东半岛,加紧对东三省的侵略。该报便以反日救亡为重点,大力宣传抵制日货,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并且着重报道了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日本前首相伊滕博文的事件,称颂安是名垂千古的“血性男儿”。日本政府恼羞成怒,命令其驻沪领事馆勾结租界当局以“有碍中日邦交”的罪名查封《民吁日报》。该报从创刊到11月19日被封,只存在了48天。于右任并不气馁,又于1901年10月11日创办了《民立报》。报名仍用“民”字打头,表示与“民呼刀、“民吁”两报的血缘关系。人们遂称这三个连续出版的报纸为“竖三民报”。《民立报》实力雄厚,由于右任任社长,范鸿仙、景耀月、宋教仁、邵力子、章士钊、叶楚伧、张季鸾、陈其美等革命派的著名宣传家任编辑记者。该报在辛亥革命前集中火力揭穿清政府的立宪骗局,报道各地武装起义的斗争,并且设立“民贼小传”专栏,专门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因而深受读者欢迎。1913年停刊。
    辛亥革命后,于右任相继担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陕西讨袁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院长等职,以直声闻名于世。1949年被蒋介石武装胁迫去台湾,1964年病逝。死前有诗日: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表达了他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 第17题:

    现代公共业的"前身"源于19世纪中叶的()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B、英国宪章宣言
    • C、法国大革命
    • D、美国报刊宣传运动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现代传播效果研究兴起的媒介背景时期是().

    • A、政党报刊
    • B、黄色报刊
    • C、大众报刊
    • D、电子媒介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美国早期工人报刊是怎样兴起的?当时有哪些代表性的工人报刊?

    正确答案: 兴起:1827年在费城创办了第一份工人报纸《机工雇工拥护者》,出版不到一年停刊,第二年又创办了《技工自由先驱》、《技工自由报》两种工人周刊。1828--1834年间有61个城镇组织了工人政党,出现了五十多种工人周报,如《时代精神》、《农工拥护者》、《自由主义者》、《独立政治评论》、《工人公报》、《工人团结》等先后在各州各城市出版。它们宣传各种“工人方案”,要求普及教育制度。工人周报中最出色的是乔治.亨利.伊文斯的《工人辩护者报》,该报在美国工人报纸中居于领导地位,以争取“平等教育、平等权利”为主要奋斗目标和宣传内容。《人报》也是比较出色的工人报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最早的工人报刊是1880年“俄国北方工人协会”秘密出版的()。

    正确答案: 《工人曙光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英国宪章运动中有过几家著名的工人报刊,包括()
    A

    《贫民导报》

    B

    《蜂房报》

    C

    《人民报》

    D

    《工人辩护士报》

    E

    《北极星报》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最早的工人报刊是1880年“()”秘密出版的()。

    正确答案: 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工人曙光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
    A

    《劳动周刊》

    B

    《工人周刊》

    C

    《真报》

    D

    《中国青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