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肠丸2功效与作用

题目

温肠丸2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温肠丸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琥珀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生精血,去恶血。妇人胎前产后,疝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风痹,手足凌疼,死胎不出,胎衣不下等。

  • 第2题:

    问答题
    温肠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肠虚寒下利,便泄脓血,懊憹不安者。
    解析: 温肠丸1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组成】补骨脂(炒)30克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焙)45克狗脊(锉)独活(去芦头)各22克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心)鹿茸(酒炙,去毛)各30克五味子22克
    【用法】上八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主治】小肠虚寒下利,便泄脓血,懊憹不安者。

  • 第3题:

    问答题
    温白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宿食不消,痰饮留滞,小儿久泻,脾虚不食,食即泻下,米谷不化。
    解析: 温白丸2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组成】半夏60克(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白术30克丁香7.5克
    【用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时煎生姜汤送下;如腹痛并呕逆,食后服。小儿每服3~5丸。
    【主治】脾胃虚寒,宿食不消,痰饮留滞,小儿久泻,脾虚不食,食即泻下,米谷不化。

  • 第4题:

    问答题
    燥肠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汗下后,大小便自利,膻中痛者。
    解析: 燥肠丸
    【来源】《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组成】附子1个(炮)龙骨15克干姜30克吴茱萸15克米壳15克诃黎勒皮15克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水下。利止勿服。
    【主治】伤寒汗下后,大小便自利,膻中痛者。

  • 第5题:

    温白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腹积聚、癥癖。温里祛寒,消癥除癖。

  • 第6题:

    问答题
    沉香温胃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食欲不振,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下焦阳虚,脐腹冷痛;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
    解析: 沉香温胃丸
    【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官桂21克沉香甘草(炙)当归吴茱萸(洗,炒去苦)人参白术白芍药白茯苓(去皮)良姜木香各15克丁香9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好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热米饮送下,日服三次。
    【主治】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食欲不振,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下焦阳虚,脐腹冷痛;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生冷物。

  • 第7题:

    问答题
    温肠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肠胃受湿,泄利频作,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脐腹筑痛,肠滑洞下。
    解析: 温肠丸2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七。
    【组成】黄连(去须)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香)赤石脂龙骨吴茱萸(汤洗,微炒)各15克诃子(煨,去核)4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主治】肠胃受湿,泄利频作,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脐腹筑痛,肠滑洞下。

  • 第8题:

    问答题
    温脏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脏气虚寒,虫积既逐而又复生者。
    解析: 温脏丸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人参白术(米泔浸,炒)当归各120克芍药(酒炒焦)茯苓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细榧肉使君子(煨,取肉)槟榔各60克干姜(炮)吴茱萸(汤泡一宿,炒)各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神曲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或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主治】脏气虚寒,虫积既逐而又复生者。
    【加减】如脏寒者,加制附子30~60克;脏热者,加黄连30~60克。